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常温下生活污水短程硝化难以实现且稳定性差的难题,探究了生物电化学措施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中NO2-N的累积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SBBR施加生物电化学措施后,通过调控外加电极电势可实现其中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发生及强化,且不同的外加阳极电势会显著影响系统中NH4+-N的转化效果、氧化产物类型及菌群结构。随着外加阳极电势由0.00增至0.50 V,SBBR中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强度逐步提高,系统的NH4+-N氧化效率(AOE)与NO2-N累积效率(NiAE)分别增至(97.07±1.20)%和(92.79±2.12)%;当外加阳极电势≥0.80 V后,SBBR中NH4+-N的氧化产物因工作电极上的析氧反应转而以NO3-N为主,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强度因电势不断升高而受到抑制,系统的AOE随之恶化。将外加阳极电势恒定为0.50 V,生物电化学强化型SBBR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时可取得理想的NH4+-N转化效率(AOE=(99.33±0.11)%)与较高水平的亚硝酸盐累积量(NiAE=(88.08±2.07)%),此时系统中的电极氨氧化作用可得到较大程度的强化,其电活性生物膜中的优势菌属包括Nitrosomonas(33.54%)、Geobacter(15.24%)和Empodebacter(16.88%),三者在NH4+-N厌氧氧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解强化-三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深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盐.探究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测定了填料对磷的吸附贡献及其磷的形态,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基质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 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0 m3·(m2·d)-1时,电解系统对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不断重视和快速发展,环保部门的固定资产在逐年增加,因此需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更好的改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整合才能得以确保。目前需要重视的是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率。文章将以环保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内部与外部的管理不够严格,管理机构中缺少专业人才等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常州市国家大气自动监测站(国控站)细颗粒物(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通过1 km×1 km的多角度大气校正算法(MAIAC)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等相关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PM_(2.5)估算反演,考虑变异函数和最优分割模型等统计学模型,开展国控站PM_(2.5)监测代表范围的评价。结果表明:(1)估算反演的PM_(2.5)浓度空间分布显示,常州市区东部区域浓度相对较高,西南部区域浓度相对较低;(2)变异函数分析中,PM_(2.5)浓度在5 km范围内具有相对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超过5 km范围后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差异性增大到最大;(3)最优分割法分析中,常州市各个国控站PM_(2.5)监测均存在各自的代表范围,2019年的代表范围为3~5 km,其中“经开区”站点范围最大(5 km),“市监测站”和“武进监测站”站点范围最小(均为3 km),且逐年分析显示,各个站点PM_(2.5)监测的代表范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创新作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视角,通过采集长三角绿色技术专利合作及绿色技术转移数据,运用Gephi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1)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发育程度较低,大量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网络中较边缘化;(2)绿色技术创新依赖创新主体间知识互动,地理邻近促进了创新合作行为的产生和知识的扩散;(3)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强-强联系\"与\"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绿色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呈现\"一超多强\"的多中心格局,绿色技术转让网络呈现单中心格局;(4)区域一体化下,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兼具邻近性和等级性特征,不同类型城市参与创新网络应有差异;进而,提出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优化策略.创新点在于:建立了区域一体化与技术创新网络的关联,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强调了地理邻近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自行设计、加工一套阀门内漏模拟试验装置,通过对不同尺寸阀门的模拟检测和数据分析,找出阀门发生内漏时的最佳检测位置,并发现阀门内漏时的声发射信号与系统压力、阀门尺寸之间的关系,保证了石化企业阀门内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化工厂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的监测及统计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污染来源,揭示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严重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污染最高超标250倍。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多环芳烃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域土壤存在严重有机污染,其中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化工厂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的监测及统计分析,结合现场实际分析了污染来源,揭示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严重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污染最高超标250倍。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多环芳烃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域土壤存在严重有机污染,其中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溶解态、胶体态及颗粒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物的形态对颗粒粒径和有效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溶解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小,胶体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次之,颗粒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大;有效密度规律则相反.此外,颗粒的平均粒径、平均有效密度沿床层高度的变化有不同分布,即自我造粒流化床底部形成的颗粒有效密度最大,但同种原水水质条件下颗粒粒径没有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分流比对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养猪废水,开展了不同分流比条件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分流比对系统中脱氮微生物数量及氧化还原电位(ORP)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流比对土壤渗滤系统的脱氮效果影响较大,而对COD、TSS和TP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当水力负荷(HLR)为0.01m3·m-2·d-1且分流比为1∶2时,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达80.20%,而对其他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分流比可影响土壤渗滤系统中脱氮微生物的数量,分流比的增大可促进系统中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增加,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另外,分流比还可影响系统填料层中ORP的变化.因此,根据系统进水水质选择合适的分流比,是强化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