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3年4月23日早上,我刚走进办公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拿起听筒,一个男人带着哭腔说道:“记者同志,求求你们快救救我老婆吧,我真的没有办法了!”职业的敏感使我意识到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事故发生,我安慰道:“你先别着急,慢慢说。”男人道:“我老婆在一个小饭店打工,在端开水的时候,由于地板太滑,她摔倒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06,(5):96-96
2006年2月28日23时40分,我公司一位员工下班后在生产区内员工澡堂洗澡时。热水阀门突然冲脱,热水从阀门口喷出,将其腹部及双下肢等处烫伤。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呈报工伤事故报告表,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为不能认定为工伤。其理由是:该员工烫伤纯属个人行为不慎造成,澡堂内不存在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安全因素,事故既不是发生在工作时间,也不是在工作地点,与工作没有必然和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寒冬来临.热水袋、暖宝宝等成为不少人的取暖“法宝”。但是,小心你的“取暖宝贝”可能真的有点烫。这些取暖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的物体(一般是指44t—50t)造成的皮肤以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相似文献   
4.
顾斌 《劳动保护》2002,(10):62-63
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无疑是预防事故的发生,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护常识的教育亦很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介绍几种类型的伤害事故应急救护常识.  相似文献   
5.
防压伤修理车辆时,必须用三角木块或砖头垫牢车轮。若用千斤顶顶起车轮后,应使用支撑的工具撑牢靠。松放千斤顶时,应观察周围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检查液压车厢油管时,应将倾斜的车厢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防烫伤发动机运转时是不允许检修的,熄火后检修,要特别注意防范被排气管烫伤。发动机水温很高时,更不允许急于打开水箱盖,以防冷却水冲出烫伤人。防中毒修理车间常启动发动机或频繁进行气焊或电焊作业,室内容易充满废气。因此,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6.
施倚 《劳动保护》2021,(1):108-108
主持人,你好!我煤矿一名综采工人张某上午下夜班升井后,去公司的职工澡堂洗澡。在澡堂同一水池泡澡的还有另一名综采工人李某。李某当日歇班,晨练后来职工澡堂洗澡。在泡澡过程中,二人被突然注入水池的热水烫伤。张某、李某被送往医院救治。之后,二人都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请问他们能否被认定为工伤?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相似文献   
7.
2004年9月9日晨7点半左右,某化工厂四车间蒸发岗位,由于蒸汽压力波动,导致造粒喷头堵塞,当班车间值班主任王某迅速调集维修工4人上塔处理。操作工李某看看将到8点下班交班时间,手里拿套防氨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路来到64米高的造粒塔上,查看一下检修进度。看到维修工们正在紧张地拆卸法兰螺栓时,就关心地说:“要注意安全啊!”螺栓拆完后,维修工们用撬杠撬离喷头,李某站在维修工们的身后仔细观察。当法兰刚撬开个缝,  相似文献   
8.
<正>暖宝宝在冬天时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温暖,但同时产品质量、规格、使用时所发生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毕竟,我们要得是温暖而不是伤害。注意事项:1.不要在使用电热毯等取暖器具的同时使用暖贴,睡觉时不要贴身使用暖贴。2.避免长时间使用于身体同一位置,随时注意观察皮肤状况,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在50℃左右的温度下,热源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热能慢慢渗透进入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低温烫伤对热敏感度低的人往往是在  相似文献   
9.
1事故经过 2004年9月9日晨7:30左右,某化工厂四车间蒸发岗位,由于蒸汽压力波动,导致造粒喷头堵塞,车间值班主任葛某迅速调集维修工4人上塔处理.操作工李某看看将到8:00下班交班时间,手里拿套防氨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路来到64米高的造粒塔上,查看一下检修进度.看到维修工们正在紧张地拆卸法兰螺栓,他关心地说:"要注意安全啊!"螺栓拆完后,维修工们用撬杠撬离喷头,李某站在维修工们的身后仔细观察.当法兰刚撬开个缝,一股滚烫的脲液突然直喷出来,维修工们眼尖腿快迅速躲闪跑开,李某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躲闪不及,脲液扑了他满脸半身,当即昏倒在地,随后被在场的维修工们抬下造粒塔,送进医院抢救治疗.医生剥开李某的上衣,有衣服护着的地方情况还好,裸露在外面的脸、脖颈、手臂皮肤均受伤害,其中面额部皮肤为Ⅱ度烫伤.  相似文献   
10.
薛志成 《安全》2003,24(4):27-27
近些年来,常听或看到一些驾驶员朋友,因违反操作规章而遭到意外的伤害。 1.烫伤 驾驶员A,行车途中,发现发动机温度过高(水温表指针指向100℃),遂停车,熄火。想打开散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