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台6t/h、带膨胀节的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计算进行了分析,认为所对应的各受压元件合理选用锅炉、压力容器标准规范,是确保产品设计制造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压力容器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为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它规定的要求。但有些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图样的设计有时不符合标准的规定,造成压力容器产品质量问题。甚至会造成今后“后患无穷”的局面。所以压力容器设计是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但在我们的监检过程中发现一些设计问题。现提出来与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3.
作为压力容器用封头其最小厚度应符合GB150-1998、JB/T4746-2002及图样的要求。如果用设计图样标注厚度(名义厚度)的钢板压制压力容器用钢封头将不能满足GB150-1998、JB/T4746-2002的要求。即“成形封头实测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封头名义厚度减去钢板厚度负偏差C1”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由于锅炉是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而压力容器是非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故两者在制造、检验过程中适用的标准不同,因此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尺寸形状公差的规定不尽相同,对于即有制造锅炉,又有制造压力容器的生产单位更容易用错标准,为了防止锅炉、压力容器在制造、检验及验收过程中发生差错,现将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制造、检验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部分标准进行一一对比.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由于锅炉是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而压力容器是非直接受火的承压设备,故两者在制造、检验过程中适用的标准不同,因此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尺寸形状公差的规定不尽相同,对于即有制造锅炉,又有制造压力容器的生产单位更容易用错标准,为了防止锅炉、压力容器在制造、检验及验收过程中发生差错,现将锅炉与压力容器筒体、封头在制造、检验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部分标准进行一一对比。二、适用标准的差别1、筒体锅炉筒体用JB/T1609-1993《锅炉锅筒技术条件》,压力容器用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封头压力容器封头的标准:现行的J…  相似文献   

6.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材料代用是目前的压力容器制造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就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制造过程中发生材料代用中出现的“以薄代厚”、“以厚代薄”、“以优代劣”的常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江苏全省开展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审定和发证工作迄今已经四年了。实践证明,对压力容器制造厂实行制造许可证制度,走质量保证的路,变消极检验把关为积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消除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事故,是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一、明确取证条件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得力是搞好压力容器取证工作的先决条件。劳人锅(83)25号文《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审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审定原则的第一条就强调要坚持原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文件虽然对审定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规范与设计管理一台压力容器从设计到投入运行,要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运行监督和维修等多个环节,设计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设计的正确、合理与否,不仅涉及制造、检验等环节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运转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压力容器的设计,一般需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完成工艺生产;2)运行安全可靠; 3)达到预定的使用寿命;4)制造、检验、安装、操作和维修方便;5)制造和维修费用合理。对绝大多数压力容器而言,最主要的是要能保证完成工艺生产任务和安全运行。压力容器的设计是依据有关的设计规范或规定进行的。为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压力容器规范。以往我国压力容器的设  相似文献   

9.
’96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及相关工业展览会在沪举行本刊讯’96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及相关工业展览会11月4日上午在上海展览中心东花园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副部长王建伦为开幕式剪彩。’96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及相关工业展览会是一次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展示的...  相似文献   

10.
压力容器制造监督检验不仅仅要对技术资料、检验与试验报告进行审查,对结果进行见证(如射线底片、压力试验等),还要对影响容器本质安全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与控制。本文讨论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及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结合《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4-2013)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压力容器封头的有效厚度能否满足强度要求是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关键。压力容器计算中通常采用封头的名义厚度减去腐蚀裕量与钢板厚度负偏差来计算封头的有效厚度。当图样上标有封头最小成形厚度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容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与开孔补强计算时,结果偏大,而卧式容器封头的应力计算结果偏小,应采用设计所需的最小成形厚度减去腐蚀裕量作为封头的有效厚度,才能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国家质检总局于2010年7月~9月对全国部分锅炉压力容器生产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有关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此次监督抽查工作共涉及1 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个锅炉压力容器生产单位。其中锅炉制造单位9个,压力容器制造单位16个,压力容器设计单位8个,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制造单位(以下简称钢板制造单位)3个(名单见附件)。在今年的抽查中,总局继续加强了对地下储气井制造单位、非金属压力容器生产单位的抽查力度。  相似文献   

13.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明确规定质量计划(简称ITP)在压力容器产品制造中的必要性。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ITP是目前压力容器制造企业的重要课题。本文就ITP的内涵、形式进行阐述,探讨ITP在质量控制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些地方的锅炉制造厂家和使用单位,为图省钱省事,以多种方式逃避安全监察,擅自制造、安装、使用锅炉、压力容器,以致给生产留下了严重事故隐患。主要表现有两种。 一种表现是制造无证产品。我们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有的制造厂无视《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锅炉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简称《容器规程》),粗制滥造,不经批准提高制造级类,随意为用户设计制造压力容器,产品出厂不经劳动部门检验就直接售给用户,帮助安装投入使用.如我县一家国营企业到成都一家只准制造一、二类压力容器的工厂购进一台三类压力容器,这…  相似文献   

15.
在用容器的失效多为泄漏,通常采用焊接修复泄漏容器。结合一例卧式酸液罐接管补强圈泄漏检查修理过程发现的问题,对设计、制造、使用及检修与检验等影响容器泄漏风险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建议容器尤其是不锈钢容器的制造与检验及使用与检修应注重表面质量的控制与保护,而压力容器的修理过程控制也应符合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起重机械制造合同、技术协议内容不规范、制造图样与型式试验图样不一致、图纸未转换、合同评审及设计控制3-作形同虚设等等问题,错误、缺陷较多。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监检人员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技术文件的审查确认,责任重大。监检机构和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从源头上确保起重机械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实现压力容器本质安全的基础。主要介绍14Cr1MoR(H)钢制变换炉的制造过程,通过对材料、冷作、焊接、检验检测、热处理等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阐述高温变换炉在制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压力容器的制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加强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监督检验,确保材料选用得当、材料质量过关,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钢制压力容器为例,结合相关规范、标准,从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标准、熔炼方法、化学分析、材料复验、材料代用等角度阐述了压力容器制造监检过程中的些许案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材、纺织、橡胶、医药、食品、玻璃等行业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对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作业人员操作及应急处置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安全联锁装置失效或作业人员应急处置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文针对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几种典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设计、制造、检验、监管等环节提出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800H材料特性,分析了该材料在大型压力容器制造中裂纹形成机理。对该材料在大型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热加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相应工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对优化和改进800H合金大型压力容器制造工艺,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