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抽油机有杆泵采油是中原油田分公司文留油田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工举升采油方式,由于该油田是含盐高压油气藏,在进行抽油机有杆泵作业时,往往伴有溢流、井喷现象的发生,同时部分油井抽油杆伴有结蜡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拖延检泵施工周期,也会污染环境,给绿色井下作业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与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采油五厂经过多年运行,生产设备、安全设施逐年老化,安全隐患不断显现,如何发现隐患,尽快消除隐患,成了当前HSE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就采油厂隐患的形  相似文献   

3.
中原油田日前启动了消防安全“平安冬春”系列专项行动,消防支队在不同区域成立5个督导检查组,组织开展实施“地毯式”的专项检查行动,对辖区油气生产等单位进行油气管道检查,并对检查中新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集中整治,严防隐患演变为事故。图为12月5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消防支队应急救援五大队消防监督员正在采油五厂油气集输大队检查油气管道生产设备消防安全防患情况。  相似文献   

4.
稠油水平井出砂后发生井筒砂埋是造成油井产能下降、作业成本增加的关键原因之一,研究稠油水平井中地层砂的运移规律,可为稠油水平井生产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水平井携砂能力试验,测量不同稠油黏度和稠油比例条件下水平井筒中地层砂的临界携砂流速,定义了稠油比例黏度系数和稠油极值比例黏度系数,探究稠油黏度和稠油比例对水平井筒中地层砂运移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稠油比例或稠油黏度,水平井筒中地层砂临界携砂流速均会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并呈现轻微上升的变化趋势,水平井筒中地层砂临界携砂流速随稠油比例黏度系数先降低后增加,且存在一稠油极值比例黏度系数使得地层砂运移的难度和砂埋风险最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套用于稠油水平井开采时防砂埋风险的生产优化方法,即通过测试地层砂对应的稠油极值比例黏度系数,对油井实际稠油比例黏度系数进行调整,以降低地层砂在水平井筒中沉积的风险。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有效降低井筒砂埋的风险,对于提高油井经济效益、保证油井稳产高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原油田化工产品监测总站是技术监测中心最大的监测站 ,负责中原油田所用钻井液处理剂、采油助剂、油井水泥的监督、抽查、检验工作。该站全面实施HSE管理体系以来 ,在安全生产、改善环境、科学监测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确保HSE管理体系能认真落实 ,该站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安全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 ,真正前移安全管理关口 ,使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预防向主动预防转变。风险分析实行三个“所有” ,即 :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对本岗位的所有检验分析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查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应急反应计划定期演练 ,…  相似文献   

6.
油泥砂是油田勘探、采油、储油、输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沉淀后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及水资源可造成严重污染。某厂采用流化焚烧法处理油泥砂,达到了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的目的,但是在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苏油田地跨苏皖两省,有200口油井由南至北分布于上百公里的入江水道内,每年洪汛期间抗洪夺油的任务极其繁重。此次洪泽湖三河闸自7月3日开闸行洪以来,入江水道水位暴涨,江苏油田试采二厂200多口油井被淹,其中以位于江苏淮安金湖县入江水道行洪口的高集油田受淹最严重。管理高集油田的采油七队坚持安全第一,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确保油田安全生产。图为:高集油田采油七队职工在水上采油平台以望远镜查看水中被淹的60多口油井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8.
寻找污水出路 杜绝污染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采油过程进入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的含水可达90%以上。也就是说采一吨油同时要采出9吨水,随着采油污水水量的不断增加,给生产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造成污水处理站超负荷运行,污水处理环节失控;管线腐蚀加重加快;污水处理设备增多;能耗增加等等。因含油污水成分复杂,矿化度高,直接外排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由于高压注水影响、盐岩层塑性流动、疏松砂岩油层大量出砂及固井、采油增产措施等原因,造成套管损坏。据统计,2006年事故井总口数为1352口,套管损坏井口数为747口,占事故井总口数的55.25%。油水井套管的严重损坏,破坏了注采井网,造成注采失衡,制约了增产增注措施的实施,使得已控制的储量重新损失掉,每年事故井200~300口左右,损失控制储量1700×10^4t以上;加大了层间矛盾和自然递减,增加了油田稳产难度,对套管损坏井的修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 ,采油过程进入高含水期 ,油井采出液的含水可达90 %以上 ,也就是说采一吨油同时要采出9吨水 ,随着采油污水水量的不断增加 ,给生产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造成污水处理站超负荷运行 ,污水处理环节失控 ;管线腐蚀加重加快 ;污水处理设备增多 ;能耗增加等等。因含油污水成分复杂 ,矿化度高 ,直接外排会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自1992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污水系统改造 ,目前已杜绝了污水外排 ,实现了污水供注良性循环。油田污水系统正常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油井采出液经接转站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清除油井井下积砂施工过程中循环水冲砂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负压高效机械式捞砂工艺技术,并概述了该机械捞砂工艺的结构装置、工作原理,同时结合在苏丹黑格里油田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捞砂泵捞砂作业的安全施工对策和措施.该研究对油田安全捞砂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根据大港油田港西地区六个生活小区、新建港西新城小区、井下采油五厂等单位及周边公用建筑排放生活污水的调查情况,合理提出港西地区区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规模及处理深度,明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方案等进行研究。项目的实施使港西地区的污染问题得到解决,有效的改善了油区人民生活环境,增强大港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复杂的地层及井下状况、地面配套设施的不断变化,都给油田原油勘探开发带来了难度。因此,完全依靠传统的单一技术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工程的需要。本文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油井精细化管理平台,形成一套有效的停产井管理模式,从而及时、全面、深入掌控油井停产相关信息,科学、合理地分析造成油井停产的各类因素,有重点地采取措施,降低油井停井井数和井次,控制由此造成的产量递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注水井防砂筛管失效进行原因分析,解决注水井防砂问题。方法 针对渤海某油田注水井的防砂筛管失效问题,打捞失效筛管,并对破损区取样,通过损伤部位宏观和微观形貌、关键区域EDS能谱成分测量及室内模拟测试与计算分析等手段,综合分析各部位的损伤特征及规律。结果 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区域呈现明显的冲蚀损坏特征,测试与计算结果得出损伤速率为1.299 mm/a,寿命预测约为0.35 a(4.2个月),与现场实际比较吻合。结论 地层砂在筛管外堆积,造成筛管堵塞,形成高压差,高速注入水冲击筛管外的堆积砂,形成含砂流体在筛管外表面附近区域的紊流,对筛管局部反向冲击形成含砂流体冲刷腐蚀,从而造成局部冲蚀破坏穿孔。为有效解决冲蚀损伤问题,建议后续采取砾石充填防砂方式。  相似文献   

15.
绿洲边缘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边缘工业化城市乌海市下风向典型新月形沙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月形沙丘各部位0~10 cm沙物质、沙丘前50 m处大气降尘的粒度及重金属元素变化特征,探讨了重金属物质的来源及其与粒径的相关性,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沙丘各部位沉积物粒度均以细砂为主,较对照沙丘极细砂含量增高而中砂含量减少.而降尘主要以极细砂、粉粒为主,降尘在沙丘表面的沉降堆积使沙丘表层沙物质细化.沙丘与降尘的重金属含量均为FeMnCrZnCu;Mn、Cu、Zn、Cr含量均高于背景值且发生富集.Mn、Zn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中等变异;Fe、Cu含量在空间分布上为高度变异.Mn、Zn、Cu含量与细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Zn、Cu含量与中砂含量呈负相关,Fe含量与细砂和中砂含量均呈负相关.Cu、Zn、Cr为人为污染因子,Mn、Fe为自然源因子,但Cr、Mn、Fe又受到自然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乌海市下风向新月形沙丘属于低生态风险状态,为轻度污染,需加强废气的治理控制以防重金属污染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天然气压缩机组全部从国外引进,用于文东油田的气举采油工艺。气举压缩机组具有资产值高、控制复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被  相似文献   

17.
井下作业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由于井下作业操作大都敞开井口进行 ,极易造成地层流体、施工入井液泄漏地面 ,对地表、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1井下作业施工产生的污染物质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是流体 ,即 :原油、地层水和入井液。1.1油井失控发生井喷 ,造成原油泄漏在进行新井投产或新层射孔作业时 ,如果对油藏压力系数认识不清楚 ,或井控措施不当 ,会造成油井井喷 ,原油直接外泄。另外 ,当井底压力大大超过静液柱压力 ,在作业施工中 ,井控措施不当也会发生井喷 ,造成原油泄漏。积存在管柱容积内的原油也易外泄。1.2地层水泄漏在油藏中 …  相似文献   

18.
深度及含水率对包气带砂层中柴油降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砂柱实验,研究了不同深度及含水率砂层(包括细砂、中砂和粗砂)中的柴油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介质的深度及含水率是影响柴油降解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同介质条件下,介质的含水率越大,其生物活性越强,生物作用降解柴油的效率越高.介质性质影响柴油在包气带介质中的降解效率,介质的颗粒越细,其降解柴油的能力越高,即细砂>中砂>粗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油井采油工艺和油藏地质的分析,探讨了油井动态异常干扰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确定了由非地震前兆因素引起的油井动态干扰异常的排除方法和步骤,进一步讨论了今后地震观测油井在选井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自8月下旬开始,在全厂大力推行"七想七不干",查找身边十大薄弱环节,构建采油、作业、集输、注水、装备立体化安全管控模式,确保安全生产。截至目前,该厂已查找出各类问题289个,整改278个,限期整改11个。9月份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进一步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