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了乡村绿色住区污水就地处置技术的可行性,结合西北黄土高原乡村绿色住区示范区建设,设计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乡村聚居区污水就地处置回用的工艺型式.  相似文献   
12.
现有气旋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旋流强度衰减程度过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分离性能的提升,基于此,分析了二次旋流强化作用对气旋浮罐内旋流强度和分离性能的影响特性;借助CFD数值模拟方法和响应曲面法等手段对基于二次旋流强化气旋浮罐主要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比分析了常规气旋浮罐和二次旋流强化气旋浮罐的内部流场和油水分离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旋流强化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旋流强度,加速“油滴-微气泡黏附体”向旋流中心汇聚,优化后的气旋浮罐油水分离效率提高至94.5%,较常规单级气旋浮罐提高了10%;二次旋流强化结构是提升气旋浮分离过程中旋流强度和提高气旋浮装置分离性能的有效途径。以上结果可进一步推动气旋浮装置性能的优化和结构创新,可丰富完善该技术设计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天气实况资料、能源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能源结构的演变,讨论了我国申请排污许可证企业主要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空间分布,揭示了2020年1月下旬—2月中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的2次大气重度污染过程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全国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中,73%的VOCs排放企业、62%的NOx排放企业、48%的颗粒物排放企业聚集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密集的排放源为重污染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污染物和前体物;气象条件对2次典型大气重度污染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1月25—28日)是高压主导型的污染过程,高压抑制了污染物水平扩散,同时大气低层有逆温,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扩散;第二次(2月9—13日)是低压前部型污染过程,由于地面伴有弱低压,并有较强逆温,抑制了污染物扩散;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浓度的影响基本只有5~10 h,对2次重度污染过程的影响有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任重道远,提出科学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研发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采取可持续的措施与行动,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等是真正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铁碳微电解处理染料污水的影响因素筛选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铁碳微电解处理染料废水中CODCr去除率,将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废水处理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铁碳比(体积比)、反应时间和曝气量是影响铁碳微电解处理染料废水CODCr去除率的3个关键性因素. 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三维响应面分析表明,铁碳微电解处理染料废水对CODCr去除率的最优化操作条件是铁碳比为3∶2、反应时间为120 min、曝气量为40 L/min. 在该优化条件下,当ρ(CODCr)在1 000~10 000 mg/L之间变化时,CODCr去除率的试验结果均落在模型预测结果的95%置信区间(75.5%~83.3%)内,说明模型能对铁碳微电解处理结果进行良好的预测,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污泥曝气法降解前后COD差值的方法,进行了BOD快速检测的研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其适宜检测条件为:降解时间180 min;污泥量5 mL/100 mL;pH值7.0;温度25℃。模拟废水检测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5次测定的相对偏差小于6.5%,在BOD浓度为0~500 mg/L范围内,微生物降解前后COD差值与BOD5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8。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微生物降解前后COD值,实现快速BOD检测的目的,同时,也可实现COD和BOD一体化检测,这将是今后COD和BOD检测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加庆  于瑞莲  郑建山 《环境化学》2011,30(6):1091-1095
以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的脱水干化污泥作为有机肥种植马尼拉草,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污泥直接施用对马尼拉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重金属在马尼拉草-土壤间的迁移转化和积累情况.结果表明,污泥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的标准(GB/T23486—2009);施用适量污泥可促进马...  相似文献   
17.
流化催化裂化中DeSOx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三个系列的DeSOx催化剂:铜类催化剂、铈类催化剂、铜铈类催化剂。模拟流化催化裂化(FCC)条件,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水热处理、反应温度、体系中氧气浓度为SOx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吸附SOx后的再生性能,同时将合成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INTERCAT公司的DeSOx催化剂)的DeSOx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 反应温度5的升高,催化剂的SOx吸附容量出现一极大值;水  相似文献   
18.
膜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含油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其一般的处理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处理含油废水的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反渗透及膜法联合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对膜污染与预防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膜法联合处理工艺是今后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方向,而研制抗污染、净化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新型功能有机高分子过滤吸附材料也是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A series of large pilot constructed wetland (CW) systems were constructed near the confluence of an urban stream to a larger fiver in Xi'an, a northwestern megacity in China, for treating polluted stream water before it entered the receiving water body. Each CW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flow cells with local gravel, sand or slag as substrates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Typha orientalis as plants. During a one-year operation with an average surface loading of 0.053 m3/(m2.day), the overall COD, BOD, NH3-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removals were 72.7% ~ 4.5%, 93.4% + 2.1%, 54.0% + 6.3%, 53.9% ~ 6.0% and 69.4% :t: 4.6%, respectively, which brought about an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he fiver water quality. Surface-flow cells showed better NH3-N removal than their TN removal while subsurface-flow cells showed better TN removal than their NH3-N removal. Using local slag as the substrate, the organic and phosphorus removal could be much improved. Seasonal variation was also found in the removal of all the pollutants and autumn seemed to be the best season for pollutant removal due to the moderate water temperature and well grown plants in the CWs.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物滞留池在一定淹没区高度条件下同时添加碳源对P的去除效果波动较大问题,开展了生物滞留池填料改良方法的研究。通过构建3根模拟实验柱,分别填充传统填料、普通生物炭改良填料和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分析了不同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在不同淹没区高度和不同落干期条件下对${\rm{PO}}_4^{3-} $-P的去除效果;同时,探讨了生物炭对生物滞留池填料的改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区高度为300 mm的条件下,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对于${\rm{PO}}_4^{3-} $-P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接近90%,而普通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对${\rm{PO}}_4^{3-} $-P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低于60%;同时,在不同落干期条件下,所有实验柱均未发生${\rm{PO}}_4^{3-} $-P淋出现象。铁改性生物炭改良填料生物滞留池在设有一定高度淹没区条件下对雨水径流中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对不同落干期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