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为:“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于此定义,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以保护思想为基础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硝酸盐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人类的食品与饮水中均含有微量的硝酸盐。但在某些情况下,食品中硝酸盐的含量会激增,存在于食品中过量的硝酸盐在一系列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过量是引发人中毒、致癌、死亡的原因之一,所以食品中亚硝酸盐过量存在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界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4.
余夫 《环境教育》2005,(6):12-13
避役是一类行为奇特的爬行动物,头上长角,身上有“刺”,人们常常把它当作“怪物”。它们的身体左右侧扁而短。头部较大,在头顶上有冠状或像盔甲一样的皮褶,有的种类在鼻吻的端部生有2~3只角。在它们的腹部和背部都披有并排的颗粒状的装饰鳞。由于避役主要在树上生活,长期攀爬,  相似文献   
5.
题记: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历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即渔猎文明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对自然界没有实质性破坏和威胁,并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原始的文明意识,此间历时百万年。随着农业的诞生,特别是铁器生产工具的出现,人们从被动适应自然过渡到主动适应自然,并出现了农业文明,此间历时万余年。  相似文献   
7.
环境责任理论的背景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客观地必然地与大自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开始人类为了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不得不为改善生存环境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却在无意识中破坏了自然界自身早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工业化以来,人类利用手中的权利挥霍着地球有限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捕捞、放牧、砍伐,原来的绿洲变成荒漠,水不再清、天不再蓝,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整个生境系统。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的基因有千万种,哪类基因最为常见和最为丰富?南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圣迭戈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对大量基因组进行成功解码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有“自私DNA(脱氧核糖核酸)”之称的转座子。  相似文献   
9.
公正 《世界环境》2009,(2):11-11
垃圾似乎是工业文明的一个衍生产品,自然界原本是没有垃圾这个概念的。各种残余物,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是食物链上的一环,自成体系。工业化以后,垃圾才逐渐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个越来越大的问题。比如最近,江苏盐城的一个化工厂偷偷排污,造成整个城市停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排放的就属于工业垃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卫生厕所是把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粪便安全用于农业,使排泄物的养分进入自然界再循环.在滇池沿湖推广生态卫厕将有效预防污染,并使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