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0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747篇
安全科学   326篇
废物处理   321篇
环保管理   364篇
综合类   2576篇
基础理论   838篇
污染及防治   1900篇
评价与监测   183篇
社会与环境   187篇
灾害及防治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mechanical harv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upling flocculation with a rotary drum filter (RDF, 35-μm) was applied to remove cyanobacterial...  相似文献   
2.
The CO2 absorption capacities of potassium glycinate, potassium sarcosinate (choline, proline), mono-ethanolamine (MEA), and tri-ethanolamine were evaluated to find the optimal absorbent for separating CO2 from gaseous products by a CO2 purification process. The absorption loading, desorption efficiency, cost, and environmental tolerance were assessed to select the optimal absorbent. MEA was found to be the optimum absorbent for separating the CO2 and H2 mixture in gaseous produc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loading rate was 0.77 mol CO2 per mol MEA at temperature of 20°C and absorbent concentration of 2.5 mol/L, whereas desorption efficiency was 90% by heating for 3 h at 130°C. MEA was found to be an optimal absorbent for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CO2 during gaseou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hina i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excessive population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Correction to this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5526-6  相似文献   
5.
6.
南宁城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宁市大气属煤烟型污染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NOx、TSP、降尘 ,虽然随着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的加强 ,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 ,但是工业区大气污染仍然较重。污染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工业区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倍左右 ,城区又高于郊区 2倍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与呼吸内科门诊就诊人数呈正相关。用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得知污染物对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有关联 ,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TSP >降尘 >SO2 >NOx ,最后提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regarded as th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river basin, which...  相似文献   
9.
铅通过食物链的迁移和积累对人类健康的毒害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而水稻是人类铅摄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稻田土壤铅的迁入途径及其过程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探明湖南地区远离城镇、工矿区的丘陵稻区铅的输入、迁移、滞留机制,选择位于湘东北地域的汩罗市桃林林场的林地-山塘-稻田汇水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水稻大田生长期间,原位研究其大气沉降、岗地径流、山塘水、稻田水、水稻生长等过程的铅通量.结果表明:①输入系统的铅源是大气沉降,其中,在水稻生育前期通过东南季风输入的区域外源铅占90%;②山塘是大气沉降铅的主要集纳地貌单元,存留了大气沉降输入岗地和山塘总铅的66%;③林-稻汇水区系统岗地铅净留存28.8~57.7 g·hm-2,山塘铅净留存604.3~961.9 g·hm-2,稻田铅净留存89.6~90.9 g·hm-2;而对照系统岗地铅净输出173.3 g·hm-2,山塘净留存3427.6 g·hm-2,稻田净留存87.1 g·hm-2;④岗地和山塘对铅的截留量能够互补;⑤从岗地通过径流-山塘水过程迁移到稻田的大分子有机物能够增强稻田对铅的截留.综上所述,丘陵林-稻汇水区系统中铅的循环与大气沉降有关,系统内岗地森林类型、郁闭度、降水产流及泥沙、有机物的输出都会影响铅在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  相似文献   
10.
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稀释采样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进入大气环境后稀释降温,气相中部分饱和蒸气压较低的组分转化为可凝结颗粒物,这部分颗粒物在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监测中通常被忽略.为评价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情况,本文设计开发并评测了一套稀释采样器.稀释采样器稀释比在10:1~40:1范围内,混合停留时间为5~10 s.实验室评测结果表明,稀释气颗粒物背景值低((~0.1±0.08) 个·cm-3),稀释采样器气密性良好,烟气和稀释气能够均匀混合,颗粒物损失较少,细颗粒物 (PM2.5)损失在5%以下.本稀释采样器能模拟烟气与环境空气混合降温过程,可用于固定源可凝结颗粒物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