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分析了安徽省埇桥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的空间邻接特征和数量结构关系,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耕地是皖北平原地区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子,基于各乡(镇)统计的耕地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基于“耕聚比”的计算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规模因素对耕作半径计算造成的影响;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相似文献   

2.
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与我国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呈团簇状分布不同,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密度大、分布散乱,呈现出"满天星"状的分布格局。以渝北、万州和秭归移民区作为三峡典型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农村居民点。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和制约农村居民点分布的要素如海拔、坡度、坡向、道路、水源等进行了分析;借鉴农用地评价方法,利用评价中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生成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图。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农村居民点受到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的影响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三峡典型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合理规划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制定及分区调控的基础。本研究以扬州市区106个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调查,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方面评价农户意愿大小,结合经济、社会及区位等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并制定分区管制措施。研究发现:农户整理意愿区域差异明显,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设计较为完善,如槐泗镇凤来村的农户意愿分值高达36.5,而南部、西部的整理意愿相对较低,如瓜州镇鞠庄村的农户意愿分值仅25.9。研究表明:1将农户意愿引入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中,不仅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而且综合了微观农户意愿,评价方法更为科学。2可拓展空间衡量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户意愿和人口经济状况是影响整理适宜性的关键因素,而较好的基础设施状况将降低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3应考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农户意愿等分区特征,从整理模式、中心村建设和土地利用策略等方面构建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优先整理区可采取一次性搬迁策略,将零星村庄整体迁并至中心城区、镇区或中心村;重点整理区应以迁村并点及闲置居民点复垦为主;适度整理区应走"滚动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之路;优化调整区应逐渐将靠近城区和镇区的居民点纳入城镇管理体系,加速其城镇化进程。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选择和区域差别化的管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还考虑不足。借鉴景观生态格局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以都江堰市为例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研究区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生态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较不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则扩张明显,“一减一增”的鲜明对比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在明显增强;(2)不同时间段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生态不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面积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而中等适宜及以上等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数量与面积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分别有559.39和781.11 hm2的农村居民点生态适宜性等级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对于加强当地重要生态景观单元的保护,协调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制定村庄建设发展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力学平衡模型的乡村转型均衡发展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 生物自然 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 耕地 农村居民点”3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乡村转型发展。以该3要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力学平衡模型乡村转型发展偏离度的评价方法,并综合应用 2000 年和 2010 年两期 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及2006~2020年规划修编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乡村地区转型变化的特征规律。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县(市区)乡村地区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偏离发展情况;偏离度空间上呈现极角苏南<苏中<苏北,极径苏南>苏中>苏北的规律;农村居民点扩张成为乡村转型均衡发展的最重要阻碍因素,这根源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三元”结构社会体制,目前“生产空间较好的实现了转型,生活空间和身份空间依然滞留在乡村地区”,现阶段的乡村转型发展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必须实现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地区地属喀斯特山区,其核心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庄规划布局的制约因素较多。为实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优化,综合评价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影响指标,求出农村居民点规模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断裂点的加权Voronoi图分割其作用范围,结合"居住场势"分类,找出需要搬迁的农村居民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农村居民点23 046个,面积14 342.78 hm~2,居民点多沿道路支线和河流分布于山间河谷地带,布局散乱。2区域内有零星居民点7 871个,面积为2 641.75 hm~2,占18.42%;需保留居民点10 288个,面积为5 680.46 hm~2,占39.6%;中心居民点4 887个,面积为6 020.57 hm~2,占41.98%。3空间布局优化后的农村居民点共15 175个,总面积不变,主要应将西部和梵净山保护区内的零散聚落向东部水源充沛、交通发达的集镇地区搬迁。研究成果可为梵净山地区新农村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是我国目前主要空间规划,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建设用地的扩张,“两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深。空间适宜性分区的提出,缓解了“两规”矛盾的升级,极大促进了“两规”之间的联系,也为其协调提供基础依据。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案评估出发,探索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规划协调评估方法,并以无锡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评估结果分析表明:无锡远景规划在环境敏感地区建设用地增长较快,适宜开发地区增长缓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未来用地需求,约束建设用地扩张,不符合无锡现实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借助格网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都江堰市近十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东部和东南部农耕地区居民点密度较大,聚集程度较高;北部和西北部丘陵山区居民点沿河谷呈带状分布;(2)2005~2015年,居民点数量和用地面积变化时序性较为明显。总体上先增加后减少,居民点数量从16 543个增长至26 018个再减少至25 890个,居民点用地面积从6 161.43 hm 2增长至7 265.43 hm 2再减少至7 043.01 hm 2;(3)居民点用地面积动态变化主要受地形条件、耕地面积和离道路距离的影响,并且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耕地和道路指向性;(4)影响力P值计算结果受划分类型的影响,但对于结果的排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经成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其在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江苏省为例,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迫切度、可行度两个方面共选取10个指标因子,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时序研究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进行两维图论聚类的空间分析,以便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作出安排,可为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以及确定、实施居民点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显示:江苏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得分区域分异明显,即从总体上看苏南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北,从各县市分布来看,南京、常州、无锡等县市的整理时序优势较高,而泗洪、响水、灌云等县市的优势较低。同时,根据地域上的相似性,也形成了一些适宜进行规模整理开发的单元组合,如由高淳、溧水、溧阳等组成的地域单元。研究结论:结合指标评价和两维图论聚类分析进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安排和整理分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中国农村正步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推动下,农村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各类规划与整理的实施深刻地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形态与优化调整。在此背景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作为推动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研究丰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指明中国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将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历程归纳为:西方乡村地理学影响下的农村聚落景观描述阶段、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下的感性认知阶段、农村聚落地理学视野下的理论框架构建阶段、乡村转型发展驱动下的居民点空间理性重构阶段等4个阶段。其次,从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区位评价与影响因素、形态特征、布局演化及驱动机制、布局优化策略以及研究技术方法 6个方面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在与国际相关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在:制度变革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理论框架的完善;城乡一体化引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重配与体系重构;规划与整理推动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要素的细化与深入分析;资源约束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下的农村居民点增长边界控制;GIS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机理探索与趋势预测;多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综合性分析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乡发展显著失衡,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低效利用问题严峻。结合城乡发展差异和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路径精准指导居民点空间重构,对优化农村土地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及统筹城乡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宜都市为例,基于各乡镇城乡发展差异定位不同的城乡发展类型,区分空间重构中农村居民点适宜的集聚发展路径,据此结合居民点集聚发展适宜性评价将居民点划分为4种重构类型,运用双约束空间聚类法探索合理的集聚中心,利用加权Voronoi图规划需迁移居民点的集聚方向并提出重构建议。结果表明:(1)陆城为城镇主导型乡镇,红花套、高坝洲、姚家店、枝城为城乡统筹型乡镇,五眼泉、聂家河、潘家湾、王家畈、松木坪为乡村主导型乡镇,集聚区可分为促进经济产业与功能形态向城镇快速转型及优化农村生产生活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两种发展路径。(2)城镇拓展型、新农村建设型、原址聚合型与生态保育型居民点分别占总面积的21. 1%、26. 3%、32. 2%、20. 4%,以不同集聚发展路径为指导的分类结果较符合居民点的实际发展需求。(3)全市共设置92个居民点集聚中心,重构中若根据加权Voronoi图采取内部挖潜方式安置迁移村民,可显著提高居民点集聚程度和发展适宜性并有效缓解建设用地面积超标问题。该研究能为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建议政府根据不同集聚发展路径和居民点重构类型分类指导农村居民点整治,并合理安排重构后的土地协调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利用CFA结构方程验证集体记忆信息建构特征。研究表明:(1)九寨沟居民关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可以从社会交流、媒体宣传、生活场景、事件记载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2)“广播电视节目”的路径系数最大(1.31),说明居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自然灾害认识,它是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主要来源;(3)潜变量中“事件记载”和“生活场景”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的相关系数最低(0.29),这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和同质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者意愿有关系;(4)“广播电视节目”的残差(e4)方差较大,说明其信息来源多样且内容丰富,它是集体记忆出现变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湖北省沙洋县农地细碎化治理经验,分析了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开展农地细碎化治理的社会路径及其效果、效益。研究结果显示:(1)农民对农地细碎化治理的需求较强,“三权分置”改革可以增强农民的土地获得感和土地调整能力,使他们既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结果的“受益者”,又作为农地细碎化治理过程的“主导者”;(2)借助“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稳定农户的“承包权”,调整细碎耕地的“经营权”,使“承包者”与“经营者”都可以获取合理的产权预期;(3)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与整合的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如理性计算与长远规划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农地细碎化治理的执行效率。研究发现:农地细碎化治理的社会路径可以实现较好的治理效果,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建议:伴随农地确权工作进程,当前是实现农地细碎化治理的较好契机。全国其它地区可以结合村庄实际、地方资源与农民需求,选择诸如“经营权”流转、互换等多种适宜的土地调整形式,有效破解农地细碎化困境,进一步提高我国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空间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课题,潜力释放的空间优选则是城乡空间格局统筹的基础。基于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构建经济发展潜力、居住便利性和生态环境耦合而成的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居住适宜性空间序列,形成适宜性分区,并根据农村居民点潜力的空间分布,统筹考虑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要求,建立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优先序的选择矩阵,形成分时序、分空间的潜力释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陆渡镇、浏河镇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最优的区域主要位于沿江的东海等4个行政村,次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陆渡等3个行政村,第三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斑竹等10个行政村,第四优先潜力释放区域包括天浜等6个行政村,最后释放潜力的区域主要是陆渡镇和浏河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最后,提出了不同区域潜力释放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61~2015年西南地区降水及洪涝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南地区98个气象站连续完整的日降水序列数据,整合降水强度、持续性指数及等级指数形成降水指数体系并研究该区域降水及洪涝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 1961~2015年,西南地区年降水量(PRCPTOT)与极端降水量(R95PTOT)都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形态;持续降水日数(CWD)则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区域多年平 均PRCPTOT、R95PTOT、CWD分别以-13.12 mm/10 a、1.34 mm/10 a、-0.29 d/10 a的速率变化。(2)西南地区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均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形态。(3)西南地区洪涝强度指数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分布特征;降水总量越多的地区,洪涝强度反而越低,主要由于单站洪涝强度表征的是降水的波动情况,降水量越多波动越不明显。21世纪以来,该 地区洪涝等级以重级为主,2010年以来连续多年出现特重级洪涝。此外,洪涝强度越大,区域性年度灾害等级越高。该研究对于掌握西南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规律,从而服务于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下游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地区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西电东送”骨干工程的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大水电站均分布在这一江段。通过对该区域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该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且优势矿种地位突出,旅游资源待开发潜力巨大,但是资源开发却面临着勘探开发程度不够、浪费污染严重、资金交通制约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几大问题;(2)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低,部门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业占主导,林牧业和特色产业有待进一步开发,产业发展面临着部类和区域不均衡、结构矛盾突出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困扰。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域必须以梯级电站和水能开发为契机,切实抓好移民工作,立足资源优势,主打“特色”和“品牌”战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寻找区域资源开发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以了解农村生态质量状况、明确农村生态功能适宜程度及空间分布,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的划分提供科学的生态适宜依据,从而更好地协调农村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南村为例,开展了农村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应用研究。以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为数据源,从地形条件、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人类干扰5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构建了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GIS支持下,对岩南村进行生态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生态功能适宜等级,制定了分区管制措施,提出了土地利用建议,旨在为岩南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大都市阴影区”的演化机制,利用断裂点公式、K means聚类和空间相关性等方法划分了上海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1990~2010年的上海“大都市阴影区”,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分析。研究表明:(1)“大都市阴影区”的构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阴影区”和“半阴影区”;(2)“大都市阴影区”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区域,与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以及阴影区城市(县、城镇)3者密切相关;(3)上海“大都市阴影区”和“次阴影区”通过20 a的时间演变,在逐渐消减;(4)目前上海“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南北两翼  相似文献   

19.
鉴于当前我国虚拟水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尚较少触及的现实,该研究用虚拟水战略的视角,通过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问题。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北方多、南方少”特点,其中,高值区由展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组成;而主低值区则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东部低的宏观态势。其中,高优势度区域呈向东开口的喇叭型结构分布于我国的沿边省份,低优势度区域集中连片地分布在我国地理版图中东部的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区。最后,构建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优化调整的依据,将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划分为布局合理型、布局过密型和布局过疏型三类,分别给出了其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陆渡镇及浏河镇为例,从镇域尺度探讨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理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1)两镇农村居民点减少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面积均具有正向作用,到城镇的距离具有负向作用,3者作用大小具有区域差异,农村工业发展及到公路的距离对不同地区作用方向不同;而粮食产量仅对陆渡镇有负向作用;(2)两镇农村居民点增加的一般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发展均具有正向作用,而到公路的距离、基本农田则具有负向作用,4者作用方向及程度排序一致;而除一般因素及到城镇的距离外的其他因素均为特殊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及其作用程度与方向具有区域差异性;为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应把握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理的空间差异,制定差别化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