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法理论变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环境法理论也随之发生着变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环境法理论的变革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生态文明的法律观。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概念设计是设计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概念设计阶段将完成从功能到功能原理解的映射过程,包含了设计中的大部分重要决策问题.在把用户需求转化为总功能后,要对总功能进行zigzagging分解,直到不能分解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用设计目录方法对子功能求解,获得相应的功能原理解,最后进行综合获得概念设计原理方案.文中在这个过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计算机的概念设计模型、设计目录方法和概念设计过程模型,为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06,(8A):F0002-F0002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经济、环境监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学术著作、应用技术和环境文化、环境教材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普读物、工具书、画册等。  相似文献   
4.
方堃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0):64-67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状况的统计入手,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和环境法制建设的特点。但是,环境问题在我国仍然非常严峻,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仍然有诸多的缺陷,而且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基于此,文章从六个方面对新世纪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进行了冷静地分析与思考,并因此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董文茂 《环境》2006,(7):18-21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这一结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除受工业化快速发展影响外,我国现行的环保政策也是一大要因。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也在呼吁构建环境保护新机制,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督促企业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或服务价格,实现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社会成本企业化。  相似文献   
6.
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经济法专业毕业典礼上,已故的我国著名法学家张国华教授对我们说过:"作为最高学府法律专业的学生,如果你们一生能够参与制定一部国家法律,就没有辜负国家和北大对你们的培养!"多少年来,这句毕业寄语一直萦绕心头,言犹在耳.只有去思考,去实践,去奋斗,才能领悟到它的深邃、艰辛和厚重.有人说,人生苦短.2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是人生中的几分之一.与我一起毕业的同窗学友,如今大都相继离法而去,但我至今无怨无悔.一个人可以失去地位、金钱和享乐,但不能失去追求.只要能够顺应时代、融入社会,做一点想做而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十分难得和幸运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保障行政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劳动保障案件中,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工伤保险案件,涉及工伤的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发放等诸多方面。本文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与江苏省劳动保障厅一起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审理的调研报告》,这里只选登了有关工伤保险部分的内容。该部分系统性地总结了工伤认定的原则及工伤案件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法学理论的分析应用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对社会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作了较好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唯以此"善"为念立法,一秉善意以遵行所担负之环境义务,则天下之公器——"国际环境法"立矣。唯以此"善"为念立世,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则安生可得,幸福可享!本文的思考得益于我国著名国际环境法学家林灿铃教授的九字箴言——"存善念、吐善言、施善行",并借鉴吸收了相关理念与观点。唯以此"善"为念立法,一秉善意以遵行所担负之环境义务,则天下之公器——"国际环境法"立矣。唯以此"善"为念立世,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则安生可得,幸福可享!  相似文献   
9.
从证据法学概念的角度浅析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的证据范畴,根据其所属范畴的证据要求,归纳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的证据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了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违法性继承理论源于日本的行政法,经历了由早期完全否定违法性继承到后来逐渐承认的转变过程,形成了目前的不继承原则、例外继承的基本适用规则。该理论是法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涉到法律行为中的先行行为与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还关涉到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之间的关系,是贯穿于法律施行各环节的重要理论支撑,因此有必要将该理论纳入法学范畴进行讨论,重构其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违法性继承的适用范围、原则以及继承模式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本身及我国的法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