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遥感软件ENVI 5.2的FLAASH大气校正模块,对盐城市2013—2014年共22景Landsat 8卫星OLI影像进行了区域大气能见度遥感反演,并与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PM10、PM2.5以及当地气象部门的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LI遥感影像可以对区域尺度大气能见度进行有效的观测,反演的区域性大气能见度水平与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结果存在消长关系,与地面能见度数据有近70%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遥感应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应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与地面环境监测相结合,建立一套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使遥感技术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化阶段。文章指出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指标与监测、运行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目标的确定、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目标的波谱数据库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业务监测应用平台的业务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深化了我国的卫星遥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国2011年10月发射的环境监测卫星Suomi NPP的业务特性,利用该卫星获取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 遥感影像资料,开展了其在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PP 卫星 VIIRS 载荷可有效地对江苏省太湖蓝藻水华、秸秆焚烧火点等进行遥感监测和分析,且观测性能较 MODIS 有所优化,还提供了夜间灯光强度、气溶胶、大气颗粒物等遥感产品,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新型遥感信息源,可提升宏观生态环境问题的遥感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卫星数据的灰霾污染遥感监测方法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为例,建立了卫星遥感参数和空气污染指标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获得灰霾指数和灰霾污染时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的方法和相关的监测系统设计。结合在华北地区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卫星遥感可以较好地反映灰霾污染程度的变化,有助于发现可能的传输通道,获得宏观的灰霾空间分布状况。在研究时段内,与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相比,88%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误差不大于1个AQI等级,平均的AQI等级偏差为0.7级,并分析了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之间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灰霾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灰霾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基于图像变换的TC法、HOT法和基于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灰霾遥感监测技术,以及造成灰霾天气的秸秆燃烧遥感监测方法.指出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全球性的大气环境综合遥感数据,是灰霾监测与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规划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简述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需求,构建了上海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规划框架;提出应构建上海市环境综合信息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发展地基遥感探空、空基和天基遥感反演技术,建立长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2014年起,上海市围绕城市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重污染预警需求,搭建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综合应用了模式参数化方案比选、排放清单耦合处理、大气化学资料同化、大数据集合订正等关键技术,集合模式PM2. 5和O3小时浓度偏差为-10%~10%,提升了区域PM2. 5和O3浓度模拟效果。该系统实现了污染在线源解析和多排放情景模拟等功能的业务应用,应用于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障中,为上海市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业务预报和重大活动保障提供了业务产品支撑。  相似文献   

8.
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预报会商已经成为保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以精细化空气质量预报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高效可行的区域大气污染管控措施提供关键技术依据。预报会商机制可有效规范区域联动预报会商的开展,在多个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中,预报会商机制已日益完善,尤其是在强化立体化监测网、开展多技术组协同作业、建立多维预报会商流程、提升多种重点污染物预报能力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该文首次系统性探讨国内空气质量保障预报会商机制和经验,以期为今后承办重大活动的地区开展空气质量保障预报会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空气质量模型的发展历程、空气质量数值模型构建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研究。指出了目前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及应用主要面临气象条件,尤其是大气边界层模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和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等问题。提出,应当通过规范化制作和完善排放源清单数据,建立统一的排放源分析标准,提高排放源数据的准确性;多向发展观测手段,加大监测密度和频率,并进行实验室化学分析,提出适合我国的大气物理化学机制。就空气质量模式而言,对模式方案进行优化,以及使用气象、卫星资料同化等技术手段,将其与观测相结合,构建监测与预报系统相结合的统一体系,应用于多平台。  相似文献   

10.
大气卫星遥感监测作为一种新型监测手段,具有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对环境应急保护及其预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取天水市2006—2013年各年12月每日OMI level-2数据产品,利用Aura卫星技术和Arc GIS等技术平台,对天水市大气中SO_2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天水市SO_2柱浓度及其总量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在2008年有小幅降低;在2008年以前,天水市SO_2浓度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但自2009年后污染重心发生迁移并且出现了数个集中化的SO_2高值区;研究区SO_2垂直柱浓度有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复合影响,其中能源消耗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一步讨论了遥感数据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经验,简述近年来中国重大活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评估技术的进展以及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城市环境精细化管控和未来我国"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进的需求,提出在监测网络、监测技术、排放清单、预测预报产品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有待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都大气污染物在焚烧秸秆时的溯源初步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数据基础上,结合卫星遥感、气团后向轨迹及气象数据,通过初步分析秸秆焚烧对本地及区域范围输送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研究不同空气污染类型(本地型、本地区域相结合型、输送型)特征,探索重污染条件的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new method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s based 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f the troposphere is described in this work. The technique uses atmospheric turbidity as surrogate for air pollution loading. Through inverse chemical modeling and ancillary information the respective patterns of primary gaseous and particle pollutants are inferred.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es the resulting maps of ambient air pollution as input. It focuses on the gain of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human exposure to high pollution, potential impact on cultural heritage, compliance to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monitoring key point and area source emissions, as well as on the associated cost.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Brescia, Italy showed it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s at the urban and regional scales.  相似文献   

14.
Modern airborne 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offer attractive opportunities to coastal monitoring systems. Improvements of the evaluation of larger scales phenomena and processes due to the synopticity of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However, some uncertainties and limitations about remote sensing must be considered. Microwave, infrared and visible radi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some applications are demonstrate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emote sensing of various pollutants in the sea, in particular with respect to oil pollution.Promising developments of the remote sensing methods for coastal monitoring are to be expected from the 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missions ERS 1 and ERS 2.Combination of these observations with simultaneous in situ measurements from ships (sea truth) appears to be most advantageou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快速、宏观、低成本和周期性的优点,便于探测水质的时空变化,已成为水质参数监测的重要手段。目前能够直接进行遥感反演的水质参数主要是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可溶解性有机物等光学活性物质,并已经建立了许多反演模型。但是这些模型直接用于水质的遥感监测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利用3S技术将地面观测和遥感观测结合起来,可望推动水色遥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综合论述了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应用于大气环境遥感监测的多种方法并着重阐述了被动式空基遥感和主动式地基遥感在大气环境遥感中的应用以及探测气溶胶的卫星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最后,对我国大气环境遥感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应用于生态环境、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控等环境保护领域的环境卫星遥感信息系统,提出应以国家、省、市三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卫星影像动态数据库和查询系统,以满足生态环境观测信息处理需求.并以辽宁省为例,构建了省级CBERS环境卫星遥感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