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顾了广钢金石分公司竖窑石灰生产的尾气除尘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同时分析了双膛窑尾气除尘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竖窑尾气除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和国内外有效的监测治理方法,对利用汽车OBD尾气监控系统判别车辆尾气超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移动污染源(机动车)的动态监测和管理提出见解,认为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和降低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3.
四氯化钛生产工艺中的新型尾气处理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四氯化钛生产工艺中传统尾气处理装置的不足进行了完善和优化,优化后的新型尾气处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不仅能高效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和氯气,实现尾气达标排放,而且延长了尾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周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衣枝梅 《环境与发展》2020,(1):63-63,65
机动车尾气成分中包含着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而绝大多数化合物不仅威胁人体健康而且极易造成空气污染。现阶段,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为排放量大、短期、局部污染极为严重与集中排放等,对此我国应提高对机动车尾气检测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机动车尾气排放。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机动车尾气的有关检测方法及其防治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玉芳 《环境与发展》2020,(2):39-39,42
汽车是当今社会中人们最重要的代步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不仅对大气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且结合造成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找到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对策。本文将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汽车等机车辆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造成危害。介绍了应采取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LPG/汽油双燃料汽车实时尾气排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LPG/汽油双燃料改造汽车的实际排放和能源效益,采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OEM-2100)收集了两辆LPG/汽油双燃料汽车的实时尾气排放数据,比较了实验车辆在使用LPG和汽油两种燃料时的实际排放结果,包括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结果的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两车在使用LPG燃料时排放并不理想.本文还分析了两车使用LPG燃料的排放特点,又对两种燃料的经济性做了比较,得出车辆在使用LPG时的燃油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下坪垃圾填埋场含氨尾气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硫酸吸收含氨尾气,吸收效率可达98%以上.吸收产生的硫酸铵产品符合<肥料、土壤调理剂-硫酸铵标准>(GB535-1995).  相似文献   

9.
针对尾气余热能量浪费问题,建立了某直列四缸汽油机尾气余热回收发电的系统模型。通过B.T米特罗欣的数学分析法和涡轮特征曲线快速匹配到适合的涡轮机,然后根据涡轮特征曲线对高速发电机进行了匹配。以满足国Ⅴ标准的NEDC工况为参考,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尾气余热能量的回收,在市区和市郊平均分别可以回收能量1 k W和1.5 k W,市郊最高可达1.8 k W。  相似文献   

10.
硫精砂制酸排出的尾气中SO2含量一般为0.2%~0.5%(体积分数,下同),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一转一吸或两转两吸流程来吸收硫酸尾气,使SO2质量浓度达到低于860 mg/m3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但随着国家颁布新的《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现有硫酸企业SO2排放质量浓度必须于2013年10月1日前全部低于400mg/m3,因此必须对尾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本文结合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中东化工有限公司硫酸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采取三段氨吸法处理硫酸尾气的技术改造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发电厂二期2×330 MW机组锅炉尾部烟道在布置上存在很多烟道弯段、分支结构部件及内部支撑件,从而导致尾部烟道系统阻力较大,布袋除尘器入口烟气存在不均衡现象,生产能耗指标较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烟道建立了计算模型,从烟道形状参数、流体参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该烟道内压力场的分布及烟气进出口流量的均衡性。以上研究为减小尾部烟道阻力、改善流场品质、增加尾部烟道流场均匀性、减少积灰、减少异常振动和噪声等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不断增加,采空区瓦斯涌出量也随之上升,"U"型通风方式容易出现上隅角瓦斯超限等问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而"U+L"型通风方式中滞后横川和瓦斯抽放的运用对消除上隅角瓦斯超限和工作面瓦斯防治具有明显的作用。根据尾巷、横川及上隅角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且工作面横川间距最远时最经济合理的原则,针对平煤六矿戊8-22310工作面实际情况,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尾巷有、无抽放时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得出了尾巷有抽放时和无抽放时最远横川间距。研究成果对"U+L"型工作面横川间距确定及工作面瓦斯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回收系统的概况、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加氢反应器床层温度、急冷塔堵塞和吸收塔中吸收效果等各种因素,从尾气中SO2的浓度、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加氢反应器入口H2浓度、加氢反应器出入口O2浓度、胺液H2S的吸收能力、贫胺液质量、贫液温度、胺液浓度及循环量、吸收塔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安全分析,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的废弃活性炭配比对烧结矿的成品率、垂直烧结速度、转鼓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废弃活性炭的配入比应不大于0.5%,同时检测烧结矿尾气,配入0.5%的废弃活性炭并未造成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实现了废弃活性炭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高瓦斯煤层综放开采瓦斯与煤自燃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淮南潘三煤矿低透气性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综合分析影响综放面安全开采的瓦斯和煤自燃因素基础上 ,提出并实施了顶板走向长钻孔覆岩卸压瓦斯抽放、本煤层顺层孔卸压瓦斯抽放、尾巷抽放和排放等综合瓦斯治理措施 ,通过适时合理的工作面通风系统能位调整 ,合理配备工作面风量和控制采空区漏风量 ,解决了综放面回采时的瓦斯问题 ,有效控制了采空区煤炭自燃的发展 ,实现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推进。实践证明 ,顶板走向长钻孔覆岩卸压瓦斯抽放是解决低透气煤层瓦斯抽放率低的有效方法 ,回采面的瓦斯抽放率在 30 %以上 ;尾抽和尾排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生产的有效辅助措施 ,但其对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的“三带”有显著影响 ,影响的关键因素是通过采空区尾排及尾抽的混合流量。笔者提出的方法对类似条件的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安全开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的隔抑爆技术装备,利用截面为0.2 m×0.2 m的方形管道、纹影仪和高速摄像机,开展无障碍物时和球形障碍物存在情况下的瓦斯爆燃传播试验.研究发现,无障碍物时,密闭管道内爆燃火焰的结构和传播速度受反射压力波的影响很大,湍流火焰、化学反应作用能力与反射压力波的相互作用是造成火焰传播速度变化...  相似文献   

17.
合理长度的挡风帘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面漏风量,避免瓦斯超限、爆炸等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模拟了有无挡风帘时和不同挡风帘长度时“U+L”型通风综采面采空区流场、瓦斯分布及上隅角等地瓦斯情况,验证了数学模型和参数的适用性,分析了挡风帘对采空区压力分布及瓦斯分布的影响,确定了“U+L”型通风综采面合理挡风帘长度。研究表明:挡风帘对采空区压力及瓦斯分布都有重要影响,挡风帘可以使采空区内特别是挡风帘遮挡区域采空区压力下降、瓦斯浓度升高; 随着挡风帘长度的增加,上隅角瓦斯浓度变化不大,采煤机机尾瓦斯浓度逐渐降低,滞后横川瓦斯浓度呈增大趋势;综合分析确定该采面合理挡风帘长度为120 m。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现有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方法,对错层位巷道布置下的煤与瓦斯共采系统展开研究,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分析错层位巷道布置覆岩运动情况,预测其开采围岩裂隙发育和瓦斯运移形式,提出了创新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构想。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覆岩三带高度随接续工作面的增加而增大,相邻采空区垮落矸石压实区呈现“O-L-O”形变化,多个相邻采空区覆岩出现大“O”形圈裂隙带;相邻采空区内瓦斯可实现相互运移,大“O”形圈裂隙带内赋存大量瓦斯气体;研究提出了地面钻井抽采瓦斯、走向高位瓦斯抽采巷和外错尾巷穿层钻孔3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比传统巷道布置情况下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某聚丙烯车间生产系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对某车问聚合闪蒸、原料精制、尾气回收及丙烯北罐区等主要危险工艺单元进行了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并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