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接种Penicillium 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 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的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降解半衰期为8.6 d,其降解速率是接种Penicillium sp.的非根际土壤的1.8倍,是普通根际土壤的2.7倍.继续追加甲磺隆的试验表明,接种菌株Penicillium sp.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关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能否持续,并惠及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人类。  相似文献   
3.
泥炭保护紫花苜蓿根系对柴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了泥炭保护根系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处理的紫花苜蓿在柴油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探讨了利用泥炭保护根系措施清除土壤柴油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泥炭保护根系处理有利于紫花营蓿根系形态发育,能促进根系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并显著提高根区土壤柴油降解率.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根系分泌物对栅藻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研究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系分泌物对栅藻(Scenedesmus arcuatus Lemm)超微结构及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凤眼莲对栅藻有明显的克生作用,藻的数量逐步减少,栅藻生长受影响后,细胞中绿体片层肿用甚至解体,线粒体嵴消失,质膜、核膜受破坏,光合放氧化速度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折含量四天后4线下降,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知值都  相似文献   
5.
植物根系对镉毒害的防御及其代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植物根系生物量、根系内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变化和植物表观中毒症状作指标 ,研究了 Cd毒害对草坪植物的毒性作用、根系应激反应。结果表明 ,当土壤溶液中 Cd浓度达 1.5× 10 - 3mol· dm- 3时 ,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生长状况将出现异常 ,甚至出现明显的表观中毒症状。 Cd对植物体内清除酶活性的毒性强度为 CAT>SOD>POD。匍匐翦股颖 (Agrostis stolonifera)根系对 Cd毒害的抵抗作用强于多年生黑麦草 (L olium perernne)。  相似文献   
6.
孙钰 《环境保护》2007,(7B):12-13
近期以来,我国太湖、巢湖、滇池接连暴发蓝藻,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江河湖泊不堪重负。就如何恢复江河湖泊健康的生态系统、促进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目前,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上可分为利用微生物的好氧处理,如曝气处理、滤层法等;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处理,如UASB反应器法;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同处理,如污水根系处理、氧化塘法等。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欧洲国家在污水根系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工艺特点加以分析。一、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工艺污水根系处理工艺的形式很多。现以滤床式处理工艺(图1)为例,加以介绍。(1.污水机械处理装置;2.控制池;3.污水输入区;4.薄膜0.2cm;5.污水排出区;6.滤床深0.8m;池底倾斜率2%;芦苇种植密度7株/m~2;通流速度k_f=10~(-4)~10~(-5)(m/s)。)首先,污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除去大块杂物后,输入控制池。该池对污水中的砂等作进一步的沉淀处理。当控制池中的污水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便可通过污水  相似文献   
8.
事故发生了,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了,我们的安全管理机器便满负荷运转起来:开会、下通知、大检查,严重的话,罚巨款、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在此时,这部机器显得异常有活力、有效率。然而,在没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做些什么?我们的价值是否仅仅体现在事故发生之后?事故是一种结果,事故处理是对这种结果的处理。而导致事故的原因在事故处理中,却常因避重就轻、舍本求末而并未完全解决。如果导致事故的原因不排除,事故还会发生。近年来同类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导致我国PAHs(多环芳烃)排放量居高不下,直接造成土壤和大气PAHs严重污染.为了探明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积累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系统分析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冬小麦PAHs根系吸收和叶面吸收影响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小麦根系对PAHs的吸收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其中主动吸收是一个载体协助、消耗能量、PAHs与H+共运的过程;被动吸收除了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简单扩散外,水-甘油通道也参与了该过程. ② PAHs通过气态、颗粒态沉降到小麦叶面角质层或直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 ③ 影响PAHs根系和叶面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PAHs理化性质、植物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 ④ 小麦根系吸收的PAHs可以向地上部转运,并且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蒸腾速率、土壤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有关.主要问题:① 对于小麦叶片吸收的PAHs向基运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 农田生态系统中冬小麦往往遭受土壤及大气双重污染,根系吸收及叶面吸收分别对其体内积累PAHs的贡献尚不清楚.因此,需关注韧皮部、木质部在PAHs转运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同位素示踪、双光子激发显微镜等先进技术观察和跟踪PAHs如何进入小麦以及在小麦叶中的转移和分布,阐明PAHs叶面吸收的微观机理;注重大田试验研究,为揭示冬小麦对PAHs的吸收、积累及调控机理,同时也为有机污染地区生产安全农产品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效木薯渣分解复合菌群RXS的构建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富含腐烂纤维质的环境中取样,通过以木薯渣及滤纸为碳源的蛋白胨纤维素培养基不断地富集培养,构建了一组高效稳定的纤维质分解复合菌群.考察了该复合菌群对不同纤维质底物的分解性能及其在木薯渣水解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该复合菌群对滤纸、脱脂棉、微晶纤维素、麦秸秆和木薯渣等原料均能够进行有效的降解.在该复合菌群应用于木薯渣的水解过程中,监测发现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关键酶的酶活力分别在第2~3 d达到最大值34.4、90.5和15.8U;经过10 d的发酵后,木薯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分别降解了79.8%、85.9%和19.4%,且木薯渣的失重高达61.5%;此外,代谢产物主要是乙酸、丁酸、己酸和甘油;而溶解性COD、总糖和总挥发酸的变化表明第2 d时木薯渣的水解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群能够有效地水解木薯燃料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木薯渣,并有望用于木薯渣高效沼气发酵的前处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