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火灾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舒干  罗贻乡 《灾害学》1995,10(4):6-10
应用预测学原理,对火灾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套适应不同火灾历史统计特点的平滑预测模型:滑动平均预测模型和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考虑火灾事故的季节性变化,建立了季节性平滑预测模型。应用二重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季节性平滑预测模型,对荆州地区1993 ̄1994年的火灾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今后的火灾发生呈上升趋势,提请有关部门注意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对联合预测模型的权重研究基础上,依托沪瑞高速公路贵州段晴隆滑坡的监测资料,首先建立了该滑坡位移预测的3个非线性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指数平滑模型、GM(1,1)模型;根据各模型训练结果,然后引入准确性矩阵,得到各单模型的权重,建立多模型联合预测模型,解决多模型预测结果取舍和可靠性评判问题。将联合模型与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联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任何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因此,运用最优权重联合模型能有效地提高滑坡预测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9,(3)
针对当前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自主访问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访问数据包发送速率受限导致访问控制数据吞吐量公平性较差、数据重传时间超时、数据传输速率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云计算下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访问控制算法,通过计算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访问控制周期、访问请求流的平均速率和访问请求流的平均速度,建立云计算下震害预测基础数据库模型;利用带衰因数过滤器对数据库模型的访问数据包进行平滑过滤,通过对平滑过滤后的访问控制数据包发送速率调节实现自主访问控制。研究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丢包事件机率及数据重传次数,具有较强的网络适应能力,访问控制数据的最大发送速率更加稳定,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呼伦贝尔市1994-2005年的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系统聚类分析法,引用草原火灾危害度指数(HI),对每年草原火灾危害度进行评价,并借助灰色灾变预测法对危害度大的年份进行预测,预测到未来2个危害度大的年份是2014、2026年。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方法中利用Kalman滤波器来处理物体的形变数据存在精度低的缺点,依据Kalman平滑比滤波的精度要高的原理,提出了将滑坡形变的估计问题视为Kalman平滑问题,而不仅仅是Kalman滤波问题;利用Kalman最优平滑器来处理滑坡位移监测数据,可使滑坡预测预报的精度得到较大提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固定区间平滑算法;最后,以龙羊峡龙西滑坡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此外,结论中针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网工程建设的发展,历史工程造价水平的整体趋势、波动幅度直接影响未来工程投资。以某地区2012- -2016 年110 kV输变电工程造价数据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法对单位容量造价、单位长度造价、主变压器单价等指标进行了趋势检验,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趋势变化幅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110 kV变电工程整体造价有下降趋势,线路工程整体显现了上升的趋势,但是塔材、线材的价格微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房屋的重要结构类型之一,其震害预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展了多种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对半经验半理论法、强度判别法、历史震害统计法、专家评估法、模糊类比法、结构理论计算法、动态分析法等几种典型的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并结合汶川地震中北川县擂鼓镇的7栋多层砌体结构震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震害预测结果。最后,对砌体结构单体震害预测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水稻热量指数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2000年的逐月气温资料,计算了东北地区3省和全区水稻的热量指数.通过对热量指数和大气环流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6个预测水稻热量指数的预测模型和1个集成模型,各模型都能较好地预测东北地区各省及全区的水稻生长发育期间的热量状况.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的准确率较高,且稳定性较好.7个模型预测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全区水稻热量指数的平均准确率都在90%以上,其中辽宁省的准确率最高,都在97%以上,预测效果最好,黑龙江省的平均准确率最小,但也都在91%以上.从不同类型的模型来看,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师亚芹  王晓军 《灾害学》1998,13(4):76-80
对房屋建筑震害预测的“评分法”作了一些改进,并根据陕西耀县县城建筑物的特点,对群体建筑物、重要建筑物和古建筑物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震害预测,得出了合理的结论,本文的工作方法对其它小城镇的震害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运用网络模型模拟建筑火灾烟流的计算过程,通过总结影响网络模型求解精度及收敛性的关键因素,改进了原烟流预测软件对建筑物各开口的净、正、负质量流量的算法。改进后的模型消除了振荡效应,模拟结果曲线平滑稳定,实现了运用网络模型对多室建筑物烟流特性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1.
郭建平  陈玥熤  庄立伟 《灾害学》2010,25(1):27-29,34
均生函数预测方法是开展环境要素变化趋势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东北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分析,建立了热量指数时间变化趋势的均生函数预测模型,各模型预测的平均精度基本都达到95%以上,与逐步回归统计模型一致,但普遍要好于GM(1,1)模型,同样可以应用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9-2003年500hPa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给出了冬、春季森林火险戒严期的4种主要天气模型。根据林火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与森林火险天气密切相关的主要气象及物候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火险天气指数的等级划分。应用vb6.0软件开发建立了运行稳定、精度较高的未来24~48h森林火险预测平台,采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情进行准确定位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森林防火的一些安全措施,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和林火及时扑救抢险提供积极的气象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东北玉米热量指数预测方法研究(Ⅲ)——GM(1,1)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1,1)是开展时间序列环境要素变化趋势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东北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分析,建立了热量指数时间变化趋势的GM(1,1)预测模型,各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虽低于逐步回归统计模型,但也都达91%以上,可以应用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混沌理论,对汶川大地震余震等待时间通过相空间重构,应用互信息法、Cao方法确定出重构参数,并分别计算了该序列的关联维、最大Lyapunov指数以及Kolmogorov熵等特征量。结果表明汶川大地震余震等待时间序列中存在明显的混沌特性,是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演化的结果;并对余震等待时间序列的混沌性态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研究结果可进一步研究汶川大地震余震等待时间序列的复杂性、演化规律及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东北地区典型站点1961-2005年气象资料和东北3省1961-2005年玉米产量资料,计算分析了东北不同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辽宁省热量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而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热量指数出现显著升高的趋势,气候变暖对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有有利的影响。热量指数较好地反映了玉米产量与环境温度的相关关系。因此,可通过对玉米热量指数的预测进行农作物低温冷害预测,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2019,(2)
恐怖袭击在全球范围内频发,针对恐怖袭击的预警及防控研究十分必要。利用2006-2016年脆弱国家指数及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GTD),基于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全球各国家遭受恐怖袭击的风险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K近邻及决策树模型表现最优,其拟合优度的确定系数R~2达到了0.75、0.74和0.67。随机森林预测结果总体符合实际情况,尤其在恐怖袭击高发的中东和中亚地区预测较为准确。根据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安全机构、公共服务、人权法治和集团之间的矛盾对预测结果的刻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自振柱试验是测量土样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噪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土样扭剪自由振动的衰减波曲线有时会因高频干扰出现不平滑现象,难以得到合理的测试结果。软件数字滤波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多种软件数字滤波方法优缺点的对比,认为平均滤波法和惯性滤波法能有效解决试验数据中的高频干扰问题,并分别选择适当的滤波参数,得到了平滑的自振衰减波曲线;最后,采用平均滤波法处理了两组自振柱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软件滤波法确能有效消除不合理数据,得到符合一般规律的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了其在土体自振柱试验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全局-区域-局部"多参量综合指标冲击地压预测技术,多种预测方法相互协调与配合、优势互补,形成空间上层次化全方位的预测体系,可极大提高冲击地压预测准确性。结合老虎台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与影响因素,提出利用微震法对采区全局范围内微震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划分具有冲击危险区域,全局范围预测冲击地压;利用电磁辐射法监测工作面及巷道近场围岩的应力场和煤岩变形破坏变化状况,确定近场围岩高冲击危险区域,局部范围预测冲击地压;采用矿压监测法和钻屑法对确定具有冲击危险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测,判断冲击危险程度,对采取防治措施后的防冲效果进行检测;采用采空区气体分析法预测电磁辐射法和矿压观测法等无法监测到的采空区的冲击地压。实践证明:全局-区域-局部"多参量综合指标预测技术的各种预测方法在功能上表现出明显的互补特征,在老虎台矿的冲击地压预报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候灾害预测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减少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灾害性气候的预测水平,用非线性预报原理和方法,建立了气候灾害的数学预测模型。首先,用西太平洋海温格点资料,通过相关计算和因子选择,用多项式曲线预测模型,对西太平洋、南海、以及登陆我国(或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年、月频数进行预测试验,经过3年多的实际业务应用,效果良好;其次,使用越赤道气流指数、南支槽指数、高低纬环流指数等资料,根据指数曲线预测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制作了广东暴雨过程预报,其业务预报准确率达到70%-90%;并采用指数曲线、周期叠加、韵律等3种预报方法,用权重回归方程进行综合,制作了“逐日、旬、月、季气象要素的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对天气转折、气候突变和气象要素的极值有较强的预报能力,特别对降水的时段量级、冷空气影响的时段及强度、热带气旋的影响时段的预报,效果较好,对广东的干旱、寒潮预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式的结合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式结合来预测作物产量,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概述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式结合的主要方法,包括驱动法和初始化/参数化法,以及最新的一些研究个例.同时还分析了将遥感信息应用到作物生长模式过程中存在和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