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7 毫秒
1.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综合评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四川汶川8.0级地震现场考察的有关情况,然后重点对地震典型遗址、遗迹的综合评估原则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综合评估量表.最后,对北川、映秀等典型地震遗址、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灾区选择比较安全的过渡房安置点建设场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四川省汶川8.0级大地震后灾区群众快速安置为背景,论述了选择过渡房安置点场地必须考虑的地震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地震断层、地表裂缝、砂土液化、坍塌等实际问题的方案;利用强余震的预测结果,分析了这些灾害对场地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对可能潜在的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供安置点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岚嵩  卢柯宇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1):1013-1015,1053
为探索和创新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灾情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四川灾区民众的调查分析及其对收集的信息资料研究,着重揭示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经验:“三个加强”——加强方式、方法、机制“三位一体”对青少年心理援助,“三个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对青少年心理援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震区的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因此获取了上万条MS3.3~6.4级地震动观测记录。地震记录显示这些余震的震中距和震级分布比较均匀,为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本文基于汶川地震MS3.3~6.4震级范围内、震中距小于150 km区域范围的余震观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建立了汶川地震余震(MS≤6.4)的衰减关系模型,并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PGA)给出了具体的衰减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余山地震台在汶川地震中测得的基岩波地震记录进行频谱特性分析,然后以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场地土层为研究对象,应用水平成层土层地震反应的一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该深覆盖场地在这一实测地震记录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并将其与同济大学强震监测台在汶川地震中获得的地表波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远场地震动记录中,基岩波的长...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灾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该地区云雨天气较多,光学遥感受制约较大,而微波能够穿透云、雾、小雨等,且不受太阳光线的影响,雷达遥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因而可以弥补光学遥感的不足。根据房屋受地震破坏后影响雷达回波强度,在雷达影像上表现为亮度及纹理不同的原理,本论文利用不同分辨率的COSMO-SkyMed和Radarsat等SAR数据,将其与震前的SPOT影像进行配准后,通过纹理分析等处理,对都江堰市区、北川县城曲山镇等受灾较为严重的城镇进行分析解译,利用雷达影像判读出倒塌房屋的信息,以及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对城镇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杨泰平  唐川  齐信 《灾害学》2009,24(4):68-72,80
通过汶川8.0级地震后对绵阳市安县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87处。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与发震断裂距离、坡度、岩性、水系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在区域上沿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水系呈线状分布的特点;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坡度有很大的关系,绝大部分的灾害点集中在15°-45°的范围内;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与地形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北部高山地区地质灾害数量明显高于南部平原区;滑坡多发生在千枚岩、泥页岩等软岩中且多为土质滑坡,而岩浆岩等硬岩中多发生崩塌。  相似文献   
8.
陈桂香  郭志涛  李江华 《灾害学》2009,24(4):134-137
在对汶川8.0级地震后绵阳市粮食基础设施破坏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恢复与发展并重、粮食基础设施节点与网络并行、推进行业整合和信息化的建设思路,规划了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维修保障和重建发展项目,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龙门山区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一次震惊世界的灾难性地震,四川省汶川、北川和青川等县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截至2008年9月,因地震死亡69197人,受伤374176人,失踪18209人。同时,本次地震也为国内外地震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深入剖析逆冲型地震构造特征、地震破裂过程、深部孕震构造环境、发震活动断层地质滑动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