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壤污染和危害调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祥沁 《环境与开发》1994,9(3):330-333,32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土壤污染和危害调查工作的目的、原则、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和调查报告的编写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简称‘名录’)管理制度”,广东省于2019年12月建立第1期名录,截至2023年7月已更新至第21期。统计广东省21期名录公开信息并分析了名录公开频次和形式、地块数量、地块分布和面积、土地使用权人、风险管控或修复进展情况、风险管控或修复技术单位、风险管控或修复委托人、地下水清单、地块后期管理情况等信息,得出了广东省污染地块分布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推进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涛  陈樯  祝欣  王磊 《环境保护》2021,(24):29-33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是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流程的重要环节,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是建设用地地块是否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重要依据.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全国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普遍存在评审通过难度大、专家审核把关难、评审组织管理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法律法规对风险评估报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土壤实施整备、城市更新以及用途变更的过程中,被开发地块的环境质量情况,是否满足再开发的要求,需要通过土壤环境调查的结论来确定。以深圳市某地块为例,按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以及《深圳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指引(试行)》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介绍了第一阶段土壤环境初步调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本次场地调查共布设11个土壤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33个。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检测出的指标为铜、锌、铅、镉、镍、汞、砷、铬、石油烃,各个指标的浓度均未超过其相应的风险筛选值。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遗留土壤污染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房地产项目都是在工业企业原址上进行开发建设,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探讨了此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环评中对用地遗留土壤污染问题分析评价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内容,包括原有污染调查、土壤监测分析、评价因子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的选用、污染土壤处置和修复方案等。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综合管理系统开发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及整体功能。系统以计算机信息技术、GPS手持终端技术和条码技术作为技术支撑,对土壤污染调查前端布点采样进行了全面、统一和准确的管理,以GIS为平台,实现了对土壤状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结果展现。同时,系统具有土壤调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功能,对提高土壤调查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锦州市小凌河污灌区土壤实地调查采样,和多项目监测分析,采取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法划定质量等级,确定环境风险水平.指出污灌区土壤主要污染指际和受污染程度.进一步提出对小凌河水体污染的控制措施,确保灌区粮食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9.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锦州市农村两家畜禽养殖场区周边土壤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了畜禽粪便对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普查区点位布设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布点是土壤污染普查前期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部分。为了以最省时、最省力的办法布设采样点,本研究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土壤监测面临的现状,对土壤污染普查区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土壤样品采集的平面点位、纵向分层布设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和布点要求,分别对具体的平面、纵向采样点位布设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为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区的土壤监测采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工业污染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处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某市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建在工业遗留污染用地上的区域土壤进行污染分析及处置方案的探讨。根据检测报告和现场考察,确定项目区内土壤受到对硫磷的污染。通过对对硫磷的危害迁移、挥发特性分析并比较对污染土壤处置方案,项目区考虑采用换土方法进行污染处理,并对挖出后的土壤进行合理处置,建议项目区内换土深度为0.6 m,其中建筑物没有地下室则不考虑换土,并对小区围墙基础加深至0.8 m,以免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随渗流对项目区的影响。项目区内污染土壤进行处置时,可以考虑分别进行处置,污染严重的区域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其他区域进行简单处理用作道路或建筑物基础用土,或者放到山区林地里,以节约处置费用。  相似文献   

12.
长春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集了长春市中心城区12条主干道的0 cm~20 cm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其容重、孔隙度、p H值、有机物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等理化性质,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道路土壤p H值变幅8.10~9.70,与自然土壤相比p H值总体呈现碱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37.94 g/kg,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变异系数大,各道路间差异较大;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是2.92~51.18 mg/kg,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18.05 mg/kg,处在中等水平;土壤肥力指数在0.54~2.00之间,长春市道路土壤较为贫瘠。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工程地质及重要生态敏感点等多项评价因子,从国家(及地方和行业)规定的标准、背景和本底标准、类比标准以及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评价标准的建立过程。采用多边形法,以所有评价因子的图层叠加后形成的最小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避免了网格法中规则网格的划分不易完全与土地的均质条件及各影响因素的实际分布相符合的缺点。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的因子权重对每个单元用于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将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与区域建设用地规划作对比分析,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评价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上述评价标准的生态适宜性分析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SEA)。  相似文献   

14.
土壤砷污染及修复技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土壤中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探讨了土壤砷污染的不同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分析了土壤砷污染未来研究需强化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几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污染评价方法,才能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满足土壤环境管理和决策需要。选择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次生原生比值法和富集因子法四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实例计算和结果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简单灵活,评价结果能直观反映土壤的污染情况,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但其将污染等级与元素实际含量简单地看成线性关系,导致评价结果较其它方法偏高。地质累积指数法是在单因子指数法基础上改进而来,计算公式较为简洁,污染评价结果较单因子指数法低。次生原生比值法突出元素形态的影响,未考虑元素总量和背景值,导致评价结果不能有效地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在部分数据上还会出现污染浓度高却得到污染等级低的结论。富集因子法不仅考虑了元素的背景值,而且以地球化学过程中人为污染少、化学性质稳定、分析结果精确度高的Fe、Al、Si等元素作为参比元素,评价结果与地质累积指数法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土壤污染状况,但参比元素的实测值不易获取。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选取与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先后经历了污染控制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风险管控标准等发展阶段,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成熟标准体系框架. 为探究过去30余年相关标准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20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文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制定现状,重点分析得出现阶段标准制定的领域热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方案和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目前土壤污染物的检验方法是最主要的土壤环境标准文件类型,分光光度法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测试方法. 未来发展任务可从开发污染地块精细化和本土化的风险评估模型、健全土壤环境基准研究、完善风险调查检测评估与防治相关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切实为我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重要的方法基础,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土壤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一个新领域 ,同传统的土壤化学、物理处理技术相比具有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土壤作为大气、水体、固废等环境污染物迁移、滞留和沉积的场所 ,将成为今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就当前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和修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就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壤污染是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土壤污染引发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安全、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贵州铜仁汞矿产历史遗留问题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方案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原则,并分别给出了实现污染源控制、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以及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健康监管的路线图,为其它历史遗留问题区编制和实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污染场地治理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尧一骏 《环境保护》2016,(20):25-28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存量巨大且不断增长的污染土壤与治理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国土壤治理必须从长远考虑。因此目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使用目的达到"风险管控",但这一做法对已建污染场地存在局限。文章对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上述重点难点进行探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better quantify the degree of viral contamination of tomato and cucumber in relationship to virus type, soil type, and irrigation method. Tomatoes and cucumbers were grown in ten-gallon (37.8 L) buckets filled with Pima clay loam or Brazito sandy loam soils. Plants were irrigated with secondary wastewater effluent using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or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At specified time intervals irrigation water was seeded with bacteriophages MS-2 and P22, poliovirus type 1 (PV1), enteric adenovirus 40 (Ead 40), and hepatitis A virus. Surface drip irrigation always resulted in viral contamination of both the above and below ground parts of both crops. The roots showed the greatest level of contamination, followed by leaves and fruits. In contrast, with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no viruses were detected in any of the above ground plant surfaces.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similar soil type and irrigation method, risk of crop contamination was similar for all of the viruses studi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method of irrigation is the single most critical factor in the contamination trend of different parts of crop plants. Plant part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root, stem, and leaf/fruit) based on the risk of viral contamination from irrigation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