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篇 |
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28篇 |
综合类 | 183篇 |
基础理论 | 39篇 |
污染及防治 | 36篇 |
评价与监测 | 22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加强防尘措施的科学管理,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力,常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常规监测,并据以评价其危害程度。为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增强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加强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为此,笔者就现有设备条件,摸索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监测工作的质控问题,现就实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器材:采样用鞍劳D4型粉尘监测器,气体流量一般控制在30升/分,抽气 相似文献
2.
页岩砖生产过程中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生产页岩砖的生产试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页岩粉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0%干污泥,烧结成砖,砖的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不仅可以节约燃煤和矿物资源,提高砖的隔热保温性能,而且可以大量资源化处置利用城市污泥。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交通荷载的作用特点设计了循环三轴试验,进而对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的动力特件进行厂研究.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存在临界循环应力比,采用孔压曲线所得到的临界循环应力比要小于采用应变曲线所得到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当土样不存在初始剪应力时,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近似原点对称,但随着初始剪应力的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逐渐表现为一系列平行曲线,峰值孔压与循环孔压幅值均逐渐减少;同时,轴应变的发展加快,但循环应变幅值逐渐减小.当循环应力比小于临界循环应力比时,对于同一初始剪应力,不同循环应力比下的孔压比-动应变曲线近似集中在同一条曲线上.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残余孔压-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
利用装有压电陶瓷弯曲元的双向振动三轴仪对饱和黄土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并根据静力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模量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哈定方程的拟合曲线;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剪模量与静力固结下的动剪模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轴向应变的发展规律,确定了以上2种条件下动剪模量产生差异的原因:试样结构性破坏,土颗粒重排列,土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振动过程中的暂停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暂停时间很短,可以忽略这种影响。在振动结束后,对试样在原压力下重新进行固结,结果表明,固结完成后,试样的动剪模量增大,且增大幅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7.
上海沿海六区县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城市在全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度集中的人口及财富也决定了其面临灾害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即同等灾害强度下,沿海城市遭遇自然灾害时的人口伤亡更多,经济损失更大。从灾害系统承灾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灾害脆弱性的五个方面,顺应脆弱性评价定量化的趋势,依据一定的原则,不分灾种,面对区域和人群,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AHP法对该区域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建立了脆弱性模型,并在收集和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沿海六区县进行了脆弱性评价,并对各个地区的区域脆弱性、人群脆弱性和整体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为灾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评价结论,总结了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脆弱性特点,并为上海市降低脆弱性、减轻自然灾害影响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真空膜渗透结晶工艺(vacuum membrane percrystallization, VMPC)是一种新型膜结晶工艺,可同步实现溶质的结晶及其与溶剂的分离回收。以NaCl溶液为目标物系,对VMPC过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初步考察了进料液温度、浓度和操作压力对该工艺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MPC过程是膜渗透和真空压差闪蒸结晶的协同作用的过程,随进料液温度的升高,结晶盐通量和水通量均增大;随进料液浓度的升高,结晶盐通量增大,水通量降低;而操作压力对工艺产能影响较小,但对生成晶体的形貌影响显著;当进料液温度为34 ℃,进料质量分数为25%,操作压力为0.5 kPa时,可获得高达8.04 kg·(m2·h)−1的盐通量和30 L·(m2·h)−1的水通量,远高于现有太阳能驱动膜结晶技术的产能。针对现有膜滤浓缩液类高浓盐水结晶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效率和产能低的问题,VMPC工艺为新型高效处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人因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则是人员测评.参考已有研究经验,并结合煤矿生产的特点,基于测评方法和侧重点的异同、企业实施检测的条件与环境等因素,对煤矿安全人因测评指标进行重新归纳,提出了一套系统性好、针对性强、且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煤矿人因安全测评室的构建方案.总结出三类与煤矿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人因指标模块:心理素质、生理机能和认知能力,并给出了每个模块的具体测评指标及检测方法.最后还给出了测评室建设实施及完善推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