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36篇 |
免费 | 1075篇 |
国内免费 | 43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35篇 |
废物处理 | 807篇 |
环保管理 | 973篇 |
综合类 | 7001篇 |
基础理论 | 2444篇 |
环境理论 | 6篇 |
污染及防治 | 4804篇 |
评价与监测 | 473篇 |
社会与环境 | 434篇 |
灾害及防治 | 5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321篇 |
2022年 | 676篇 |
2021年 | 513篇 |
2020年 | 424篇 |
2019年 | 405篇 |
2018年 | 498篇 |
2017年 | 580篇 |
2016年 | 707篇 |
2015年 | 900篇 |
2014年 | 981篇 |
2013年 | 1292篇 |
2012年 | 1034篇 |
2011年 | 1199篇 |
2010年 | 864篇 |
2009年 | 850篇 |
2008年 | 894篇 |
2007年 | 697篇 |
2006年 | 659篇 |
2005年 | 485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439篇 |
2002年 | 385篇 |
2001年 | 314篇 |
2000年 | 342篇 |
1999年 | 399篇 |
1998年 | 328篇 |
1997年 | 311篇 |
1996年 | 295篇 |
1995年 | 260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542.
改进的TLI指数法及其在巢湖营养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巢湖2000—2008年的监测数据运用SPSS做统计分析,得出叶绿素a与总氮、总磷和透明度的相关系数。通过得出的权重结果,分析出与26个湖泊的差异性,构建了改进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方法,并提出评价的4个步骤。以巢湖为例,运用该方法对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且对巢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做了年际和年内变化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各营养物指标的相关关系在近30年有了较大变化,巢湖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日益严重,已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543.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实现短程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温条件下(20~25℃),以模拟的人工配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初期挂膜的基础上,笔者运用两种不同的挂膜方式即重新加入新泥和不加新泥而加大进水COD浓度来实现生物膜的快速启动。实验表明,2种挂膜启动通过14 d的培养与富集,NH4+-N与COD的处理效果都能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将剩余污泥排尽后,采用第1种挂膜方式的反应器通过连续间歇曝气,达到了比较好的短程硝化效果。调整溶解氧,并且通过先下降后上升曝气量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亚氮的出水。最终在DO为3.6 mg/L时,亚氮的积累率能达到平均74%左右,达到了比较好的亚硝化效果。而第2种挂膜方式培养的生物膜则以好氧反硝化菌为主,去除的氨氮由同化作用和培养的好氧反硝化菌去除,以后者为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为了实现短程硝化,第1种挂膜方式比第2种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硝化菌种的生长和亚氮的积累,而第2种方式则有利于培养好氧反硝化菌。 相似文献
544.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厨余等有机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在产生源头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研制了好氧堆肥设备,由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冷凝水收集和回灌装置,以及与该生物堆肥设备配套的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自控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几部分构成。自控系统由氧气、温度、湿度三路传感器以及2个控制器构成,并与加热装置、通风装置连接,能满足物料加热、供氧和散热的要求。本研究通过为期30 d的试运行实验表明,物料快速升温并稳定保持在高温阶段(50~60℃),物料中的氧气浓度保持在14%~16%范围内。在堆肥实验结束时,物料的含水率降至36.4%,有机质含量降至49%,另外,通过好氧速率指标也可判定物料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545.
在SBR中利用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污泥颗粒进行模拟氯苯废水处理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球形红细菌污泥颗粒处理模拟氯苯废水的SBR系统是可行的,其降解氯苯过程符合Monod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当进水氯苯浓度在125~187.5 mg/L变化时,处理效率都能稳定在90.5%~95.6%之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6 h、DO 4.75~5.0 mg/L、沉淀时间1.5 h、污泥颗粒浓度4 000~6 000 mg/L。在污泥颗粒浓度4 000 mg/L、DO 5.0 mg/L、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当进水COD为748.1 mg/L、氯苯浓度100 mg/L时,COD的去除率达90.9%,处理后出水COD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46.
547.
548.
549.
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土壤流失时间分布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坡面土壤流失以耕地砂砾化面蚀和有部分植物覆盖坡面的鳞片状面蚀为主,该地土壤流失研究结果表明,由以上两类面蚀导致的土壤流失量月分布与月降雨量的分布基本趋势一致,二者呈现较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地面坡度>30°的裸地土壤流失量达5000t/km3·a以上,覆盖度≥0.70的林地土壤流失量<500t/km2·a,该流域土壤流失量为1544.14t/km2·a,产沙量为694.86t/km2·a 相似文献
550.
Aioub Ahmed A. A. Zuo Yayun Li Yankai Qie Xingtao Zhang Xianxia Essmat Nariman Wu Wenjun Hu Zhaono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21,28(5):5101-511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ypermethrin (CYP) is a toxic manmade chemical compound belonging to pyrethroid insecticides contaminating the environment. Plantago major (PM) h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