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5~2017年O3浓度监测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城市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7年中国城市O3污染逐年加重,年评价指标超标城市由74个增加到121个,平均超标天数比例由5.2%上升到8.1%。(2)O3污染主要发生在4~9月,超标天数占全年总超标天数的87.5%~95.3%。5~7月O3浓度上升最快、污染最严重,超标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10.6%上升到2017年的20.5%,2017年83.0%的中度污染和91.0%的重度污染发生在5~7月。(3)华北平原O3浓度的持续上升,已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O3高污染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包括环渤海地区、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西、关中地区和内蒙古中部集中连片的O3高污染区,是我国O3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和华东地区南部O3浓度上升也较快,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初步形成我国新的O3污染中心。(4)O3浓度空间集聚性逐年增强,年度热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及华南地区。(5)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气象、工业化、城市化因素和O3前体物排放量因子对O3浓度分布均有显著驱动作用,但不同地区O3浓度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别,同一因子在不同季节的驱动作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常州地区近地面O3及其前物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全年至2014年6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子站的臭氧(O3)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的数据资料,着重分析了上述监测因子时间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局地光化学反应,常州地区在冬夏两季O3污染程度相差较大,夏季为O3的活跃期浓度较高.O3单日浓度呈单峰型变化.NOx和O3浓度基本成正相关.CO的浓度变化与O3的浓度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且CO污染相对于O3污染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许昌市的臭氧(O3)污染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对2014年-2016年许昌市3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许昌市O3污染状况整体呈加重趋势,2016年污染最为严重;O3浓度和超标天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末和夏季的O3污染最为严重;不同季节的O3、NO2、NO和NOx浓度日变化也不尽相同,同时O3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14:00~15:00;并且O3与N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臭氧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淮安外,其余2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日超标现象,超标率在1.6%~15.1%之间,平均为5.8%,低于珠三角地区(8.9%)和京津冀地区(9.7%).5—8月是长三角地区O3污染最为严重的月份,而这一时期颗粒物污染相对较轻,因此,O3与颗粒物污染在时间上呈相反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长三角地区O3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上海及周边城市O3污染较重.机动车数量影响城市O3污染:各城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与各城市NO2年均浓度、O3超标天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和0.564;每日O3小时浓度高峰值与车流量高峰基本吻合.高温、长时间日照容易出现O3浓度的高值;随着相对湿度、风速的增加,O3超标频率和浓度均值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成都市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对2014—2016年成都市6个国控环境监测站和同期气象台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成都市O3污染日趋严重,O3年均浓度不断上升,较2013年升高51.2μg·m-3.O3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较高,秋、冬季则较低,且各季节O3浓度变化具有很强的长期持续性特征.O3浓度日变化特征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8:00出现最低值,15:00—16:00出现峰值,超标时段主要出现在13:00—17:00.O3浓度变化与紫外辐射、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关系,且当紫外辐射大于12 MJ·m-2、气温高于15℃、相对湿度低于65%、西风或偏东北风控制时,成都市容易发生高浓度O3污染.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湖南省臭氧(O3)污染程度呈现持续恶化态势,针对该区域O3污染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基于观测数据对2015~2020年期间湖南省14个地级市O3污染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O3污染长期趋势变化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识别(气象校正).结果表明,时间上,湖南省区域O3具有明显的日际、...  相似文献   

7.
2006~2012年珠三角地区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06~2012年监测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SO2、NO2、O3和PM10浓度的年、月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产生时空分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7年来,珠三角地区SO2、NO2和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61.7%、17.4%和24.3%,O3浓度呈上升趋势,增幅为12.5%,总体而言,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呈好转趋势;湿季(4~9月)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干季(10月至翌年3月),各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SO2、NO2和PM10峰值浓度出现在12月和3月,O3峰值浓度出现在10月和5月;SO2、NO2和PM10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广佛地区,O3浓度在外围郊区呈现高值,各部分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不一致,中部经济核心区一次污染物浓度下降趋势更为显著.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和政府治理是驱动一次污染逐年好转的主要因素,而政府对VOCs排放控制相对薄弱,VOCs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二次污染(尤其是O3污染)加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予燕  张群  薛光璞 《环境科技》2007,20(Z2):20-22
根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国控点监测的空气质量数据,统计并分析了NO2和O3的污染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南京市环境空气NO2污染逐年增加,2006年O3质量浓度增大并且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提前.O3与NO2呈现负相关性,验证了NO2是生成O3的重要前体污染物.建议南京市要加强O3污染的环境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降低NO2的排放量,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1985年10月份在四川省峨嵋山大气观测结果,在观测期间大气臭氧(O3)浓度处于大气背景值附近。文中分析了峨嵋山大气O3污染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O3浓度随测定点高度的增加渐趋平稳,分析了出现这种规律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朱彬  高晋徽  康汉青  杨鹏  王红磊  李月娥  邵平 《环境科学》2015,36(11):3981-3988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对长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式能够合理地再现这次长江三角洲夏季典型O3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2013年8月10~18日,长江三角洲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高温和小风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光化学污染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象场、地理位置、区域输送和化学生成都对O3的时空分布有影响.敏感性实验表明,上海O3浓度在海洋性气流影响下较低,但上海排放源对长江三角洲O3浓度时空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南京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贡献为化学生成(烯烃和芳香烃)和高层O3的垂直输送,杭州和苏州近地面高浓度O3主要来源于物理过程.在O3生成速率最大时(11~13h)对O3前体物减排,对长江三角洲15:00的O3峰值浓度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臭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监测子站的O3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北京市O3浓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夏季的一次O3高浓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O3浓度在5~8月维持相对较高浓度,其他月份则维持较低浓度.整体来看,4类功能的监测站点中O3平均浓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对照点及区域点、郊区环境评价点、城区环境评价点和交通污染监控点;O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一般在15:00、16:00达到峰值;O3还呈现明显的"周末效应",即周末白天时段O3浓度大于工作日浓度.北京市O3浓度城区相对较低,周边区县相对较高,生态植被优良的东北部地区浓度最高.2013年6月3日北京市发生一次O3高浓度过程,在下午西南风的作用下,榆垡、丰台花园、奥体中心和怀柔监测站O3峰值出现的时间从南到北依次滞后,且怀柔站在20:00才出现峰值,体现了这次过程中存在明显的O3输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二次产物浓度比值法是判断臭氧(O3)控制区的主要方法,目前仍存在条件限制和方法缺陷。根据氮氧化物(NOx)与O3、NOx与二氧化氮(NO2)间浓度的相关性,提出可采用O3和NO2间的浓度关系来确定O3浓度控制区类型(NO2控制区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区)。通过2016年1月之后550多天的监测数据分析,无论是臭氧O3浓度高值区还是低值区,在绝大多数观察日的大多时段,O3浓度和NO2浓度均存在非线性反比关系,温岭市臭氧O3浓度总体上处于VOCs控制区中。本研究成果还可运用于自动监测站异常数据判断、臭氧数据合理性分析及其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大气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浓度变化特征,为评估光化学污染提供依据。采用PAN在线监测仪对合肥市2016年夏季和冬季大气PAN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夏季和冬季PAN平均浓度分别为1.101和0.962 nmol/mol,属于夏高冬低现象;夏季PAN日变化规律显著,而冬季日变化规律不明显;夏季PAN与臭氧(O3)变化规律相似,但两者浓度呈现一定非线性关系。由以上结果可知,夏季和冬季PAN污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需综合考虑PAN和O3浓度变化才能更准确的评估光化学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红丽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6):1603-1611
光化学污染导致的高浓度臭氧(O3)是上海面临的重要大气污染问题.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市区(徐汇)、城郊(青浦)和郊区(南汇)3个典型地区在夏季光化学污染易发季节开展了O3及其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观测,结合光化学箱模型研究探讨了O3生成的主控污染物.研究表明,不同地区O3污染呈现较强的同步性,日最大浓度也比较接近;但南汇郊区由于受机动车排放影响较小,NOx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地区,导致该地区O3浓度日变化曲线相对平缓,夜间O3浓度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大气VOCs浓度较高时,往往伴随高浓度的O3;3个地区VOCs浓度和组成差异明显,就VOCs浓度而言,徐汇青浦南汇;浓度贡献最主要的物种为甲苯、C2~C3的烷烃和烯烃、丙酮以及辛烷;而C7~C10芳香烃、C3~C4的烯烃、异戊二烯以及乙醛是上海大气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VOCs类物质.3个地区O3的生成主要受人为排放的二甲苯类和C3~C4烯烃类物质控制;对于徐汇,只控制NOx会导致O3浓度升高,而南汇郊区O3的生成对NOx排放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臭氧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地层臭氧(O3)污染会危害植物生长,势必间接影响氮素吸收利用.本研究利用开放式臭氧污染(Free-air O3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O3浓度增加(比周围大气高50%)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冬小麦(Tritcium aestivum L.)主栽品种(扬麦15、扬麦16、烟农19、扬幅麦2号和嘉兴002)的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O3浓度升高对秸秆和籽粒的影响远大于根系.烟农19、嘉兴002和扬麦16的产量因O3浓度升高而减少,而扬麦15和扬幅麦2号产量则变化不大.扬幅麦2号与嘉兴002的秸秆干物重因O3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扬麦15与烟农19分别呈增大与降低趋势,而扬麦16则无变化表明O3污染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O3浓度升高影响氮素在小麦根、秸秆和籽粒中的含量与分配趋势,但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O3浓度升高导致扬幅麦2号的总吸氮量显著增加30.6%及烟农19的总吸氮量呈增加趋势,并使嘉兴002的总吸氮量显著降低34.8%及扬麦16总吸氮量呈降低趋势,但扬麦15的总吸氮量则不受影响.除扬麦15外,O3浓度升高具有减少籽粒氮占总氮比例的趋势,表明小麦响应O3污染对氮素吸收与分配调整机制存在品种差异.扬麦16、烟农19和嘉兴002的氮肥偏生产力因O3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而扬麦15和扬幅麦2号则无明显变化.扬麦16和嘉兴002的氮肥利用率因O3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而扬幅麦2号呈增加趋势,扬麦15、烟农19呈降低趋势.综合来看,小麦扬麦15抗O3污染能力强于其它品种,而嘉兴002则最易遭受臭氧污染危害.评价O3污染对小麦干物质与产量的形成与分配、氮素在植物-土壤系统周转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夏季嘉兴市一次光化学事件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沈利娟  李莉  吕升  张孝寒  吴博  章国骏  王翡 《环境科学》2014,35(5):1662-1670
为研究2013年8月5~11日嘉兴地区一次光化学事件形成的高浓度O3污染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对8月2~14日的主要污染气体(O3、NO2、NO、CO、SO2)、颗粒物(PM10、PM2.5)以及气象要素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嘉兴污染日的O3平均浓度是正常日的2.4倍,超标率多在29.0%以上,9日超标率高达45.8%,此次污染事件是高温下剧烈的光化学反应以及低湿低风速的稳定天气形势共同作用造成的.污染日和正常日的O3日变化均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14:00左右,O3在污染日和正常日生成期的增长速率分别为50.3μg·(m3·h)-1和21.6μg·(m3·h)-1,在消耗期的下降速率分别为16.8μg·(m3·h)-1和23.4μg·(m3·h)-1,NO、NO2和CO在污染日的浓度分别是正常日的1.1、1.5和1.5倍,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有利的反应条件.污染日PM2.5浓度、PM10浓度、PM2.5/PM10的比值分别是正常日的2.5、2.3、1.1倍,污染日大气光化学反应异常活跃,更有利于细颗粒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包括PM2.5、O3和NO2。运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对深圳市周边城市设置了4套达标情景并开展模拟评估。结果表明,要降低PM2.5浓度应以控制颗粒物一次排放为重点,在2012年基础上PM10和PM2.5分别减排45%和55%以上才可较好地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达标情景对O3污染的控制效果并不显著,可能与周边城市VOCs控制力度不足相关,要降低O3浓度,必须控制VOCs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夏季SO_2-NO_2-O_3的DOAS观测结果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实施北京市奥运空气质量保障计划"北京市与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的有利时机,2006年8月对北京城区空气污染物进行加强观测。文章利用SO2、NO2和O3等污染气体的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的观测数据,初步分析这些污染气体的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2006年8月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但NO2和O3小时平均浓度有时超标;北京8月份主导风向是东南风,空气对流活动及降水可明显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NO2污染主要来自局地污染源排放,O3污染来自光化学反应和大气输送;DOAS观测结果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间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安康市2015—2017年臭氧(O3)污染趋势分析,深入探讨臭氧(O3)污染成因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从监测结果看,安康市臭氧浓度逐年上升,已成为继PM2.5后困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管理的一种重要大气污染物。安康市2015—2017年臭氧浓度不断升高主要由气候变化、自然输入、机动车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等因素导致。因此建议:(1)开展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专项整治;(2)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3)开展餐饮油烟集中整治;(4)继续深化油气回收治理;(5)加快机动车维修企业及4S店有机废气治理;(6)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7)严格控制道路沥青铺设及路沿刷漆时间;(8)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年8月22日-12月31日北京野鸭湖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监测数据,分析O3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野鸭湖站O3浓度小时均值为48.3μg/m3,超过一级标准率为3.7%,超过二级标准率为1.3%。O3浓度显午后单峰型,高浓度阶段出峰时间(17:00)比低浓度阶段晚2 h,O3浓度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较低。O3浓度变化与气温、风速显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负相关;受局地上游污染源影响,当低层风向在22.5°~180.0°之间时易造成高O3浓度,西南气流反之。持续的偏东风控制和适中的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是产生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气象条件,且一天中超标时段多发生在13:00-1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