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鞍山市大气尘和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采集鞍山市11个点位的降尘样品以及土壤样品,用ICP-MS分析了Cu、Mn、Zn、Pb等元素含量,并计算其沉降通量。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大气降尘的沉降通量为2.92~59.8g/(m2.month),其中鞍钢厂区沉降通量均值为31.6g/(m2.month),分别是周边地区和对照地区的4.72倍和10.5倍。重金属As、Cr、Pb和Cd的沉降通量分别为3.78、45.5、42.8、0.457g/(hm2.month)。降尘中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为0.29~190,其中Cu、Fe、Zn、Mo、Cd、Pb和Se的富集系数大于10,说明这些元素主要来自于人为源。鞍钢厂区土壤中Cu、Pb、Mn、Zn、Mo、Cd、Ca、Fe和Se的含量较辽宁省土壤背景值高,说明其土壤环境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大气湿沉降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湖南省1999~2001年的酸雨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学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重酸雨区湖南省的大气降水的酸度和化学组成的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降水以SO_4~(2-)为主,占总离子量的31%,大气降水阴阳离子基本平衡。降水年平均pH值为4.86,以春季酸度最大,降水离子总量以冬季最大。研究结果同时表明,降水酸度是主要酸性离子和主要碱性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H~+]+[NH_4~+])/([SO_4~(2-)]+[NO_3~-])比值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降水过程中强酸离子的中和现象。  相似文献   

3.
于2018年1—12月,采集太湖湖滨及湖面共计9个点位600多个干湿沉降样品,估算了N、P干、湿沉降率以及全太湖2018年N、P干、湿沉降通量。结果表明,2018年太湖TN和TP月湿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61. 2和7. 1 kg/(km~2·月),TN和TP月干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03. 6和4. 5 kg/(km~2·月)。TN和TP年干沉降率空间分布规律为:湖面之上开阔水域处的TN和TP年干沉降率大于其他湖滨点位,TN和TP总沉降通量为7 702和333 t/a。2018年相比于2002—2003年,TN和TP总沉降通量分别降低了22. 6%和53. 8%。  相似文献   

4.
太湖氮磷大气干湿沉降时空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太湖氮磷营养盐干湿沉降特征及对太湖营养盐输入的贡献,于2011年不同季节采集太湖不同位点的大气干湿沉降样品,分析干湿沉降中氮(N)和磷(P)的形态和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输入太湖的磷以干沉降为主,而氮以湿沉降为主。在太湖干沉降中总无机氮(TIN)占总氮(TN)的77.1%,溶解性磷(DIP)占总磷(TP)的77.9%。干沉降中TIN主要以NH+4-N为主。西太湖是TN与TP通过大气干湿沉降输入太湖的最高湖区。太湖全年大气TN沉降总量为20 978 t,TP沉降总量为1 268 t,因此,氮磷大气干湿沉降是太湖营养盐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监测点,采用大气主动采样法(AA)、大气干表面法(ADS)及大气湿表面法(AWS)3种常用干沉降采集方法做大气磷干沉降通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采样方法获得的大气磷干沉降通量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及相关性(P0.05),三者间可以进行换算统一;AA法适用于较短采样周期的连续性监测研究,ADS法适用于较长采样周期(5 d)的监测研究,而AWS法更适用于在长采样周期(月)内选取一段时间作为干沉降监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剂提取酸性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择HCl(1#)、HOAc(2#)、NaNO3(3#)和CaCl2(4#)、NH4OAc(5#)、NaOAc(6#)6种不同的提取剂提取某冶炼厂周边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中有效态Cu和Cd。结果表明,对土壤有效态Cu,各提取剂按提取量排序为:1#〉2#〉5#〉4#〉3#〉6#,对土壤有效态Cd,各提取剂按提取量排序为:1#〉5#〉2#≈4#〉6#〉3#,有效态Cu的提取量因提取剂种类不同差异较Cd大;4#、5#两种提取剂对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提取结果变异范围较集中,实验结果相对较稳定;各提取剂提取土壤有效态Cu和Cd的量与其在土壤中全量都显著相关,仅5撑提取剂的提取量与水稻籽粒中Cu、Cd的质量比显著相关。综合实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实际意义,NH4OAc(5#)为最适合提取该研究土壤中有效态Cu和Cd的提取剂。  相似文献   

7.
广东鹤山地区夏季大气中PAN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2年8月6日-19日,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对广东鹤山地区大气中过氧乙酰基硝酸酯(以下简称:PAN)进行了观测,并对影响其值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N的最高值达到了4.654×10-9,存在一定程度的光化学污染现象。 PAN日变化呈典型单峰型,最高值通常出现在14:00-16:00,这与O3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外,PAN值的变化与NO和NO2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AN峰值均出现在NO与NO2比值较低的时段。  相似文献   

8.
对2007—2014年伊犁河谷大气降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合伊犁河谷流域相对湿润、封闭的地形地貌和逆温气候资源特征与煤化工、煤电发展态势,类比预测了酸雨前体物的增加对伊犁河谷大气降水p H值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伊犁河谷大气降水尚处于本底水平,城市人类活动对伊犁河谷大气降水酸雨前体物SO2、NOx的贡献高于郊区。伊犁河谷酸雨前体物SO2、NOx排放强度与大气降水硫酸盐和硝酸盐实际监测浓度相存在正相关性。类比同处于新疆干旱区乌鲁木齐市出现酸雨年度的情况,"十三五"期间,伊犁河谷大规模煤电、煤化工基地的建设,酸雨前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将会造成酸雨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基于为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预警业务提供必要基础参考资料和区域重污染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需求,应用现有空气监测网2013—2014年度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2013—2014年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和污染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污染范围,统计了两年间31次区域范围大气重污染过程,并根据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变化特点和大气环流形势,着重对31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全年约有六成日数受颗粒物污染影响;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南北差异显著,有自北向南逐步加重的特点,南部污染严重城市对区域污染贡献巨大,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4城市将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拉升31、16μg/m~3;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大范围重污染过程集中发生在秋冬季,两季的污染过程对区域两年PM_(10)、PM_(2.5)平均浓度分别拉升27、21μg/m~3;京津冀区域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可细分为臭氧型均压场和颗粒物型均压场。当秋冬季出现较小气压梯度、西南小风、逆温层等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区域颗粒物污染过程;而春末、夏季出现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O_3污染。  相似文献   

10.
使用标本缸做为采样装置盛放去离子水露天连续放置1 a,观测水体受到大气干、湿沉降物和沙尘暴降尘的污染状况。期间每隔5~10 d从缸内抽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分析其中的水溶性离子和B、Ba、Be、Cd、Cu、Co、Fe、Mo、Mn、Ni、Pb、Sb、Ti、Tl、V、Zn等16种金属元素,除Be在部分样品中被检出外,其余15种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在水体中的浓度总体呈明显富集和逐渐升高趋势。从直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大气干、湿沉降物和沙尘暴降尘对洁净水体的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树叶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浓硝酸与高氯酸消解树叶,Cu、Zn、Mn含量较高,可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量较低的Pd、Cd,Cr则用石墨炉法测定。Pb及Cd含量甚微,受基体及共存元素干扰严重用标准加入法可消除干扰,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空气颗粒物中铅、镉超声浸取-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波震荡方法对大气滤膜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待测元素。研究了浸取液种类、酸度、浸取时间和干扰因素等,确定了颗粒物样品溶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与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原子吸收技术结合,建立了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Pb、Cd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快速、准确,标准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7%以上,6次测定方目对标准偏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13.
用 WF 8型在线富集进样器与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计联用 ,应用于水中痕量 Cu、Pb、Cd的测定 ,其富集倍数分别是 1 2 2、1 3 6和 94倍 ,测定的精密度分别是 3 7%、2 8%和 3 9% ,检出限分别是 0 4 7、1 3和 0 2 2μg L,在地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94 2 %~ 1 0 0 %、98 8%~ 1 0 7%和 1 0 8%~ 1 2 0 % ,并对 WF 8型进样器与火焰原子吸收光度计的成功联用 ,提出了一种新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4.
Assessment of the food chain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the natural ecosystem receives more attention nowadays. Inthe present study, mulberry-silkworm food chain has beenfocused as a templet to assess the biomobility of heavymetals in soil-higher plant-insect hierarchy. Both in thecase of Cd and Cu treatments, higher mobility wasobserved in the level-1 (soil–root) followed by level-3(leaf–larva), level-4 (larvae–faecal) and level-2(root–leaf). Consequently, roots accumulated more amountsof Cd and Cu, with a limited transport to the leaves.Among the two metals (Cd and Cu) tested, in the plant,the transfer potential of Cd exceeds that of Cu. Whereasin the case of leaf–larval transfer, Cu precedes overCd. Accumulation of Cd and Cu in all the levels (1–4)tested showed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crease, except inthe level 4 (larva–faecal) of Cd treatment where adeclining trend was noticed.  相似文献   

15.
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铜和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浓缩火焰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痕量铜和镉的结果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无明显差异,加标回收率为88.7%~103%,可互相替代,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2012年5月-2013年4月1个周期年内,对修复基地和对照点每月大气降尘中铅、镉、砷沉降量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基地大气降尘中铅、镉、砷含量明显较对照点高,年总沉降量分别是对照点的17.6倍、16.3倍和14.1倍,表明铅冶炼企业对基地大气降尘中铅、镉、砷含量影响显著;大气降尘中铅、镉、砷沉降量受位置和时间影响较大,在相距不到100 m的测点间,沉降量相差1倍以上,冬季主导风明显、地面植被少、二次扬尘大,使处于铅冶炼企业下风向的基地降尘中铅、镉、砷沉降量较大。沉降量时空不均匀与土壤污染不均匀现状一致,也验证了铅冶炼企业是基地大气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降尘缸模拟土壤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镉对土壤污染速度最快,风险最大。  相似文献   

17.
Austrian pine (Pinus nigra) bark was collected in thirty-seven localities in the Thrace region, Turke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irborne toxic metal distribution. Five toxic metals, As, Cd, Cu, Pb, and Zn, were monitor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Distribution maps of toxic elements in the region were plotted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In general,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investigated elements were not high in the region apart from the vicinity of big cities, Tekirdag, Istanbul and, close to Bulgarian border. However,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at pollution level. They have a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throughout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3月,采集湖南省某典型金属冶炼城市不同功能区的降尘样品,分析测定了1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其中1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了湖南背景值,分别为Ag、Fe、Cd、Ti、Sb、Tl、Pb、As、Zn、Cu、Mo、Ni、Cr、Ba、Mn。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受长期的有色金属冶炼影响,Ag、Cd、Fe、Sb、Ti、Tl 6种重金属达到了极重度污染,Pb、As、Zn、Cu、Mo在中度污染程度以上。工业区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远高于工业居民混合区、工业农业混合区、居民区和交通区,达到了极强生态危害级别。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大气降尘中As和Pb存在非致癌风险,As、Cd和Ni存在致癌风险,且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与青少年和儿童相比,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对成人造成的风险较高,且成年女性面临的风险高于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法采集溶液时域数据,经过去噪和时域分析,汞、镉、铜离子溶液分别在频率为1.7THz、0.7THz、1.2THz位置上建立线性模型,得到拟合效果最佳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69、0.896、0.932.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L~0.002 mg/L,空白加标样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0%,加标回收率为94.0%~102%.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某污水处理厂两个进口的实际水样,结果汞离子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