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838篇
安全科学   397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2213篇
基础理论   34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167篇
社会与环境   141篇
灾害及防治   13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对全球有着重要影响,其已对植被覆盖、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反照率以及其它陆表参数产生显著影响。三峡工程自建设以来,库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逐渐受到外界关注。利用欧空局300 m的土地覆盖分类数据分析三峡库区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依托先进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获取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LST和反照率数据,并分析三者的时空变化趋势;此外,探究季节性归一化植被指数(Seasonally 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SINDVI)与LST和反照率的关系;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SINDVI、LST和反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草地、灌木地分别减少2.4%,0.05%和0.62%;林地、水域和人造地表分别增加1.98%,0.04%和1.06%。研究期间SINDVI增加2.89,LST下降0.224℃,反照率减少0.002。总体来看,三峡库区SI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与LST和反照率的相反,且库区大部分区域SINDVI与LST和反照率呈负相关。另外,不同土地类型对SINDVI、LST和反照率影响不同。该文系统地研究了LUCC与上述关键陆表参数的定量关系,可为更好地管理该地区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采集贵州荔波自然保护区内的板寨地上河小流域的地表和地下水样品,测试了阴阳离子含量及其HCO_3~-中的δ~(13)C同位素值,分析不同季节该流域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并结合δ~(13)C同位素值探讨水体溶质的来源和水化学过程。结果表明:小流域水体的主要阴离子为HCO_3~-和SO_4~(2-),二者分别占了水体总阴离子当量的86.2%和10.4%,主要阳离子Ca~(2+)和Mg~(2+)则分别占总阳离子当量的76.9%和20.5%。河水较多的Mg~(2+)表明其可能受白云岩风化的影响。小流域水体DIC的δ~(13)C值在-16.87‰至-10.80‰之间,夏季相对于冬季偏负,并且HCO_3~-含量与其δ~(13)C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不同季节温度和降水强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体的SO_4~(2-)含量与DIC的δ~(13)C同位素值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这说明H_2SO_4可能参与了小流域内碳酸盐岩的风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军工危险性建筑物外部安全距离确定时药量覆盖不全面、新产品无依据、厂房用地与城市发展用地矛盾等问题,对美国标准和我国标准中安全距离的分类、确定原则、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标准修订的建议,为我国军工危险性建筑物外部安全距离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恐怖袭击事件通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针对在不同场景下发生恐怖袭击所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是目前应对恐怖袭击事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多源数据,首先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对恐怖袭击事件是否造成死伤进行分类预测,进而基于岭回归算法预测事件造成的具体死伤人数。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在测试集上对有死伤事件的召回率达到0.85,岭回归预测死亡和受伤人数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于1人和2人。研究结果可为反恐资源配置优化、预防恐怖袭击事件和减少其造成的损害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5.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滑坡涌浪灾害,采用定性文献综述方法从涌浪的产生、传播与衰减、爬高3个阶段对国内外物理模型试验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结果表明:涌浪产生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波形特征的识别和初始波高/波幅的公式表达上,传播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涌浪形态和波高在空间的衰减上,而爬高阶段则主要关注爬高的求解。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致灾因子、承灾体、防灾减灾角度提出关注泥岩质滑坡体、滑坡体淹没率等具体的未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区域PM_(2.5)时空建模和预测的需要及PM_(2.5)浓度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趋势的状况,以苏南地区2014年PM_(2.5)日监测数据为实验数据,使用回归克里格对区域PM_(2.5)进行时空建模和估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PM_(2.5)与时空位置的三元二次回归趋势模型,建模点趋势值与实测值间的平均误差接近于0,表明趋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了样点残差的理论变异函数模型,表明该地区PM_(2.5)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范围分别为150 km和4 d;基于该模型,使用时空普通克里格对残差进行时空插值;插值结果与趋势项相加,得到PM_(2.5)回归克里格估值结果;通过对比不考虑趋势的时空普通克里格估值结果,发现考虑时空趋势的时空回归克里格法精度提高了1. 29%。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创新性分析,并对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对非甲烷总烃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示值误差、响应时间、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等性能测试,对非甲烷总烃便携式分析仪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满足相关要求后同时利用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催化氧化-FID)、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和实验室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对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进行现场比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工况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便携式FID法与实验室GC-FID法测试结果相对误差为19. 6%~35. 1%,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以实验室GC-FID法为参比方法时,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相对准确度为64. 1%,不满足《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3—2018)的要求。以便携式FID为参比方法时,自动连续监测系统相对准确度分别为28. 6%和35. 3%,相对《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38—2017)方法一致性更好,均能满足《HJ 1013—2018》的要求。提出,应推进便携式方法在自动连续监测系统验收和质控比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采用能值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从代谢流量和生态效率两个角度评价了南京市生态经济系统1990~2010年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21年来,南京地区的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指标不断降低,环境负载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南京城市系统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2006年间资源生态效率一直低于环境生态效率,2006年后开始有所提升。虽然南京市生态效率有所提高,但未来的发展面临快速增长的环境压力等阻碍。为此,南京应优化进口能值组成,加大可更新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不可更新资源利用率,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等。  相似文献   
999.
由于农业的高用水份额和低使用价值,水市场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用水向其他用水目标的转移;尽管水市场收益被大肆渲染,即使在西方国家,水市场的成功只是停留在政治和理论层面上,农业水权转移的条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水市场政策探索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甘肃、内蒙2省典型灌区432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农户灌溉用水效率与农业水权转移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探索中国转型经济条件下农业水权转移的条件。研究发现:尽管2个灌区农户灌溉用水效率低下,但马营河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改善为农业水权转移奠定了基础;但农户用水效率改善只是农业水权转移的必要条件,水权和水价机制的建立、用水者协会的发展和灌区管理体制改革,降低了水权转移的交易成本,是农业水权转移的充分条件。需求即可以是行为的起因,也可以是行为的结果。农户灌溉用水效率差异是不同灌区农业水权转移的基础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移民 产业 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引入共生理论,分析其在流域综合规划研究中的适用性。以金沙江中游优势产业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实证,建构了其应用分析框架:(1)建构了以系统论、共生理论和人本主义为哲学方法论,以共生型流域规划的科学思维、制定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工作方法为科学层次基本方法,以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基本思路、技术程序及其中关键步骤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等为实践层次的具体方法的"移民 优势产业 环境"共生型流域规划的方法体系;(2)论证了共生理论应用分析的重点内容及其具体化方法,并阐述了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