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利用含油污泥制备体膨颗粒深部调剂的技术。试验表明,在单体浓度20%、干泥含油率14%、污泥占单体质量110%、交联剂占单体质量0.14%、反应温度35℃条件下,聚合产物性能较好。胶块造粒过程中需加入适量减阻剂,粒度可根据实际要求调整。含油污泥体膨颗粒调剂在自来水中和0.5%NaCl水溶液中的膨胀倍数分别为40倍和15倍,膨胀后强度和弹性好。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这些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的稳定性影响到灾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地震滑坡的不同稳定性状态孕育了滑坡地形面线的演化特征,并且地震滑坡地形面线直接地反映了在地震力作用下坡体的演变过程和演化机制。根据实测的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地形面线特征,研究了相对稳定滑坡、蠕滑阶段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地形面线的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滑坡不同稳定状态下的地形面线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稳定滑坡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的具有明显的有序性,处于蠕滑状态的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的多重分形维数演化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拐点。  相似文献   
3.
氯苯类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易非生物降解,其在环境中的持留性主要决定于微生物降解与否及速率如何,本文用江苏常州大通河灌区土壤实验了这类化合物在厌氧条件的渍水土壤以及好氧条件的湿润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通河部分河段底泥中氯苯类化合物含量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内含油污泥泥质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研究重点。文章从含油污泥中泥质部分利用的角度对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含油污泥泥质可以用来生产调剂、建筑材料、燃料、吸附材料和橡胶填料剂,其中生产调剂技术已在许多油田得到应用。但各项技术仍不够理想,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稠油开发为主的曙光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后,随着含水率升高,集输和水处理系统中含油污泥产出量增大,稠油含油污泥处理困难、成本高。针对该问题,结合稠油蒸汽吞吐中动用不均、汽窜等开发矛盾,在含油污泥组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封堵机理研究,以含油污泥为主要原料研制含油污泥调系列堵剂,配套设计段塞组合、施工工艺、地面流程及专用设备,用于稠油热采井的调封窜。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动用中低渗透层、缓解汽窜,在改善开发效果的同时实现含油污泥的绿色资源化利用,节约含油污泥处理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含油污泥再利用与注水井调有机结合,将含油污泥添加一定的悬浮剂、分散剂,形成活性调体系,适用0.20%~0.30%的SDBS乳化剂,0.05%~0.1%的悬浮剂,30%的含油污泥加量,室内岩心封堵效率大于96.0%以上,适合在用注水井调,封堵裂缝大孔道,扩大注水波及体积,经过现场验证,技术经济可行。含油污泥调回注油层能较好地解决含油污泥的利用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电磁环境仿真中,针对一种常见的电磁仿真模型,提出了一种地形分方法来加快射线追踪计算。当发射机与接收机相距较远时,将包含发射机的较小区域和包含接收机的较小区域分别用较密的网格进行分,其他的地形用较粗的网格进行分。大量的仿真测试证明了该加速算法的高效性,其能在保证仿真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仿真时间。  相似文献   
8.
碱水残渣等工业“三废”调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大中原油田调措施工作力度的必要性、紧迫性出发。通过利用室内实验前后岩心渗透率、铸体图象、压汞参数、扫描电镜孔隙变化等实验分析结果,研究了利用碱水残渣、废纸浆、锯木灰等工业“三废”调的可行性,及其在中原油田水井调中的适用性。结合目前注水冲刷地层孔隙结构变化的特点,还提出配套改进办法和扩大推广应用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性调频技术的Chirp声学浅仪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探测深度以及分辨率这两个最令人关心但又互为矛盾的问题。该浅仪系统主要由导航系统、信号控制系统、信号发射系统、信号接受系统以及测深系统等5部分组成,理论上,其纵向地层分辨率为十几厘米左右,最大探测深度在百米左右,具体视地层以及水质等条件而定。考虑到该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其关键操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活断层调查、管线走向调查以及水底抛石调查等不同类型水域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是石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量高、脱水难、水溶性小的固体废物。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物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包括洗脱、萃取、调质分离、热洗、调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需要在微波、超声波和调剂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