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植物会向土壤中释放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并存留在土壤中;同时,外源基因的插入会改变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农艺性状和化学组分。它们主要通过这两个方面可能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就它们在今后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通过接种Penicillium sp.和模拟小麦根际环境的方法,研究了甲磺隆在Penicillium sp.和小麦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下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丰富了土著微生物和外源微生物,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Penicilliumsp.的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降解半衰期为8.6 d,其降解速率是接种Penicillium sp.的非根际土壤的1.8倍,是普通根际土壤的2.7倍.继续追加甲磺隆的试验表明,接种菌株Penicillium sp.对甲磺隆的降解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阚灵佳  万红友  武燕杰 《环境科技》2007,20(Z2):136-139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的GDP总值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已导致太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情况日趋严重,分别从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2个方面分析了太湖富营养化的成因,并针对这2个方面从外源控制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及治理的办法,阐述了控制及治理等方面现有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张磊  刘哲  张经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5):450-454,465
通过构造理想的四水团混合模型,对传统温-盐二指标图解和三指标钜阵求解分析水团混合的方法进行比较,认为三指标估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但温、盐数据因为易得且准确性好,所以传统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东海西南海区的应用中,检验了天然放射性226Ra核素作为第三个指标的可行性,并对实际水团混合情况进行了评估.证实黑潮次表层水在夏季顺陆坡边缘爬升后沿底部向岸运移,并在近岸涌升,是东海陆架区营养盐外源补充的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最大方差旋转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长春南湖2004年监测的10项水化学指标,提取到三个主因子代表原信息的90.23%,利用24个观测量在第一和第二主因子上的得分对其进行聚类,各观测量均聚到相应月份中.结果显示在时间变化上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高,8月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分析水质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中得到,外源污染对水体质量影响深刻,不同监测点位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蔡顺智  李大鹏  唐鑫煜  李浩冉  朱伟  黄勇 《环境科学》2017,38(11):4607-4614
研究了3种扰动方式对外源磷在上覆水、间隙水、底泥中的数量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内源磷形态间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与对照实验相比,物理扰动能促进上覆水中磷向底泥迁移,并高于生物扰动和组合扰动的促进作用,并且,三者均高于对照实验.这可归因于溶解氧的渗入.物理扰动能降低间隙水中DIP的平均含量,相比对照实验降低了12.13%(第6 d和第10 d平均值),但降低程度不如生物扰动(38.63%)和组合扰动(50.79%).3种扰动均能促进Fe/Al-P和Ca-P的形成,其中,物理扰动下Fe/Al-P和Ca-P平均形成量最大,物理扰动下AAP含量一直在减小,暗示物理扰动明显促进了AAP向闭蓄态的Fe/Al-P或者Ca-P转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外源钙对缓解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盐胁迫的主要生理机制,采用盆栽法探究在0、100、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分别添加5、10、15和20 mmol/L的Ca(NO32对沙拐枣同化枝中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w(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Ca(NO32使沙拐枣同化枝内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以及w(可溶性糖)增加,即Ca(NO32对沙拐枣的生长造成了胁迫.对w(脯氨酸)、丙二醛含量、w(可溶性蛋白)、w(可溶性糖)来说,NaCl和Ca(NO32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与对照相比,在c(NaCl)分别为100、200 mmol/L,添加c[Ca(NO32]为10、20 mmol/L时,w(脯氨酸)显著增加,分别达到最大值(736.7、1 086.3 μg/g);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37.8%和40.5%,w(可溶性蛋白)以及w(可溶性糖)均增加.总之,适宜浓度的钙盐通过增加渗透物质w(脯氨酸)、w(可溶性蛋白)及w(可溶性糖),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来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沙拐枣幼苗产生的伤害,当c(NaCl)/c[Ca(NO32]为10:1时,缓解作用最佳,并且钙盐对沙拐枣盐胁迫的缓解属于抗性诱导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荟梅  彭传燚  陈静  侯如燕  宛晓春 《环境科学》2013,34(11):4440-4446
采用盆栽实验和化学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外源添加水溶性氟在茶园土壤中的赋存形态转化及不同赋存形态氟对茶树氟富集的贡献.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本底各赋存形态氟含量随时间的变异很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外源水溶性氟进入土壤后迅速向各个形态转化,10 mg·kg-1氟处理下,水溶性氟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有机束缚态氟和铁锰结合态氟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呈下降的趋势,可交换态氟含量处理前后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余态氟含量则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00mg·kg-1氟处理下,水溶性氟、铁锰结合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呈下降的趋势,可交换态氟含量则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处理前后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余态氟含量则为上升的趋势,与10 mg·kg-1氟处理表现有差异.0~10 mg·kg-1氟处理内,茶树根、茎和叶中总氟含量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10~100 mg·kg-1氟处理内,则变化不显著(P>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氟形态对茶树根、茎和叶中水溶性氟和总氟的积累贡献有差异,叶片总氟含量与土壤中水溶性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和残渣态氟含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而叶片水溶性氟含量与土壤各赋存形态氟含量没有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
外源锌刺激下水稻对土壤镉的累积效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水稻盆栽实验研究不同含量外源Zn对模拟Cd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壤中水稻低累积品种湘晚籼12和高累积品种威优46水稻各部位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中度污染水平,外源Zn分别增大2种水稻各部位Cd含量,湘晚籼12和威优46糙米Cd含量分别增加125.0%~275.0%和6.6%~91.2%,但各处理糙米Cd含量不高于0.2 mg·kg~(-1);在Cd重度污染水平,外源Zn有降低水稻各部位中Cd含量的作用,湘晚籼12和威优46糙米Cd含量相应降低了16.6%~63.5%和15.6%~74.4%,且威优46糙米Cd含量随外源Zn施用含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使得糙米中Cd含量低于0.2 mg·kg~(-1).水稻糙米累积Cd含量与土壤中Cd、Zn交换态含量的相关关系,因Cd污染程度和水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在Cd中度污染水平,湘晚籼12水稻糙米Cd含量与土壤中交换态Zn含量正线性相关,而威优46水稻糙米Cd含量与土壤中交换态Cd和Zn含量正线性相关;在Cd重度污染水平,威优46水稻糙米Cd含量与土壤中交换态Cd和Zn含量为负线性相关.在不造成土壤Zn污染的前提下,可向Cd重度污染土壤施用一定量的Zn肥,以降低糙米Cd含量,提高糙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