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7):4-4
我国将推出环境技术验证制 我国环境技术验证(ETV)制度框架已完成初步设计,将选择若干项环保新技术进行验证试点,通过试点完善制度设计,在适当时间推出我国的ETV体系。环境技术验证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环境创新技术评价,我国环境技术验证领域将包括水处理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与补救、从可再生能源中生产热能和电能等能源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对环境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性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评价制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提出对制定环境评价验证性环境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鸿治 《四川环境》1993,12(1):46-47
本文回顾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生产和发展过程,指出对环境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性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评价制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提出对制定环境评价验证性环境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环境技术基础数据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出环境技术会议评价和环境技术实证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同时提出建立技术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公众监督、信息公开等质量保证措施,有助于加快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主体性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评价对价值关系的规范性把握内涵决定了其主体性,而评价实践过程评价主体和价值关系主体的相分离引发了评价的主体性悖论。要解除悖论必须弥补环境评价的主体缺陷,让真正的价值主体参与到评价过程。目前环境评价的公众参与停留在形式参与,而参与机制的有效发挥需要有制度供给、技术主体的角色转化、公众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参与的组织化引导等内外软硬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在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和养殖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结合国际水产养殖业环境管理经验,本文从制定水产养殖环境管理专门法规、实施水产养殖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环境友好养殖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环境保护八项基本制度之一。通过分析介绍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现状,介绍了验收调查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工程内容及变更、环境污染因子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及社会环境调查与公众参与调查、环境风险与环境管理情况调查。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提出了新形势下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采用GIS等先进技术、开展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或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等建议,以期完善输变电工程全过程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信用手段影响企业环境行为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多地积极探索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确定了评价指标和等级、评价信息的来源、评价程序、评价结果运用、激励与惩戒措施等。地方的实践与探索为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奠定了基础。重视环境善理理论的指导与运用,培养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指标权重的科学设置、信用分级及动态调整、奖惩机制与评价结果的社会化应用等既是各地经验的总结,更应成为今后国家层面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法制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五律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自然、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五方面出发构建大学校园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定量指标的现状值和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加权建立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该评估体系可有效降低项目决策和设计管理的盲目性,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大学校园环境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绘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与改革蓝图。"十三五"以来,《规划》实施推动了环境经济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在筹集环保资金、调控环境行为、激励企业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本研究采用逻辑框架法对《规划》中期实施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在28项《规划》任务中,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等13项任务进展良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11项任务进展较好;环境信用建设"入法"等4项规划任务进展较小或者进展一般。研究表明《规划》总体实施顺利,评估工作也为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计算机视觉检测在国内外工业智能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环境试验过程监控方法,并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信用评价是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行为作出的信用评价,是环境信用体系的基础,能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支持。目前我国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信用评价的参与主体单一、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在法律法规、国家政策、技术标准三个层面优化法治环境,并且调整环境信用评价范围,以及明确环境信用评价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助于推进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实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轨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历经30年之完善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之法律制度。然而近年来开发活动中由环境问题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暴露出环评对社会因素考虑之不足。本文在分析社会影响评价对环评辅助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引入社会影响评价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公众参与,为社会影响评价立法,制定相关规范、标准的构想。从技术层面,着重探讨了社会影响评价程序、方法和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作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影响、创新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工作边界和内容范围交叉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环境污染焦虑引发社会风险事件的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导致两者的"天然联系"愈发紧密,工作存在模糊地带的问题愈发凸显,致使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繁复、执行力差。在梳理环评、稳评的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评和稳评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主体和程序上的异同,剖析了两者在制度设计和内容衔接方面的关系,并从理清工作边界职责、环境社会风险评估结果共享、强化稳评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环评和稳评政策衔接的建议,为政府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社会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世界性问题。环境公益诉讼从制度层面上找寻出了解决环境案件的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验证,然而我国并没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国外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以此来完善我国法律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弥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总体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技术在完善制度建设、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和创新开展医疗废物处置示范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分析了当前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包括缺乏针对性制度、处理设施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新增布局缺乏指导、收费水平偏低等突出问题。面向"十三五",本文提出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主要思路,从思路出发,提出"十三五"重点开展的任务,包括开展基础性调查评估、修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优化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布局、建立区域医疗废物协同处理模式、开展处理设施稳定排放达标整治工程、创新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加快解决医疗废物处理收费中的突出问题等,为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村垃圾治理,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农村垃圾治理面临主体、技术和资金三重困境。湖南津市创新运用"绿色存折"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企业参与的农村垃圾三维治理机制,并提出了强化参与机制、完善运营机制、创新融资机制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9.
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立法、制订政策和相应的环境管理实践,香港已形成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法制度。而且,随着立法、政策和环境管理实践的发展,这些环境法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一、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现时的香港政府高度重视环境规划和评价制度。香港政府认为防止出现新的环境问题同控制和消除现有的环境问题一样重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预防污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概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评价)是用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种战略防御手段。它是由多学科组成的应用技术,既属于软科学的范畴,又含有硬科学的成份。我国的评价工作起步较晚,70年代还处于启蒙阶段。直到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正式形成评价制度以后,才逐渐开展起来。现在这项制度不但在开发建设领域得到普遍贯彻,而且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