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2014年12月1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第一次能力建设培训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杨志强副厅长以及来自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等4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会.本文为陈亮主任在培训会上的讲话,讲话中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的背景以及次区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对自然资源投资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开展的活动,强调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大家进一步拓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生态服务功能和自然资源投资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自然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1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第一次能力建设培训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杨志强副厅长以及来自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等4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会。本文为陈亮主任在培训会上的讲话,讲话中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的背景以及次区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对自然资源投资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开展的活动,强调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大家进一步拓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生态服务功能和自然资源投资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自然资源管理能力,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1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二期第一次能力建设培训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陈亮主任、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杨志强副厅长以及来自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等单位代表及相关专家等40多人参加本次培训会。陈亮主任在讲话中介绍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项目的背景以及次区域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湄公河委员会是湄公河流域唯一的从事水资源开发管理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但其机构的制度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尤其是2003年订立的《通知、事前磋商和达成协定规程》在老挝沙耶武里水电站、栋沙宏水电站和北本水电站上相继应用后,不仅未能调和成员国在水资源开发问题上的利益分歧与矛盾,且规程本身也引起较大争议。随着湄公河干流水电开发的加速推进,中国参与次区域水资源开发治理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迫切需要加强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促进流域开发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为此,论文主要梳理了湄委会事前磋商机制的制度框架、管理机构及操作流程,在总结三次实践进展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该机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补充注释说明文件、制定受益补偿条款、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完善事前磋商流程等四个方面改进建议。同时探讨了事前磋商机制对中国参与全流域合作的影响及有效应对策略,可为澜湄合作新机制下中国水资源开发合作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湄公河流域的水电开发竞赛已经对流域生态、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湄公河流域错综复杂的"水外交"形势,由我国主导并推动的湄公河流域盐差能开发与合作能缓解上下游国家间的水资源开发争议,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找到战略支点从而顺利推进。应用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价值评判、实证分析和政策定向方法,分析了湄公河流域的盐差能开发与合作对区域脱贫致富、共同发展、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评估了推动盐差能开发合作的国际机制平台、条约制度和国际及区域融资渠道,并认为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我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盐差能开发与合作具有重大价值,能够成为流域未来的合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第四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2015年1月29日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的特别代表、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率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以及云南、广西环保部门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增加次区域自然资本投资为主题.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改进的IPCC延伸法,将资源环境要素引入投资与贸易核算,将经济价值量引入排放因子,将CO2排放量作为环境影响的一个指标,从国家层面估算投资贸易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投资与贸易带来的环境影响,总体利好,各国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美环境法治交流项目背景由美国律师协会筹资,并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共同负责实施的中美环境法治交流项目,旨在通过为中国环保领域的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骨干提供赴美国实习的机会,使其对美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工具和技巧,促进中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促进中美两国环保部门和机构的交流与联系,推动今后更广泛的合作。赴美实习期间,学员们增强了对美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湄公河四国商船通航合作,上湄公河局部航道改善项目由来及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等。  相似文献   

10.
<正>非政府组织(NGOs)在气候治理领导体系的构建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9月,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启动中国气候变化教育项目(图1),该项目推动气候变化教育走进学校课堂,并小额资助中国教师和地方社会组织开展气候变化项目,中国600多所学校的1110名教师接受了该项目气候变化教学方式的培训。2018年11月,包括CANGO在内的32家成员机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面临重大机遇的基础上,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做出进一步判断,并提出环保产业“走出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引导,以援外项目为先导和示范,搭建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能力;借力绿色金融,采取公私合作伙伴模式,解决资金瓶颈;搭建服务与技术支撑平台,为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融入区域环保国际合作大格局,打造环保产业与技术交流国际合作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相关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经济政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然会涉及众多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其中,必然有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要为整体的经济效益作出牺牲,而这时如果不对提供生态功能的区域进行补偿,经济活动造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成为新时期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目标任务,主要是指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建设中外市场主体的司法关切和需求,大力加强涉外刑事、涉外民商事、海事海商、国际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们的社会曾经长时间沉浸在经济发展至上的语境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如果长期缺乏对于环境问题的切肤之痛,我们就可能成为“温水中的青蛙”:在慢慢升温的水中毫无察觉地死去。要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我们就应当对于环境资源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保护环境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共建"一带一路"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之一。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尽管一些"中国生态威胁论"者妄言中国将借此掠夺性开发沿线资源,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推行“一企一策”机制,实现HSSE风险精准防控的做法,探讨了风险细化识别方法、精准防控实施方法,分析了实施的效果,提出“一企一策”适用于全要素的风险精准防控和价值管理理念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发生在台站附近一次"宏观异常"落实事件,结合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就今后地震台站所面临的新形势,如何贯彻防震减灾总体发展战略和部署,发挥地震监测一线的重要作用作一探讨.本文提出了台站要转变思想,拓展职能,不断增强其基层窗口作用,向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的模式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将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的空间,生态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文章对我国环保产业现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驱动下,环保产业将迎来资本模式、发展业态、动力渠道等十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总被引:91,自引:0,他引:9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物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是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性质,危害,总结了国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