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93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42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3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亲水性多孔载体在流化床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制备的一种新型亲水性多孔聚合物作为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膜附着生长的载体,实现流态化水力条件下的生物挂膜过程.在3个结构尺寸相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接种污泥浓度、进水有机负荷及载体粒径对亲水性多孔载体生物挂膜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污泥浓度为30 g VSS/L、进水TOC值为350 mg/L、载体粒径为5~8 mm时载体表面的附着生物量最大,反应器运行12 d的载体附着生物量达到4.45 g VSS/L,膜结构稳定,表现出较活性污泥法更高的活性.在进水TOC、氨氮浓度分别为350 ms/L、50 mg/L,HRT为6 h的情况下,两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1%和64.3%,表明载体上的生物膜对污水中TOC及氨氮的去除表现出高效率.挂膜后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以丝状菌为主,孔壁上的微生物以球菌和杆菌为主要生物相,证明载体内外表面皆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形成合理的生物相分布.  相似文献   
2.
以固定化微藻颗粒为原料,通过搭建流化床反应器强化微藻对氨氮(NH4+-N)的去除,设计了藻种、污水上升流速、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四组单一变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微藻去除NH4+-N的能力.结果表明,当以固定化斜生栅藻为原料、污水上升流速为6.8m/h、光周期为8:16h和光照强度为4800Lux时,NH4+-N去除效果最优(96.7%).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探究了COD为200mg/L时微藻去除NH4+-N的潜力,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不高于50mg/L时,NH4+-N去除率高于95%.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半连续微藻流化床实验方法,该方法显著减弱了微藻在生物同化过程中对有机碳源的依赖性,为低COD条件下微藻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4.
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条件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以三相生物流化床作为工程化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工艺条件及操作特性,分别测定流化床内的气相含率,兴体循环速度及体积氧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究出一种利用厌氧粒状活性碳(简称GAC)流化床,来处理含有八种经选择具有不同浓度的金属切削模拟废水的方法。进水化学需氧量为3300mg/L,空床接触时间(EBCT)为0.36小时,当活性碳吸附容量达饱和时,出水COD减少了大约60%,再经过若干个空床接触时间,COD值不再变化,说明残余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中是不能降解的。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残余有机物在好氧环境中可以生物降解。因此,建议在厌氧处理之后跟着来个好氧处理,就能改善出水质量。初始,流出物COD浓度低,表明模拟废水中有机物被吸附。所以,反应器内GAC的周期性再生是改善出水质所必须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含硫石油焦时,通过加入石灰石在燃烧的过程中以固态的形式脱硫,燃烧后将产生大量的灰渣,过去处理灰渣最通常的方式是作土地填埋。从灰渣的化学、物理特性试验研究出发,寻找循环流化床灰渣在建筑材料、农业应用和水泥添加剂方面的利用途径,研究了更加经济有效的灰渣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己二胺有机废液在流化床中焚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规模的热态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含5%己二胺有机废液的焚烧 实验研究,在700-900℃范围内,研究温度及空气过剩系数对NOx沿床高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沿高度方向上NOx浓度 逐渐降低,并且存在NO2浓度大于NO浓度这一有趣现象,在900℃下氧量增加有利于密相区NO、NO2浓度的降低,说明在 有氧条件下NH2促进NOx的还原,在不同空气 过剩系数下和然相区出口NOx几乎为零 ,表明900℃是己二胺有机废液焚烧 的合适温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固体废物的焚烧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定均匀的燃烧温度是确保减少垃圾焚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内旋流流化床(ICFB)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实验,探讨了不同的布风速度、垃圾焚烧量、流化床浓相区高度和不同种类垃圾对焚烧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流化床内部温度和CO、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内旋流流化床采用非均匀布风,低速风的移动区尚未流化时,浓相区温度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低速风区流速超过2倍初始流化速度后,浓相区温度是均匀一致的;流化床的床料具有较好的蓄热能力,较厚的床层有利于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可减少垃圾给料和垃圾热值的波动对燃烧温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垃圾的焚烧效果与垃圾的热值有直接关系,焚烧低热值垃圾时,为了提高焚烧温度并达到较好的排放指标,需要增加一定量辅助燃料进行助燃;内旋流流化床在燃烧稳定性以及燃烧温度控制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适宜解决我国目前燃煤引起的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厌氧流不处理毒性有机废水存在问题,对含有活性炭能吸附而生物难降解成份的废水,通过定期替换少量活性炭、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