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55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411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280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Fe0-厌氧微生物体系处理活性艳红X-3B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 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 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 g VSS/L,停留时间约为30 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952.
酸碱联合调节剩余污泥过程中氮、磷和有机质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市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是污水厂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采用(1)先酸性(pH=3)后碱性(pH=10)、(2)先碱性(pH=10)后酸性(pH=3)的两段控制方式(每段反应8 d),同时做pH不调的对比实验,研究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氨氮、磷酸盐和溶解性COD(SCOD)、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有机质组分的释放。结果表明,酸碱联合调节有利于各组分的释放;氮和磷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量大于碱性,有机质在碱性条件下的释放量大于酸性;采用(2)方式,调为酸性后反应1 d,氨氮的释放量即达到最大(17.28 mg/g TS);采用(1)的调节方式反应7 d,磷酸盐能达到最佳释放量(14.16 mg/g TS);总VFAs的产生受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大,其余有机质组分在(2)的调节方式下,6 d左右即可达到较大释放量。  相似文献   
953.
研究了废弃物基活性炭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中的典型组分--甲苯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废弃物基活性炭吸附甲苯等温线的类型系优惠型吸附等温线,表明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同时其吸附甲苯时穿透时间的对数与甲苯入口浓度的对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即可由吸附高浓度甲苯时的穿透时间估算低浓度时的穿透时间;动态吸附时废弃物基活性炭的中孔对甲苯亦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54.
应用曼尼希反应将植物单宁固定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上,制备一种新型固化单宁大孔吸附树脂.系统研究了胺基树脂的合成及其与单宁固化的工艺合成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胺基树脂:甲醛:单宁(质量比)=2:0.74:1,反应温度99~100℃,反应时间7 h.制备的固化单宁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好亲水性,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容量可达90 mg/g.该树脂易洗脱再生,重复使用效果好,对实际含酚废水的富集回收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5.
采用自制河道模拟装置,探讨了曝气扰动深度为10、15、25和35 cm时泥水界面硝化-反硝化的耦合性能,目的为曝气治理黑臭河道装置的优化实施和解决"氮超标"难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扰动深度增加,泥水界面紊动程度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其中泥水界面处扰动深度为10 cm时流态最激烈(Re为3 044),扰动深度为25 cm时流态最平缓(Re为1 713);与静止对照工况对比,曝气扰动促进了NH+4-N的硝化转化,4种曝气条件稳定时上覆水氨氮浓度都在0.50mg/L以下,表明曝气有利于对底泥释放氨氮的控制;复氧速率与硝化速率随扰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总氮的控制角度来看,曝气扰动深度为25 cm时最有利于硝化-反硝化作用的耦合,上覆水总氮削减率达到51.5%,泥水界面硝化率与反硝化率分别达到(41.6±3.1)%和(32.1±0.7)%。  相似文献   
956.
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的循环廊道内增设缓流板,以此改变循环廊道过流断面面积,进而调控循环比(循环廊道断面通过的循环流量和进水流量的比值)。利用胞内、胞外聚合物的分析及物料平衡的方法,研究了增设缓流板、调控循环比前后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和磷转化途径的变化及聚磷菌种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增设缓流板,循环比为27时,COD、NH+4、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87.1%、78.1%和96.0%,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为46.1%;而不设缓流板,循环比为241时,COD、NH+4、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2%、82.7%、67.2%和86.4%,反硝化聚磷菌占总聚磷菌的比例为17.54%。综上可知,增设缓流板控制循环比,有助于提高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有助于提高反硝化吸磷量,同时有助于提高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957.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按一定比例混合土壤、粗砂、煤渣、脱水污泥、石灰石、凹 土作为基质来构建复氧改性土壤净化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初步考察了不同的污泥含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系统含30%土壤、30%砂石、15%污泥、 15%的煤渣、 5%腐木和5%石灰石(质量比)时处理效果较好, COD、 NH+4-N、 TP、...  相似文献   
958.
959.
960.
Conventional methods to measure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an aquifer on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10-100 m) require extraction of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groundwater. This can be expensive, and otherwise problematic, when investigating a contaminated aquifer. In this study, innovative approaches that make use of tandem circulation wells to measur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re proposed. These approaches measure conductivity on a relatively large scale, but do not require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Two basic approaches for using circulation wells to measur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re presented; one approach is based upon the dipole-flow test method, while the other approach relies on a tracer test to measure the flow of water between two recirculating wells. The approaches are tested in a relatively homogeneous and isotropic artificial aquifer, where the conductivities measured by both approaches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 previously measur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aquifer. It was shown that both approach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curately measur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or a relatively large subsurface volume without the need to pump groundwater to the surface. Future work is recommended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ese tandem circulation wells to accurately measur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hen anisotropy and heterogeneity are greater than in the artificial aquifer used for thes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