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7篇
  免费   174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623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482篇
综合类   3332篇
基础理论   820篇
污染及防治   873篇
评价与监测   326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224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军 《环境与发展》2020,(4):185-186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球的环境正在遭受着严重的侵害,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比如全球变暖、雾霾等现象。本文分析了空气污染的因素、气象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治空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突出危险区域,威胁区域和安全区域,提出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新思路.以鸡西滴道矿立井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不同尺度和级别构造运动的特征,建立板块构造学说与矿井工程实际的联系,将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产生影响的因素为参数,采用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划分研究区域内的危险区域.研究表明该方法对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细水雾与射流卷吸现象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和自适性相位多普勒速度计系统(三维LDV/APV系统),通过观察和测量细水雾被射流卷吸的现象,荻取了细水雾的平均速度、平均粒径和雾通量等特性参数,深化认识细水雾被射流卷吸的机理,为下一步进行细水雾被火焰卷吸现象的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李军  高占栋  马利邦  马静  张鸣  马晓红  臧飞  李旭 《环境科学》2024,45(11):6723-6733
为揭示黄河流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污染来源,选择黄河兰州段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Cr、Hg和Pb的含量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污染因子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改进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系统量化了有毒有害元素的污染程度,并联合应用相关性-聚类分析、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定量解析有毒有害元素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兰州城市饮用水源地土壤呈碱性,土壤有毒有害元素除Cr之外,其余As、Cd、Hg和Pb元素含量均值均高于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和Pb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 ②水源地土壤总体上为轻度污染,Hg是水源地土壤污染的首要污染物,As和Pb元素存在一定的局部污染,Cd和Cr整体上无污染. ③水源地土壤有毒有害元素的富集受工业源、交通源、燃煤源和自然源的复合影响.PMF模型识别出了41.40%的工业-交通源、32.92%的燃煤源和25.68%的自然-工业源,APCS-MLR模型辨识出了36.36%的工业-交通源、22.32%的燃煤-工业源和41.31%的自然源.研究结果可为保障兰州城区水源地土壤健康和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使用美国URG公司生产的大气气溶胶(PM2.5)水溶性组分/大气(气态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对西安市2013年1月持续近一月的灰霾天气空气质量污染的全过程,进行了连续不间断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西安市气候状况和地形等因素,汽车尾气、集中采暖等人类活动才是造成这次西安市冬季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磷石膏中磷、氟和重金属等元素的存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分析磷石膏渣场不同空间位置的pH及磷、氟、重金属分布情况发现: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H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出先碱性后酸性的趋势,不同深度含水率不同,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规律不同,含水率上升导致磷、氟及重金属浸出毒性升高,对氟、锰、铅3种元素的影响最明显。研究发现:在不同土壤深度处重金属各种赋存形态的含量变化规律不仅取决于磷石膏本身的特性,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及重金属本身的性质差异影响。该研究为分析磷石膏的污染特性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并为磷石膏的定向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进一步探究多种抑爆技术之间的协同抑爆效应,在自行搭建的100 mm×100 mm×1 000 mm方形管道爆炸试验平台上,开展无压力(0 MPa)与低压力(0.1、0.2 MPa)氮气-细水雾、不同弹性系数(0.42、0.81 N/mm)限位滑移装置共同作用下甲烷爆炸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含氮气的细水雾与滑移装置耦合影响,“郁金香”形火焰结构发育受阻;滑移装置使燃烧区形成可变容受限空间,其体积大小与火焰传播速度成正比;各工况爆炸超压均出现衰减,且已燃区衰减率稍大于未燃区,2 种弹性系数下0.1 MPa氮气-细水雾作用时,已燃区超压峰值分别下降 12.92%和 16.07%,未燃区超压峰值分别下降11.97%和15.12%。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以及实验室储存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制度,掌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状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并对实验室的管理和检测人员提出了工作中避免事故发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9.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工业企业环境安全事故又称为自然灾害诱发的技术事故(Natech).我国是工业大国,重化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Natech风险不容忽视.开展Natech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我国Natech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防范和降低区域Natech风险.目前,我国Natech风险基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支撑我国Natech风险防控实践.本文从Natech风险发生机制、风险评估、风险感知与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回顾了国内外Natech风险研究现状,初步梳理了Natech风险的基本理论,并对我国未来Natech风险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我国Natech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2022年暖季(4—10月)宁波市大气臭氧区域污染特征,对浙江省11个地市中53个国控站点和宁波市20个城市评价站点的臭氧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结合TCEQ法对宁波市臭氧背景浓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浙江省可解析出4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为65.6%,解释为臭氧区域背景浓度;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方差贡献分别为14.2%、7.5%和2.6%,解释为区域内传输、局地环流、本地生成等对臭氧浓度的影响。宁波市可解析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为83.0%,解释为宁波市城市臭氧浓度;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为7.0%,解释为海陆风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由TCEQ法得到宁波市臭氧区域背景质量浓度为87 μg/m3,同比2021年上升9 μg/m3,夏季(7—8月)较高的区域背景浓度和较强的本地光化学生成能力导致臭氧质量浓度同比上升35 μg/m3,是造成2022年臭氧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2种方法得到的臭氧背景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PCA法的结果略高于TCEQ法,且2种方法都表明,较高的区域背景浓度和较强的本地生成能力共同导致2022年臭氧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