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安全科学   40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237篇
综合类   1164篇
基础理论   49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7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253篇
灾害及防治   25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5篇
  1975年   12篇
  1973年   18篇
  1972年   16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景区承载力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现有景区承载力估算模型以景区由“均质的可游览空间”构成为假设前提,通过面积和游客单位游览面积进行景区承载力的估算,未涉及游客进入景区游览行为的动态性。由于游客不能瞬时填满整个景区,景区承载力具有时空特性,故建立景区动态承载力计算的概念模型,并构建以停留区、通道以及出入口等要素为空间实体的网络结构逻辑模型,从而提出基于网络结构的景区动态承载力估算方法,选取南京总统府景区作为实验区域,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将地理信息科学应用于旅游管理,有利于确定景区承载力的具体量化水平,使景区管理分时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春季巢湖和太湖水体中胞内微囊藻毒素(IMCs)动态变化时空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于2019年3—5月对两湖不同湖区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巢湖和太湖的IMCs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IMCs浓度逐月增加,在富营养化水平高的湖区明显高于富营养水平低的湖区;两湖IMCs的异构体均以IMC-LR为主,占比分别为65.10%和58.10%;3—5月两湖IMCs浓度差异明显,巢湖月均IMCs浓度(0.077、0.238、0.632 μg/L)明显高于太湖(0.021、0.031、0.166 μg/L),单位生物量IMCs及其异构体LR的毒性(IMCs/Chla和IMC-LR/Chla)也明显高于太湖。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TN/TP是影响IMCs浓度和单位生物量IMCs毒性的关键环境因子,同时产毒藻的丰度和产毒能力也可能是造成此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应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规划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港口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为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针对某大型铁路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弃渣以及建设过程中建材短缺的问题,以其典型段为例,对沿线弃渣的数量、性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针对性规划,给出了具体的隧道弃渣利用方向和调配规划。结果表明,该段隧道产生的弃渣绝大部分都可符合相关工程的利用要求,在对典型段隧道所产生的弃渣经过合理规划后,该段弃渣的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00%。在国内目前常规的隧道弃渣利用方式基础上,针对铁路工程,基于工程建筑材料、地方产业对隧道弃渣资源化利用进行统筹分析,提出了以隧道利用为主、其他工程利用为辅,兼顾地方产业利用的多层级隧道弃渣利用模式。本研究可为保障该大型铁路绿色环保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Inclusively delive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remains challenging, particularly in urban areas, where some of the most pressing concerns exist.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ve SDG agenda, new methods are required to overcome current deficits in engagement around inclusion and equitable outcomes. Evaluating against theories of governance and inclusion, we test a mixture of digital and physical creative methods abilities to deliver co-designed solutions that influence mobility and road safety planning outcomes in East African cities. Greater inclusion led to improved interactions of citizens with decision make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practical solutions, delivering some elements of transformation. Risks include creative methods being used to co-opt communities to official agendas, and institutional planning norms needing to adapt to respond to a wider range of stakeholders. Overall, where risks are mitigated, we recommend that using Creative Methods could localise SDG delivery, ensuring more equitable and effective outcomes from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vestments.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10.1007/s13280-020-01436-3)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06.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fin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ctions to address societal challenges through harnessing ecological processes, yet knowledge gaps exist regarding approaches to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NB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f how planning NBS can be conceptualized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We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 NBS by merging insights from literature and a case study in the Lahn river landscape, Germany. Our framework relates to three key criteria that define NBS, and consists of six steps of planning: Co-define setting, Understand challenges, Create visions and scenarios, Assess potential impacts, Develop solution strategies, and Realize and monitor. Its implementation is guided by five principles, namely Place-specificity, Evidence base, Integration, Equity, and Transdisciplinarity. Drawing on the empirical insights from the case study, we suggest suitable methods and a checklist of supportive procedures for applying the framework in practice. Taken together, our framework can facilitate planning NBS and provides further steps towards mainstreaming.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10.1007/s13280-020-01365-1)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07.
为同步实现吸附脱氨和微尺寸沸石回收,将沸石与动态膜技术耦合联用,构建了一种复合沸石-动态膜系统,并考察其脱氨和沸石回收效果。在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10 mg·L−1条件下,投加10 g·L−1沸石可有效实现氨氮的去除,去除率为67%。吸附动力学和等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得到的最大氨氮吸附量为4.12 mg·g −1。按照1:1的质量比投加沸石与硅藻土,在投加量均为1 g·L−1,流量为40 mL·min−1,支撑膜孔径38 μm下可快速形成动态膜,出水浊度稳定在1 NTU以下,氨氮去除率可达到56%,在脱氨的同时能够实现沸石的有效回收。该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沸石动态膜系统同步吸附脱氨和吸附材料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针对经典除尘效率未考虑诸多随机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效率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其可靠性。通过该模型分析了粒径大小、电场气流速度、电晕电压、两极间距、粒子浓度等因素对收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于Monte-Carlo方法的仿真结果精度更高,能有效预测静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对于改进静电除尘器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在新时代的积极响应,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和提升成为必然要求。在介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要求决定了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转型。从工作理念、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整体综合理念滞后、理论基础体系欠缺、技术支撑相对薄弱、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方面。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主要策略包括强化系统思维、提升理论体系、加强技术支撑、完善机制建设等内容,以期为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