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多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大部分填埋场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使用年限,填埋场的再建设再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将面临土地和资金两大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提出对已封场的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的技术出路,并从技术、经济及开挖后稳定化垃圾出路几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探讨,认为在我国土地短缺、资金不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巨大且迅速增加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考虑对已封场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再开采复用是一条较好的出路,是一条值得引起我国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界重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利用焚烧富余处理能力释放填埋场库容空间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从富余焚烧处理能力、焚烧工艺适应性、填埋堆体开挖条件和填埋库容空间再利用等技术领域展开,认为利用焚烧富余处理能力释放填埋场库容空间在技术上可行。以南方某市为案例,根据生活垃圾量和焚烧处理能力相关数据进行测算,预测富余焚烧处理能力出现的时间和富余量,选择满足焚烧入炉要求的陈腐垃圾,开挖后不经筛分直接与原生活垃圾掺烧处理。  相似文献   

3.
填埋场已填埋陈垃圾具有丰富的资源,我国填埋量已达几千万吨.通过对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6年填埋龄和10年填埋龄陈垃圾基本特性的测试研究,揭示出填埋6年以上的陈垃圾已具有相当稳定的性状,原始垃圾特征已完全消失,开挖后没有异味,在组成上除部分大颗粒无机物和大块难降解有机物外,其余部分已腐化为类土壤物质,可以开采再利用.陈垃圾中类土壤部分在物理化学性质、水力学和微生物学性质上均表现出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形成的、极为优良的基质特征,可用作污染物生物处理基质或作物培育基质.  相似文献   

4.
以矿化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对矿化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填埋场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将填埋场土地恢复使用,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填埋方式、日常维护管理、封场管理、土地再利用等方面整理日本垃圾填埋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式,梳理日本垃圾填埋场日常维护管理的各类监控指标,介绍填埋场的扩容技术、封场基准及土地的再利用方法,以期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的管理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数学预测模型,以丹阳北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为例,预测和分析了北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是我国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但目前填埋场库存已经很难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因此对矿化垃圾的开采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矿化垃圾理化特性研究进展,讨论了矿化垃圾处理废水、矿化垃圾在土壤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为实现填埋场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例,对填埋年限15年以上的矿化垃圾进行治理,开展矿化垃圾筛分治理技术的应用,其成分腐殖质可与营养土混合用作绿化使用,其可燃物、金属等回收利用,剩余渣土运至卫生填埋场处置,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消除污染来源,释放填埋场地。  相似文献   

9.
针对利用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改扩建飞灰固化物填埋场,从勘查设计和建设角度,通过与常规生活垃圾填埋的安全和环保各相关因素对比,分析扩建前后填埋场稳定性、防渗及导排系统等勘察设计要点,研讨扩建工程新老填埋堆体基础层、防渗及导排系统等安全环保关键技术及扩建的适宜性,为扩建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较为系统的技术论证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以某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检测结果为依据,通过120 h不间断检测,对垃圾填埋场所有恶臭气体源和其影响半径6 km范围内的所有周边区域进行采样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按照恶臭气体产生的时间规律、距离规律,分析在不同情况下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恶臭气体产生源以及恶臭产生规律,为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及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均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分析城乡建筑垃圾处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建筑垃圾处置法律法规、同步推进城乡建筑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健康发展、完善城乡建筑垃圾暂存场及填埋场建设等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都市垃圾自动分类全资源回收处理系统是2000年世界最新的环保专利技术,此系统发明者香港籍谢明明先生经过多年努力,在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复杂性的基础上,摸索生活垃圾存在的规律,成功研制了此套系统,不但可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还可将垃圾资源全部回收。本系统的优势是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成本低,并可设置在城市周边或填埋场,而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此系统发明将会是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一次质的飞跃。设备投资比进口焚化炉低80%,日处理500吨设备约5000万人民币,包括焚烧设备、有机肥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用地范围只占焚化炉的10%,不但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并可防止填埋场的污水浸透,污染地下水源。 (张强)  相似文献   

13.
对某20世纪80年代末垃圾填埋场的外围环境和垃圾堆体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包括堆体沉降和水位、陈腐垃圾、渗沥液、土壤等。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填埋堆体沉降量满足场地高度利用要求,有机质满足场地低度利用要求,周边环境中土壤样品达标;堆体渗沥液和场底土壤样品所检测指标存在未达标,发现填埋场底部存在渗漏现象;说明该垃圾堆体尚未稳定,建议进行水文调查和加强堆体的渗沥液导排与水位监测。  相似文献   

14.
包装垃圾是由废弃的包装物产生的固体垃圾,约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1/3,虽然政府进行了必要回收,但仍有1/3以上的塑料、玻璃等包装物没能被有效回收利用,成了填埋场的主要填埋物,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土地、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浪费。从回收利用和源头减量两方面提出包装垃圾的应对,一是对包装垃圾按来源、成分等进行详细分类,并建议回收处置方法;二是从制定行业政策方面来减少过度包装和扶持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有效处置包装垃圾等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为对象,从西安市现有的再生资源系统和环卫系统出发,系统调研西安市流动回收人员、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回收主体。对两个系统的回收主体、回收对象、回收流程和回收动力进行分析,并提出西安市垃圾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如二手交易市场缺失,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缺失,回收前端混乱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找出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再生资源系统的市场性和环卫系统的公益性互不衔接,导致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均不能有效发挥。根据西安垃圾分类回收网络现状,提出市场和政府引导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创新回收交易模式,探究西安市垃圾资源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回收利用的综合治理方法。将垃圾渗滤液粗滤、去除杂质后用酸调节pH至1.0~5.5;然后按垃圾渗滤液体积的0.01%~0.06%加入絮凝剂,快速搅拌均匀并沉降20~80min;经沉淀、分离后得到腐殖酸,其上层清液用吸附剂吸附过滤后pH为6~8;处理后的上层清液回灌人垃圾填埋场或经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达标后排放。  相似文献   

17.
应用IPCC(2006)模型,对绵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005—2014年填埋气产生量进行测算,根据可回收填埋气计算甲烷燃烧实现的CO_2减排量、产生的热量和发电量,分析垃圾填埋场甲烷气体回收利用潜力和环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甲烷产量、CO_2减排量、甲烷直接利用和发电项目能源输出量快速增长;2014年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甲烷产生量6.52×10~6 m~3、CO_2减排量58.89×10~3 t、产生热量13 627 MJ/h、发电量1.14 MW·h,该年度之后各项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甲烷直接燃烧及碳减排量交易及甲烷用作民用燃料或发电,可获得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典型的垃圾填埋场和复合包装再生利用企业的调研,分析了我国现有复合包装废物产生与回收再生利用的现状.并针对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对现有复合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技术进行研究比较,指出了我国复合包装回收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垃圾处理行业公认的难题之一,在膜法普遍应用后,带来了浓缩液的附加问题。从污染物的终端处置以及绿色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出发,论证臭氧氧化系统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寻求更好地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小型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近一年的运营数据,发现臭氧去除COD的效率较高,配合以前端生化系统,可以实现渗滤液处理的稳定达标排放且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垃圾严重"超载"现象已成为城市"顽疾",其产量巨大但资源化利用严重不足。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认为,当前亟须创新建筑垃圾管理体制,将其纳入"城市矿产"体系加以资源化利用,使其变废为宝,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创造经济价值。左定超说,建筑废弃物和工程开挖弃土等建筑垃圾产量日增,在国内一些地方大有建筑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