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春林  陈宗霞 《青海环境》2015,25(2):83-84,96
在对大通县环境监测站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通县环境应急监测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张晓健 《绿叶》2008,(3):86-90
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是中国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里程碑。此后,中国的环境污染应急管理从打遭遇战转向打有准备之战。在可预见的未来,包括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突发事件不可避免。如何应对下一个突发事件的到来,需要从规划建设、工程转化、动态调控、组织协调四大方面做好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准备。  相似文献   

3.
《四川环境》2006,25(6):F0003-F0003
投资243.9万元的宜宾市环境监测应急监测车的正式交付使用,是宜宾市为加强城市环境管理、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能力,确保辖区安全的重要举措。为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004年,宜宾市环境监测站专门制定了《宜宾市环境监测站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然  冉苒 《环境教育》2008,(9):65-66
环境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环境灾害事故事件,造成重大污染、人员财产损失,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环境应急准备是指事发前,为预防事件发生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控制事件的发生。响应是指事发后要做的工作。应急准备和响应既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又表述了企业在突发事件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应急预案的关键在于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十二运”环境安全,2013年8月9日,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一次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大型联合演练。通过演练,强化应急监测人员素质、检验应急监测设备使用效能,并提升应急监测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及有序性,确保在有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响应及时、行动到位,并保证出具数据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6.
正广安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2003年12,系广安市环境保护局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8年8月增挂"广安市辐射环境监测站"牌子,为国家环境监测站二级站。监测站主要负责对全市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放射性等各种环境要素进行例行监测,负责对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环境污染事件调查监测、环境执法监测以及各类技术服务监测等工作,分析、评价全市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决  相似文献   

7.
以宜昌市环保监测站应急监测工作为例,对目前中部地区二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能力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提出了建立应急监测专门机构、完善应急监测机构体系和网络、建立应急监测信息库和提高应急监测实战能力等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方案,旨在尽快提高中部地区二级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环境应急监测的性质和特点,阐述了环境安全预警和应急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情况,从制度、人员、仪器装备建设方面来加强环境安全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并做好应急监测的日常准备工作,提高应急监测能力,构建良好的应急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突发环境事故发生频率逐渐攀升,事故类型多样且涉及污染物种类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并呈现向城市外转移的特征。大连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风险源数据库建设不完善、应急监测设备老化和配备不充分、基层监测机构应急监测能力发展滞后等不足。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类数据库等应急监测支持系统的建设和整合,加强应急监测各类仪器设备配备和新技术的引进,打破行政区域框架建设重点监测站等,以提升大连市突发环境事故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求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常备不懈;应急监测准备和响应贯穿于事前、事发、事后几个阶段,包括日常准备、应急监测、结果发布、跟踪监测、经验总结等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地市级环境监测系统职工队伍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指出地市级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承担着繁重的例行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在竣工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纠纷监测和科研监测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文章提出了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广安市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应急监测的特点,必须充分做好应急监测的各项准备,才能提高其快速性和准确性的工作思路。应急监测的预先准备,就是应急监测能力的储备,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包括资金、人员、仪器设备;软实力包括完善的应急监测预案、监测技术、应急监测经验等。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监测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开展应急监测的综合能力和实战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监测制度和运行机制,检验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的科学性、响应的及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告的可行性,各地环保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应急监测演练活动。本文就环境应急监测演练策划和设计进行了全过程的分析,并按照实战的要求对演练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了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环境监测在处置气田的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中尤为重要,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应急监测应针对气田特点选择监测仪器设备,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案编制依据,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完成监测任务,满足气田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环境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介绍了廊坊市环保局为加强环境安全工作,开展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实战演习的情况,并对此次演练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将文 《环境教育》2008,(8):68-70
从四川大地震环境应急监测中可以明显看出,环境应急监测对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重要性;从北京奥运期间水、气等常规监测可以看出,环境监测可以让市民安心,运动员放心。《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负全责,这无疑促进了环境应急监测、常规监测以及在线监测的发展,推进了环境监测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从一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案例谈强化环境应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镇江首例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庭审及事故应急监测过程,从监测数据证据效力、应急监测常态化、针对性的监控平台及预警监测科研等方面,探讨如何强化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要成为一个企业,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其劳动成果能满足社会需要;二、在其付出一定劳动之后,能得到一定报酬,并且能赢利。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已具备了实现上述两项的条件。其一,社会上的许多单位都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其二,为用户进行监测之后,监测部门能够得到一定报酬。只要国家在政策、价格、税收等方面做出一定规定,使监测部门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那么,监测部门定能成为真正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述 《四川环境》1998,17(1):53-55
分析探讨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应急监测在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中急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基层环境监测站,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环境教育,旨在让公众走近监测、体验监测、理解监测、信任监测,使环境监测站成为公众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扇窗口。2017年5月,原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环宣教[2017]62号)《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环保设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