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7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洁生产是企业防治污染的方向,是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的途径,文中主要阐述了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条件及重要意义,为企业节能降耗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浅析环保思想在企业CI战略中的应用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进  何卿 《环境科技》2002,15(2):42-4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市场战略为导向的CI逐步在中国兴起。文中分析了环保思想在企业口战略中的应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从内部看 ,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政治化严重 ,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空缺 ,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 ,安全管理手段单一 ,安全技术人才、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 ;从外部看 ,政府部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干预较多 ,政出多门 ,地方保护主义 ,监察不到位 ,责任追究不严。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建立自我管理机制 ,积极与国际接轨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应为企业建立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赋予大中型企业安全技术检测检验、培训教育、评估评价组织一定的职能 ,充分利用企业安全技术人才、设备资源 ,为安全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和施工安全的特点,围绕企业目标、市场占有率、生产成本、企业形象、经济效益等内容,论述了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是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为了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目的 ,笔者提出 :应该在我国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促进计划 (ESCPP)”的研究和推广应用。ESCPP是一种有效促进企业安全文化持续发展而建立的系统化方法和工作体系。完整的ESCPP至少应该包括 :①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②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评估 ;③确定企业安全文化发展的目标 ;④制定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 ;⑤进行员工培训 ;⑥实施已制定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 ;⑦评估改进方案实施效果 ,持续改进。笔者对ESCPP的这 7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以济南东部老工业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例,通过前期调研和排放系数核算出颗粒物(TSP)排放总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厂区周边不同距离颗粒物(TSP)的落地浓度。将该落地浓度与厂区周边颗粒物(TSP)的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印证了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随着气流经过该厂区,对比上下风向监测点位颗粒物(TSP)浓度迅速升高(增大1.04倍),下风向颗粒物(TSP)浓度超出二级标准1.32倍;颗粒物(TSP)的落地浓度在厂区不同距离上的浓度变化明显,从0.1到10 km其落地浓度稀释了约3 500倍,距离>4 km时,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TSP)对周围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化工企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污染毒性大,危害性强,后果严重等特性,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可为应急处置和救援提供有力的保障。该文从前期准备、现场监测、数据上报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结合应急预案编制相关要求及评估工作实际,分析了我市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备案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企业应急预案的评估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prolifer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in recent years. Enterprise Boards have proved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of these innovations. In the early 1980s five were established. Two, the Greater London and the West Midlands Enterprise Boards, were initially designed to intervene radically within their local economies, although subsequent events moderated their activities. The remaining three in Lancashire, West Yorkshire and Merseyside, have successfully widened their operations to embrace collaborate projects with the private sector, training, boosting co‐operatives, and research. By many economic evaluations, for example, jobs supported, leverage ratios and investment per job, Enterprise Boards have performed better than other instruments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ider socio‐political objectives have proved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原理,探讨和提出了一种被当地试点所证明、可行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简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机地贯穿于基础规范管理工作过程之中;建立了动态性管理模式;为积极引导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事故管理向预防性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由传统管理向技术性管理的方向转变,并为促进现代企业形成自主经营,相互制约,依法管理安全生产的运行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