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适生区及保护空缺分析
引用本文:胡文佳,张典,廖宝林,李元超,刘昕明,马志远,杜建国,俞炜炜,陈彬,郑新庆.中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适生区及保护空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401-411.
作者姓名:胡文佳  张典  廖宝林  李元超  刘昕明  马志远  杜建国  俞炜炜  陈彬  郑新庆
作者单位:1.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 厦门 361005;2.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 361005;3.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108;4. 海南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海南 海口 570125;5.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2;6. 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 福建 厦门 361005;7. 漳州海岛海岸带野外观测研究站, 福建 厦门 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7205);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9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6127,41906127,41676096,42076163)
摘    要:为有效开展造礁石珊瑚的保护与珊瑚礁的修复,需要探明其适生空间分布格局和适生环境条件.采用最大熵模型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技术首次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造礁石珊瑚潜在适生区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定量评估了珊瑚分布与多元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的分布主要受到降水、海温等环境变量的影响,最适宜的环境区间为年降水量1136~2051mm,降水量变化方差66~83mm、最冷季平均海温18.6~23.3℃、年平均海温20.9~25.8℃.模拟得到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涠洲岛-雷州半岛沿岸、珠江口-大亚湾、南澳-东山-六鳌沿岸、厦门湾-平潭岛等地,其中最优适生区面积约为138km2.通过叠加分析比较造礁石珊瑚分布热点区和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出我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的潜在保护空缺可能主要出现在珠江口-大亚湾和福建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周边的临高、陵水等地.

关 键 词:造礁石珊瑚  生境适宜性  生物分布模型  保护与修复  
收稿时间:2020-05-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