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大量化肥、农药、地膜的过量施用,以及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难监测性等特点,导致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预警和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难题。 相似文献
2.
建设太湖生态农业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水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苏州市农业生产中以氮素为主的化学肥料,农药的施用和污染状况,分析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沿线江苏和安徽的11县(市、区)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梳理发现,我国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体的责任意识尚未树立;(2)没有进行顶层设计,政策间缺乏协调性;(3)已建成的示范工程和措施效果不明确,没有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可推广性差,且未建立起长效运行保障机制;(4)激励政策不完善。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管工作,重点针对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1)坚持统一领导,统筹治理,明确部门职责;(2)强化对农业生产环节投入品的监管;(3)加强对生态治污措施和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的指导(4)完善现行水质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末端监管(5)加快出台相关激励型政策措施,形成多方参与的共治、共享机制;(6)完善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和准入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村中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所生产出的污染物对环境中的污染,这部分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水体、土壤等。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过量使用农业化学物质以及各项农业废弃物未被正确处理所导致的,要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必须要从带来污染的源头着手,发展生物物质经济、生态型农业以及节约型农业,以循环农业的方式实现面源污染的治理,以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7.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改善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处理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连云港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例,分析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排污收费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排污收费的功能和适用情况。在不同信息条件下,对于同一环境目标或污染削减目标,应制定与可得信息相应的政策和标准。重点讨论了在不同信息条件下,排污税费的确定方法。最后,讨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不同降雨-径流过程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应用SWAT模型进行了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模拟计算。利用巫溪水文站2000~2004年的实测日径流和泥沙数据进行模型的调参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适用于大宁河流域。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分析了不同降雨-径流条件下非点源污染的产输出特性。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径流污染负荷有较大的影响,年内丰水段,非点源污染物浓度峰值和径流峰值同步出现;年内平水段,泥沙浓度、有机氮浓度和径流峰值同步出现,硝酸盐浓度峰值滞后于径流峰值出现时间;年内枯水段,非点源污染物浓度滞后于径流峰值度出现时间;降雨—径流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环境的主要贡献源之一。就农业面源的产生、分布、特征、形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水环境影响为例,论证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的形成机理,指出污染发展趋势,主要污染负荷,已发生和潜在的污染问题,并提出治理面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遭遇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有必要对进入水源地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防治。滨岸缓冲带能够有效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水源地保护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缓冲带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等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岸缓冲带在饮用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