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10篇
  免费   1539篇
  国内免费   1440篇
安全科学   16066篇
废物处理   440篇
环保管理   8779篇
综合类   25445篇
基础理论   2001篇
污染及防治   1005篇
评价与监测   1451篇
社会与环境   1435篇
灾害及防治   567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867篇
  2022年   820篇
  2021年   1179篇
  2020年   930篇
  2019年   936篇
  2018年   694篇
  2017年   835篇
  2016年   1189篇
  2015年   1607篇
  2014年   4023篇
  2013年   2688篇
  2012年   3281篇
  2011年   3135篇
  2010年   2472篇
  2009年   2765篇
  2008年   3029篇
  2007年   2725篇
  2006年   2499篇
  2005年   2631篇
  2004年   2811篇
  2003年   2894篇
  2002年   2029篇
  2001年   1632篇
  2000年   1411篇
  1999年   1129篇
  1998年   1094篇
  1997年   993篇
  1996年   923篇
  1995年   855篇
  1994年   667篇
  1993年   439篇
  1992年   446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439篇
  1989年   48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环境行政诉讼的出路。  相似文献   
22.
近日从报上读到一则消息.讲的是某单位为了搞好安全,组织一次安全培训考试,结果令人扼腕的是,3000份答卷只有几种笔迹。  相似文献   
23.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
本文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论述了ISO14000系列标准在我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并阐明了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进而论述了企业实施EMS的成效。  相似文献   
25.
26.
李舟 《环境保护》2007,(10):55-57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已达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出境旅游者达3100万人次.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正努力向世界旅游强国目标迈进,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繁荣兴旺;同时,中国旅游产业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相似文献   
27.
泉州市公路局下辖9个公路分局及路政管理分局、石砻收费站、工程处、筑路机械厂等12个科级单位和5个通行费征收所(站),全局干部职工2500多人,担负着辖区内近2000公里主干线公路的养护、路政管理、通行费征收和公路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8.
12月13日,由1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1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的亚洲环境执法论坛在北京市开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Granta Y.Nakayama,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ACECN)执委会主席Supat Wangwongwatan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29.
《环境》2007,(5):3
1963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山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专长为复杂水体环境模拟、流域环境信息系统当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0.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将可能给地球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的行为深受意识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意识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上海、香港两个地区来分析公民对环境的关注度、公民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以及公民对政府环境工作的看法和评价,研究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反应的区域差异,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香港两地公民在很多环境闷题上具有共识。但是。在对手环境状况好转的期待值、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对人为因素主导力量的认识、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对于环境教育内容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