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能源效率与环境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工作重点中国若想从整体上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状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关键之一是要实行价格改革。能源价格一直被人为地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不能起到刺激最终用户提高效率的作用。●发电是一个要耗费更多能源、同时也能获得巨大...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8-48
<正>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24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亚欧环境部长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针对本次会议主题"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周建做了题为"以环境优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3,(6):114-115
2013年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电力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  相似文献   

4.
能源环境管理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能源环境管理领域的科研项目为基础数据信息,本文重点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该领域资助项目的总体特征、研究主题和热点变化,并结合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提出了可能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包括:①能源环境管理领域面上、青年、地区等自由探索类项目的立项绝对数和学科占比均呈上升趋势,并更多向青年学者倾斜,资助强度保持稳定;②碳、能源和环境是自由探索项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与之相关的研究主题随着政策等调整具有动态变化特征;③能源环境管理领域重点、重大等引导类项目和优青、杰青、创新研究群体等人才类项目不断实现突破,增速明显,学科占比优势突出;④问题导向与本土情景、理论体系和一般规律、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市场和微观主体作用是研究选题确立与项目申请时可能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法国环能署(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隶属于法国政府几个主管环境、科研和工业的行政部,致力于实施国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政策。环能署为市政部门和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并资助他们开展的项目。环能署针对经济活动单位及公众开展宣传工作,以改善他们的行为。环能署拥有专业技术部门,并在26个行政大区设有地方代表机构。环能署管理的预算经费近30亿法国法郎(折合4.58亿欧元)。环能署开展的业务范围:大气质量;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和有毒废弃物);污染点;能源控制;推广新能源;环境管理;噪音。一、环能署的三项职能1.鼓…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清洁汽车对环境和能源利用的影响,并根据北京城市交通环境污染和能源发展现状的研究,对北京发展燃料汽车的环境和能源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12,(5):44-44
本刊讯2012年4月20日,第八届"中国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该奖项由能源基金会和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颁发,共有来自各大媒体的十三名能源环境领域的记者和一名总编获奖。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致欢迎词。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刘青松致辞。  相似文献   

8.
陈芳  史慧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104-111,88
基于要素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随着市场分割程度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在规模报酬递减作用下,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从提升转变为抑制。未来破除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瓶颈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市场融合。另外,分样本回归表明市场分割导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存在"中部塌陷"的风险。由此,加强研发资金的精准投入、提升对外开放度和中游地区支撑力,以及增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7):4-4
我国将推出环境技术验证制 我国环境技术验证(ETV)制度框架已完成初步设计,将选择若干项环保新技术进行验证试点,通过试点完善制度设计,在适当时间推出我国的ETV体系。环境技术验证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环境创新技术评价,我国环境技术验证领域将包括水处理与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与补救、从可再生能源中生产热能和电能等能源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路远 《环境教育》2008,(4):65-65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热利用市场。面对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挑战,发展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的国策。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马丁·格林表示,到2050年人类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来满足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