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5月31日早晨9点不到,记者跟随黄浦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同志们来到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南区项目工地。作为黄浦区2013年”安全生产月”开幕式三项活动的第一个地点.工地项目部为”打响第一炮”足足做了一个月的准备。记者到现场时.天正下雨,雨势虽不大但细密.不打伞站在雨中,过不了多久发梢肩头就湿透了。但雨水没有浇熄现场工友们的热情,工地正中大大的“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横幅下便是“安全带演示区”.十多名工友正在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进行登高作业。不远处的“消防演示区”里,一名工友拿着手提式灭火器.对准铁桶里燃烧的火焰一阵猛喷,火焰瞬间就被扑灭了。  相似文献   

2.
1998年9月21日,在河南许昌市建安公司承建的许昌市火力发电厂住宅楼的工地上显得格外繁忙。下午5时,各自忙手中活儿的工友们突然听到“哗啦———轰隆”一声巨响,他们循着响声望去,发现原来悬挂在四楼进行外粉刷的吊脚手架及在上面施工的工友都不见了。“出事...  相似文献   

3.
3月16日上午,福建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卢展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更加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公共聚集地安全防范工作,强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他指出,今年春节长乐市发生的酒吧火灾,去年霞浦发生的工地升降机坠落事故,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同理,班组和谐,百事顺达,是安全生产的根基。时下,不少企业班组都建立了"四必访"制度,即班组工友生病住院必访;工友婚丧大事必访;工友家庭遭遇灾害及突发事故必访;工友家庭不睦情绪低落必访。工作中,班组职工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支持,这都是班组和谐的最佳表现,不仅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工作和  相似文献   

5.
抽血、量血压、测心电图……10月18日上午,石家庄休门街与民生路交叉口附近的休门三期拆迁改造工地的临时会议室里异常忙碌,休门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休门街道总工会、休门妇联、休门计生办及休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到工地,现场为辖区工地百余农民工进行了免费体检,并开展常见病的用药指导等  相似文献   

6.
一日,某工地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两名农民工不慎从脚手架上坠落,酿成一死一伤惨祸。死者当即停止呼吸,伤者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工友们一边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安置死者救护伤员,一边纷纷寻找电话告急求助。因工地远在荒郊,好不容易在一家村办企业里找到直拨电话。一位人称“老大哥”的中年汉子急切上前拨打市急救中心,好半天总算打通了,当他正要报告伤情、请求快速救护时,电话听筒里先是传来一阵轻音乐,  相似文献   

7.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双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职业健康教育多采取单向模式 ,由教育者用课程、讲座、展览、影片、宣传品派发等方式单向地向受教育者灌输职业安全健康知识。香港工人健康中心是一个由医生、律师、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和职业伤病工友组成的关注职业健康的志愿团体。香港工人健康中心在建造业职业安全健康推广中 ,尝试建立一种双向教育模式。利用香港建造业工地工人习惯的下午茶时间 ,在工地举办茶座 ,组织已退休的职业伤病患者 ,与工地工人交谈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收到良好效果。双向模式教育的尝试香港工人健康中心在建造业职业健康推广中尝试建立一种…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下降76.7%今年春节长假期间,高速公路继续实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大。节日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干线国省道基本畅通,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全国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同比下降76.7%。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花你的抚恤金!打工安全,为你自己。”日前,深圳罗湖区笋岗路和红岭路路口的地铁九号线工地门口,这段颇具个性的安全教育标语引发了微博网友们热转,被大家称为史上最“狠”安全教育广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15日上午10时,在科威特某工地上,中国公民张某,江苏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木工,此时正在场地上指挥同伴吊模,突然间,脚下被地下杂物绊倒,后脑着地不起。现场工友见状,赶忙拾送张某就近到科威特胸腔医院救治。半个月后,张某出院,出院诊断结论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突发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1.
宇子 《劳动保护》2001,(3):20-22
触电1998年7月11日下午4时30分。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 ,某单位新建家属院袁某家施工现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的袁某家新建房 ,开始进入新房装饰的尾声。按照包工头张宏伟的吩咐正在袁某新建房内贴面砖的青年农民雇工张富强 ,忽然听到在一块儿施工的一位工友喊 :“咋没水了?快去接水泵抽水。”在工地上年纪最小、性格腼腆、一直是工友们使唤对象的张富强 ,以为是喊他 ,遂应了一声腔 ,放下手中的面砖 ,从房内出来到袁某房外山墙跟接水泵电线。袁某家新房外山墙跟有一木桩 ,上面钉着一个接有电源的闸刀 ,闸刀距地高度约1米 ,无绝缘外…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市区某线路大修。早上我在办公室忙完公事后.头头叫我到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我拿起安全帽.骑上电动车出了大门。这条线路工作任务重.线路工区的检修人员都出动了.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有的在杆上作业.有的在向上吊瓷瓶.有的在地上拉线.有的……工友们的活计虽多.但有条不紊.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汗珠不时从他们脸上滑落下来。  相似文献   

13.
魂断汽修店     
黎周  冯智 《安防科技》2013,(6):28-30
招牌被烧融,卷闸门严重变形,阁楼的玻璃窗爆裂脱落,门前停放的一辆面包车和一辆厢式货车损毁严重……这是2013年5月24日佛山市南海区一家汽修店过火后的情形。这场发生在黎明时分的火灾,不仅烧毁了店铺,还夺走了9条鲜活的生命,其中有3名男孩。天亮了,着火了当天早晨5时20分许,在工地上班的向先生和6名工友经过佛山市南海区桂澜路与季华七路交界处时,看到路边一间店铺火光冲天,"从窗口可以  相似文献   

14.
"一二·一〇"事故,身边的一个工友走了,才五十岁,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未成家。大家叹息着,憎恨着"违章的恶魔",感叹世事无常,感叹生命的脆弱,感叹一个幸福家庭的  相似文献   

15.
开拓"五入"渠道普及急救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所在公司新锻造车间由省某建筑公司中标承建.在厂房竣工收尾工作中,一位工人不慎被电锯锯到脚,血流如注,伤员不懂得自救,在场的工友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厄不知所措,惊呆一阵后,才有人想起向"120"求救,又不按报警的要领,弄得救护车在偌大的厂区内外来回奔驶.其他人也没有急救的常识,手足无措忙不到要害,血流一直没能止住,其中一位工友还好心地扶伤员坐起来,结果伤口出血更快.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安全行为信息在建筑工人群体中的传染路径与影响效应,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传染理论,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假设,构建以工友不安全行为信息为自变量,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种行为认知因素,以及不安全行为意向为中介变量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信息传染机制理论模型。通过开发测量量表、编制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基于271个有效样本,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方法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工友有意不安全行为和工友不安全沟通行为通过6条传染路径诱发新的不安全行为;相较于工友不安全沟通行为,工友有意不安全行为作为传染源时的传染效应更强;管理者通过控制传染信息源和弱化传染媒介可有效抑制不安全行为信息在建筑工人群体中的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7.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是什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因为矿井下配备了基本的清理设备,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同时矿井内还有通风口和饮水储备,还预先存有罐头、牛奶等应急物资?还是因为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以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本刊邀请了安监部门、企业、媒体等几位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希望能为工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壮大的过程中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波是一位阳光大龄青年。进大山矿工作已有好几个年头。波进矿后被分配到掘进三队.报到后经过培训上岗。队里让他当了一名送饭工,每天班中下井给他所在的班工友送饭。波性格开朗.每次下井送饭都和工友们有说有笑.工友们都喜欢他,和他天南海北拉家常。  相似文献   

19.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是什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因为矿井下配备了基本的清理设备,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同时矿井内还有通风口和饮水储备,还预先存有罐头、牛奶等应急物资?还是因为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以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本刊邀请了安监部门、企业、媒体等几位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希望能为工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壮大的过程中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智利矿工巴斯托斯6个月前,与妻儿刚刚逃过智利里氏8.8级的百年大地震,又因为改行当矿工遇上矿井坍塌,与其他32名工友被困井下。幸运的是,事故发生17天后,他和工友们仍然活着。是什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是因为矿井下配备了基本的清理设备,如手推车、靠电池供电的大型清除设备,同时矿井内还有通风口和饮水储备,还预先存有罐头、牛奶等应急物资?还是因为充足的安全生产投入以及"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本刊邀请了安监部门、企业、媒体等几位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希望能为工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壮大的过程中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