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矿产开采、冶炼等工业活动以及污水灌溉、施用污泥和劣质化肥等农业活动的进行,Cd,Pb等有害重金属不断进入农业环境中,对农田、菜地等造成污染。生物炭作为重要的土壤改良剂,在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从生物炭的特性及制备、修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修复机理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生物炭修复Cd,Pb污染土壤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硫酸锰渣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硫酸锰渣污染土壤中Cu,Zn,Cd,Pb,Mn的总量和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远超过环境背景值和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重金属各形态分布特征:Cu,有机态>残渣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Zn,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Cd,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碳酸盐态>残渣态>有机态;Pb,铁锰氧化态>残渣态>有机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Mn,铁锰氧化态>残渣态>可交换态>有机态>碳酸盐态.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系数和迁移系数均为Cd>Mn>Pb>Cu>Zn. 相似文献
5.
6.
吴燕芳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3,6(5)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呈现出长期积累和近期集中爆发、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问题相交织的特点,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存在多、形态多,整治重金属污染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重金属污染物极难降解,尤其是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兼具富集性,是不可逆转的.重点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9.
气化炉渣的重金属浸出特性及化学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硫酸硝酸法、水平振荡法和醋酸缓冲溶液法制取气化炉渣的浸出液,考察了不同提取方式对浸出液中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对气化炉渣中的重金属Cr,Zn,Cu,Pb,Ni,As,Cd的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煤气化工艺中的气化炉渣属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在3种提取方式中,醋酸缓冲溶液法的重金属浸出种类最多,且浸出量最大;Cd和Cr对环境具有较高的潜在危害性,Cu次之,Zn,Pb,Ni,As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对环境的直接危害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生物泥浆技术作为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修复时间短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生物泥浆修复设备的结构及修复工艺流程,例举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典型案例,探讨了生物泥浆技术修复PAHs污染土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PAHs理化性质、PAHs污染浓度和污染时间、微生物、泥浆水土比、电子受体、传质过程等。展望了生物泥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分子生物学工具监控、调节生物修复,促进泥浆内部微生物群落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微生物对PAHs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改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捕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交联、间接醚化、胺化以及cs:亲核加成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基(DTC)改性淀粉(DTCS),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交联度、醚化温度、氯含量及胺化剂对DTCS捕集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优化后的DTCS合成条件:交联淀粉(CS)沉降积为30—34mL,醚化温度为80℃,氯质量分数为7.82%,胺化剂为二乙烯四胺。实验结果表明,DTCS对Cu^2+,Pb^2+,Zn^2+,Cd^2+,Ni^2+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对Cu^2+,Pb^2+,Zn^2+,Cd^2+,Ni^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85,0.83,0.65,0.74,0.47mmol/g。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电镀污泥的特点及危害,对近年来国内外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有价金属的回收技术、材料化技术等。系统地总结了各种资源化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主要资源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四-(对氨基苯基)-卟啉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金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镍、锡、铅、镉、汞5种重金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锡、铅、镉、汞用四-(对氨基苯基)-卟啉(T4APP)柱前衍生,然后用ZORBAX RP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锡、铅、镉、汞的T4APP络合物,经富集后的络合物用甲醇-丙酮(体积比95∶5)为流动相,ZORBAX Stab le Bound(4.6 mm×50 mm,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分离,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锡、铅、镉、汞的检测限分别为4,5,4,3,3 ng/L,分离5种重金属元素络合物的时间只需2.0 m in,相对标准偏差为2.2%~4.1%,加标回收率为88%~104%。用该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镍、锡、铅、镉、汞,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Ivana Kališová-Špirochová Jana Punčochářová Zdeněk Kafka Martin Kubal Petr Soudek Tomáš Vaněk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Focus》2003,3(3):269-276
The aim of the project is to study heavy metals accumulation by the selected plants in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Within the experiments the aspen (Populus tremula × tremuloides),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and corn (Zea mays) plants were studied. The reasons for this selection were: a fast growth of these plants, an accumulation capacity and an ability to surviv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oil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aspen plantlets grown in vitro. The plants were exposed to the aqueous solutions having concentrations 0.1 mM, 0.5 mM of Pb2+ or Ni2+, respectively. The accumulation capacityfor aspen, was about 70% of Pb2+ originally present in the solution. The starting concentration of Pb2+ (0.5 mM) exhibited no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Besides in vitro expositions, a pilot-scale phytoremedi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the polluted industrial area (Zn – 75000 mg/kg), (Pb – 16000 mg/kg), (Cr – 590 mg/kg), (Cd – 90 mg/kg) and (Cu – 1700 mg/kg).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解吸与再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总结了重金属离子的天然吸附剂的解吸与再生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各类解吸剂的解吸原理、解吸特点和解吸性能.指出无机酸解吸剂是价廉高效的理想解吸剂,其中盐酸可在低浓度下达到较高的解吸率,且对吸附剂性能没有损害,而强碱溶液是以阴离子基团形式存在的Cr~(6+)的专有解吸剂.在解吸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或微波有助于提高解吸率.多数天然吸附剂都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操作仍能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