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概况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系统地论述了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逐年减少,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和地面沉降:论述了由于城市工业废水、乡镇工业废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水灌溉农田以及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下水。使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逐年减少。并对上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成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本文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邳州市水资源现状和地下水资源总体情况,全面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指出了邳州市地下水开采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只有依法治水,提高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平,调整城区工业用水布局,优化配置城区水资源和加大城区水污染的防治力度,彻底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开源节流、厉行节约用水,才能保护和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华北平原重要饮用水水源和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以河北某市作为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研究的典型地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采用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功能价值评价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保护区、防控区和治理区,面积分别为577.4、1 459.2、10.5km2,为该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杭州市区及近郊各类型地下水1997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价,为有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饮用水源和战略资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局部地区出现了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现象,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结合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特征,构建了以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为框架的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为目标层;以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污染源及其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地下水型水源情况、重点污染源状况以及地下水监测情况为准则层;以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关系为依据,采用PSIR模型构建指标层,共设计了32个指标,其中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层指标分别有12、9、2、9个。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已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需要优先保障饮水安全和控制工业园区、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重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地判断哈尔滨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研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条件,选取地下水水位埋深、含水层介质、地形坡度、上覆地层介质、单井涌水量5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利用DRASTIC模型对哈尔滨市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并结合MapGIS实现了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结果表明,地下水脆弱性指数为77~123。其中,松花江及阿什河河漫滩是全市地下水脆弱性最高的区域(指数为108~123),地下水极易受污染;一级阶地区、江北水产养殖场及研究区东北部属于中等脆弱区(指数为93~108);中南部岗阜状高平原区属于低脆弱性地区(指数为77~93),受污染风险较小。研究结果能客观地反映区域内的地下水防护性能,有效地为规划部门及地下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河道污染质垂向迁移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包气带是连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通道,对地下水资源有很好的"屏障"功能,而近年来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已影响到了地下水的"安全".为此,在渭河河漫滩进行了模拟河流的垂向入渗试验,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水分和六价铬在具有弱透水层的多层介质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运算.试验和模拟结果一致表明,弱透水层虽对地下水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在上部土壤层易形成面状污染带,而且由于大的浓度梯度作用,一旦污染质穿透该层将很快污染到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管理控制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密切,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独立的水资源子系统。为进一步控制中国水环境污染,实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建立中国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管理控制模式尤为重要。通过总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和污染物在地表水-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从法规监管、资源开发和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地表水与地下水协同管理控制的水污染防治模式,为中国水污染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就地处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有机化合物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地层介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如不进行人工清除,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存留长达几埏年之久,对土壤、地下水资源构成长期的威胁。传统的开挖处理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当贮赃物 地表被利用时则无法进行开挖处理(如有建筑物等)。近扯为,以地下冲洗法,土壤抽水法和地下水曝气法为代表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永是重要的水资源,我国很多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利用地下水。尤其我国北方的城市,地下水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资源。保护地下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由于城市功能的多样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就愈来愈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工作,能够为制定和实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综合考虑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危害性、水资源禀赋等因素,建立了基于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地下水功能价值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将其应用于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高、较高、中、较低、低风险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5%、12.70%、21.10%、22.30%、43.25%。同时,对重庆市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的风险防控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很重要的资源,必须防止污染。目前,美国给水的19%以上,有些地区46%以上,是来自地下水源。地下水的使用正在增加,到2000年预计美国用地下水占所用总水的比例将达到33%。 由于清洁水的需要量增加而供给量减少,显然现水源的人工补给将愈加普遍。用废水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天然条件下水质相似的一处非污水灌溉区地下水与一处污水灌溉区地下水水质的对比研究 ,得出污水灌溉区地下水水质变差主要是由化肥和污水灌溉共同引起的 ,且非污灌区地下水水质要好于污灌区的水质。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与化肥对地下水的影响基本相同。同时本文也独立地给出了污水灌溉和化肥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地下水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而且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探寻优质地下水和防治地下水的污染,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质的研究. 利用高分子大网状吸附树脂对有机物的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不同阶段工作中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保证模型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制定标准化的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流程十分必要。在对国内外的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标准体系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中国地下水模拟预测标准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相关标准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加快构建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标准体系、增强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标准的约束性、提高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标准的精细化程度等对策和建议,旨在为今后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标准体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廉价工业糖浆还原水中的六价铬,研究了反应初始pH、温度、工业糖浆浓度、地下水常见溶解性离子、地下水介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糖浆还原六价铬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低的初始pH、较高的工业糖浆浓度和温度对反应均有促进作用;由于地下水介质对工业糖浆具有吸附作用导致工业糖浆损失不利于反应,而地下水常见溶解性离子对反应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土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就地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合物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地层介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有机污染物的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如不进行人工清除,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可能存留长达几十年之久,对土壤、地下水资源构成长期的威胁.传统的开挖处理技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当贮油设施的地表被利用时则无法进行开挖处理(如有建筑物等).近年来,以地下冲洗法、土壤抽水法和地下水曝气法为代表的有机污染物就地处置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这3种技术进行概要的介绍,总结指出决定这些技术可能性的主要因素是地层介质的通透能力,有机物的挥发、溶解能力及其可生物降解能力,并列出目前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挥发、溶解及生物降解能力的相对强弱作为制定具体处置技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污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灌溉,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充分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总结了国内外污水灌溉的发展概况和研究进展,包括污水灌溉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地下水的影响,并针对中国污水灌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污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对淮南市窑河洼区环境水文地质调研基础上,对拟建窑河洼电厂灰场及邻区的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模糊数学评价。基于地下水水质模型,以F^-作为模拟因子,对地下水F^-浓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其5a后的污染范围和程度进行了预测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较为可靠、合理,灰场建成后对场区及邻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短期影响不大,这为电厂灰场选址决策及电厂灰场建设后,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