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文化科技协同创新问题,是打破传统产业界限、涉及多创新主体及要素的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创新性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的分析中,阐明了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联系协同论、超循环理论深入分析了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并就如何进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协同作用的发挥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虽然提出了北京-天津-河北雾霾协同治理的新举措,但这种治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跨界合作利益协调机制不畅、合作动力机制不均衡、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等弊病。笔者以协同理论为依据,提出建立共同运行规则、优化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创新成为协调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对资源型区域发展困境进行分析,从生态创新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生态、空间和社会效率,构建资源型区域生态创新驱动机制框架。根据"驱动要素—驱动机制—生态创新"的逻辑发展思路,指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内部驱动、外部驱动和内外协同驱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湿地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传统行政区划治理机制已不能满足跨行政区划湿地保护系统治理需求。湿地环境的协同治理需要法治化,应重塑司法治理理念,构建新型、全面、高效的司法协同治理机制,形成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治理格局。以江苏省大纵湖湿地为例,分析跨行政区划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不足,通过建立生态功能区公益优先制度、完善执法司法配套协作机制的方式探索跨行政区域司法协同保护与治理制度,以期促进湿地治理在生态系统内坚持公益优先,协商共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集群供应链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决策.通过建立一个由集群中的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析了制造商的市场力量对制造商和供应商的R&D活动和收益共享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群中制造商市场力量过大会降低制造商的创新动力而增加供应商的创新动力,同时双方签订的收益共享契约决定制造商给供应商支付数额的收益共享系数也会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长三角地区对雾霾联防联控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发现在联防联控机制下雾霾治理存在防控主体多元,机制不健全、环境标准和监测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缺乏补偿与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共同但有区别"原则下,明确主体机制,并健全区域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信息共享法律制度,明确补偿与约束机制,以完善长三角雾霾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跨区域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争议的解决在于明确环评审批权转移的适用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形成、跨区域环境信息的公开共享及公众参与权的保障落实,为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面对京津冀地区跨区域环境问题突出、信访纠纷频发、环评联动失调的现状,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应注重明确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8.
突破行政区划,构建跨域生态治理的有效实践机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数字技术建构了全新的治理场域,也形塑着新的治理模式。本文将跨域生态治理置于数字化时代的宏大视野,研究认为:传统跨域生态治理模式面临难以突破的“碎片化”瓶颈,主要表现为治理目标碎片化、治理资源碎片化和治理主体碎片化,究其原因在于利益失衡下的府际不合,“技”“智”缺位下的整合失力和能力动力双匮下的参与缺失。基于此,在系统解构整体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数字化时代跨域生态治理与整体性治理在价值、工具和场域方面存在高度耦合。最后,提出通过科学补偿和考核优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资源整合与整体智治建立科学施策机制、信息共享与诉求回应建立多元协同机制,形塑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信任机制,以期推进“碎片化”问题的弥合解决和跨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数据得以充分利用和增值的前提是开放共享,而影响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问题是共享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科学大数据的产生方式、数据类型、投资方式、管理主体和服务定位及其与共享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在分析国内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科学数据共享通用机制与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全球变化科学数据出版等实践,提出了数据汇交、数据出版、数据联盟和服务激励四种数据共享机制,并分析了每种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及具体做法.最后,结合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思维,对环境保护大数据共享机制提出四点建议,即:国家统一投资建设的环境保护核心业务数据强制汇交机制,其他部委、机构环境保护相关数据联盟交换机制,企业、科学家个人数据出版等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公众数据的"众创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内部创新环境和外部创新环境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协同度模型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创新系统协同度较低,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提出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技术发展全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长、参与主体多的特点,国际上一些地区和机构探索出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有效提高了水科技创新的效率.国际成功经验表明,社会重大需求、技术验证与示范的中试平台、技术创业孵化培育体系以及产业驱动的协同创新等关键要素可加速水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国家水专项等重大科技计划围绕上述要素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逐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产生重要影响。然而,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被提出以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地位被进一步凸显,逐渐成为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为了寻求突破性发展,开始建立创新生态圈。创新生态圈的建构和演进力量来自于创新要素的共生竞合,不同创新要素既相互竞争又协同演进,推动静态、线性、机械式的创新系统向动态、非线性、有机式的创新生态圈转变,能够解决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发展窘境,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联合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实施协同行为,提升多元异质性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对优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效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山东省大汶河流域的979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剖析协同引擎、外部环境对流域生态补偿多主体协同行为的驱动机理。研究表明:①协同引擎对流域生态补偿多主体协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②协同意愿在协同引擎与协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协同引擎可通过强化协同意愿间接驱动协同行为;③外部环境正向调节协同意愿向协同行为的转化,政府规制与社会规范的调节作用均通过显著性检验;④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高水平的政府规制及社会规范影响下,协同意愿在协同引擎与协同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得到增强,但在低水平的政府规制与社会规范影响下,协同意愿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共享住宿业是共享经济最为成熟的市场领域之一,但目前还缺乏对游客共享住宿消费心理机制的全面理解。基于认知—情感—意动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共享住宿消费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多样性、平台能力、产品服务质量、本真利益、个人知识、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通过享乐、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游客的共享住宿意愿,社会影响是游客选择共享住宿的直接原因。研究结论在理论上构建了游客共享住宿消费心理机制模型,为房东开展共享住宿营销提供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的理论溯源,对中国式EOD模式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进行了系统梳理。EOD模式以国际上“生态导向”的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相结合作为理论源头,理论基础主要有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公共选择理论。中国式EOD模式具有项目制、企业主体、增肥哺瘦和生态反哺的特征,核心逻辑是形成以生态资源支撑产业开发、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修复的价值链闭环,即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与反哺。中国式 EOD模式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为缓解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压力与金融风险这一现实需求涌现出来的创新性实践探索,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彼得斯治理理论,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现状和要求,重构了其协同发展路径。结果表明:①要素禀赋、区域政策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京津冀地区提出了“坚持以北京和天津尤其是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引领,借助市场力量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协同方式(机制)建设”的新要求。③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重构可从“由软硬兼施的市场(市场平台和政府效能)、三维协同的主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和富有弹性的方式(临时机构和互动机制)”的“3M”策略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中国纺织业国际化的新机遇,纺织服装企业要总结以前的经验,深入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趋势,顺应产业变革,整合国际资源协同发展。对后危机时代国际化经营中的各类风险必须有效管控,努力创设协同发展机制,依靠政治与经济协同、商业和文化协同、产业链协同、跨界协同等各方面统筹协同,借助"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产业国际化信息生态系统,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才能从容应变,构建稳固协调的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才能优化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2):121-128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入法”后,需要明晰其权力空间与运行规则,提升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地方立法,是功能主义进路下解决跨行政区域流域保护难题的一种选择,是流域整体性保护的立法回应。就其功能而言,具有落实国家立法确立的流域保护整体目标的实施性功能,以地方合作为中心,解决那些通过单独地方立法难以解决的跨行政区域地方性流域保护问题的协调性、自主性、创新性功能。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明晰其立法层级,建立地方立法规划协同机制,改、废、释的协同机制,交叉备案与后评估机制,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的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20.
以调研问卷数据为数据源,剖析了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结构与演进机理,验证了网络结构、空间结构、区域创新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创新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从网络结构看,基于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伙伴的创新互动合作对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2)从网络空间尺度看,多空间尺度合作网络的构建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3)从创新环境需求看,区域创新环境一般通过影响知识伙伴及本地合作的方式间接表征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分别正向或反向来调节与知识合作、本地合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