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2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安全科学   2911篇
废物处理   226篇
环保管理   2092篇
综合类   5199篇
基础理论   272篇
污染及防治   132篇
评价与监测   119篇
社会与环境   687篇
灾害及防治   16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1147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1129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721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刘丛 《环境与发展》2020,(2):183-184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落实,使我国的环保措施及标准有了越来越规范的准则。可从实际工作情况看,监测机构监测水平较低、设备滞后、监督不严格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以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产生的作用入手,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32.
肖磊 《环境与发展》2020,(2):216-2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对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与效率、高效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当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出发,分析了新常态下的环境局势,并给出了几点新常态背景下高效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措施,以期能够改进环境监察执法现状,促进环境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633.
在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化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实践背景之下,"互联网+"智慧环保发展时代的悄然来临,使得对"互联网+"智慧环保多元感知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工作,逐步被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展开了简要的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634.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3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已造成全球大流行,是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开始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环境温湿度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已有若干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环境温湿度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关系.本文通过总结相关主要研究,总结目前研究的进展及有待完善之处,为今后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36.
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空间关联性及其外溢效应对于海水养殖业的有效协调和区域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估算沿海各省(自治区)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相关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渔业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2006—2016年中国大陆沿海9个省(自治区)的碳汇渔业资源清查数据,在检验和比较省域空间渔业碳汇总量相关性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渔业碳汇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渔业碳汇量也存在明显差异。②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为"V"型的波动变化特征,渔业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显著的空间相关性。③海水养殖渔业碳汇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通过随机效应的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渔业产值、劳动力投入的直接效应为正,而渔业受灾面积和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渔业产值在各省域间存在竞争与依存关系,海水养殖业劳动力投入和渔业技术推广的项目经费投入在各省域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中国沿海各省份在发挥海洋水产养殖业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域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3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就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②SEM建模分析发现,农村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各构成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40,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之间呈现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8(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0.65(农户居住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和0.54(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软环境方面,乡村文化活动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16;硬环境方面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与软环境方面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环境卫生状况乡村文体活动)和0.31(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文体活动)。研究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乡村空间重构、组织重建、产业重塑,有效推动乡村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当“软硬兼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和丰富文体活动为重点,并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和居住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63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现提出如下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强监管、严执法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系统推进,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短板漏洞和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层级各单位各环节责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39.
安全文化     
安全,需要久久为功,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生产工作显然难以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多数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安全文化建设,其中一部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成功,也有不少企业安全文化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为了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和《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7〕3号)的相关要求,本期特策划“安全文化”专题。  相似文献   
640.
吴迪 《中国安防》2020,(4):81-86
安防产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给人看——解决"看得清"的问题,产业以PQ(Picture Quality图像质量)拉动,2018年之前处于此阶段,帮人看——解决"看得懂"的问题,产业以PQ+AI双轮驱动,目前处于此阶段,给机器看——完全释放人力,产业以AI+APP(Application应用)场景化带动,预计2020年以后进入此阶段。低照技术是PQ时代的核心产物,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也正在为AI时代的全面到来提供优质的图像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