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1篇 |
免费 | 187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1篇 |
废物处理 | 38篇 |
环保管理 | 190篇 |
综合类 | 1379篇 |
基础理论 | 164篇 |
污染及防治 | 169篇 |
评价与监测 | 104篇 |
社会与环境 | 170篇 |
灾害及防治 | 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87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185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27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处理腌制酸菜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酸菜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效果,并优化了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酸菜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pH值电流密度Fe2+用量活性炭用量极板间距电解质Na2SO4用量电解温度;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电解方式对酸菜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处理酸菜废水时产生的H2O2量、电流效率、溶液中Fe2+浓度以及废水的COD去除率均高于传统单电极-电Fenton法,并分析了反应机理。三维双阴极-电Fenton法用于腌制酸菜废水处理切实可行、效果明显,为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RCGIS的安徽省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建立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能够使人们快速响应地震,快速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本文介绍了利用GIS技术计算地震的影响范围,对地震造成的灾害进行评估,同时给出相应的救援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04.
随着人类活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干扰范围不断扩大,闸、堰及堤防等水利工程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控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生态放水是塔里木河特有的一种水资源调配和生态恢复手段,其运行机制需要以生态控制区域水资源运移及空间分布为依据。论文选取塔里木河中游灿木里克生态闸为研究区,利用区域气象、水文及高分辨率地形数据,实现了生态洪水漫溢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拟,并通过统计回归分析得到淹没时间与淹没面积、生态放水量与淹没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将GIS与现代水文学相结合,建立塔里木河干流小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生态闸的洪水漫溢过程是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淹没范围在空间分布和面积上都实现了较好的拟合,为合理调配生态区域内水资源及制定科学的生态闸运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以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构建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ECCI),以分县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了我国县域尺度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状况。结果表明:①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以生态赤字区为主,生态盈余区和生态平衡区为辅。不足1/5的人口分布在约2/3表现为生态平衡或盈余的国土面积上,而4/5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不足1/3表现为生态赤字的国土面积上;②中国分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呈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大体由东南到西北呈现从严重超载到富富有余的分布态势。中国生态承载力供需已严重失衡,且人口密度大、 流动人口迁入较为集中的沿海城市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空间生态不平衡性将更加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需引起足够关注。从流域关系来看,应妥善处理上中下游间的关系,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摆在重要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8.
109.
黄土高原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研究——以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了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2000年和2007年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结果表明:马莲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方面近8 a发生了重要变化:①建设用地、水域、中高盖度草地以及林地面积增加,低盖度草地、耕地等面积减少,其中超过50%的低盖度草地补充为中高盖度草地;②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在减小,说明斑块破碎化程度减小,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化,生态功能逐渐增强;③土壤侵蚀总量减小12 506.76 t,水土流失明显减弱,其变化原因与当地植被恢复、人类活动、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世行项目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0.
使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极度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其中部的太湖流域和浙江中西部,占整个研究区的20.10%;轻度和中度脆弱区遍布于整个研究区,占55.25%;微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北部和浙江东部,占24.65%. 总体来看,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属轻度和中度脆弱. 影响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自然因素有≥35 ℃日数、旱涝分布、海拔高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累加值、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人为因素有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化肥施用强度、土地利用变化、“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人口密度和GDP. 极度和重度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大、资源匮乏、污染强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和生物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