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13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83篇 |
废物处理 | 250篇 |
环保管理 | 1221篇 |
综合类 | 2466篇 |
基础理论 | 122篇 |
污染及防治 | 89篇 |
评价与监测 | 75篇 |
社会与环境 | 330篇 |
灾害及防治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70篇 |
2014年 | 504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443篇 |
2011年 | 386篇 |
2010年 | 320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376篇 |
2007年 | 288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99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刘少宁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4-6
最近美国离境外包经济发展很快,并引发继第一次产业革命(即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即服务业超过制造业)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进而美国大批制造业向国外转移。这对我国承接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是重大机遇,但同时也会遇到污染、能源转移的问题。建议我国抓住机遇,保持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迅速发展制造业,同时积极应对环境影响,分类管理,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862.
全国环保及相关产业调查办公室 《中国环保产业》2005,(3):4-4
为掌握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2月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4]151号)和《关于印发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环发[2005]16号)。 相似文献
863.
本文以政府经济作用为基点,从环境保护产业的特征出发,对政府在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4.
865.
通过介绍“十一五”期间加快进行我国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性,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措施及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866.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模式,从法律、政策、市场和技术层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7.
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太阳雨从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领军企业,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销售企业,年产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首家突破百万台,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六年保持行业出口第一。 相似文献
868.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69.
870.
考察了手性农药2,4-滴丙酸甲酯(DCPPM)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通过驯化、培养分离了1株对其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DP,并且运用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了DCPPM在降解过程中的对映体分数(EF),评价了DCPPM在水相中的对映体选择性生物降解.研究表明在菌株DP接种过的介质中,2个对映异构体均被迅速降解,但是R型DCPPM的逸散速度明显快于相对应的S型;EF值发生了显著的偏离,从一开始的0.5变化到最后的1.证实了该菌种对DCPPM的降解存在着对映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