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探讨了灰色系统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灰色系统对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变化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 ,找出优势因素。结果表明 ,灰关联分析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大鹏湾海水环境要素与反曲原甲藻增殖的灰关联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反曲原甲藻种群增殖态势与环境要素的比较,建立关联度的排列顺序,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1,n)}。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关联空间、光滑离散函数等概念,定义了灰导数和灰微分方程,进而用离散数据列建立灰色微分方程的动态模型。其结果是,浮游动物、DO、Fe和Mn对反曲原甲藻种群增殖态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城市和城市化的生态困境,研究了可持续城市的概念及生态特性,论述了城市生态可持续性辨识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城市生态调查,城市生态评价与城市生态决策分析,指出可持续城市在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市概念内涵 自从1987年亚尼科斯基(O.Yanitsky)与雷吉斯特(R.Register)分别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对生态城市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也有很多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黄肇义等,2001).本文所提出的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发展目标理论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种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也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对生态城市内涵的一种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由来灰色系统(简称灰系,Grey-systems)理论自邓聚龙教授提出后,已被成功而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灰色系统的建模、控制、预测、决策、优化等等,都有其明显的优点。本文仅根据常用的灰系预测方法,探讨其在环境预测中的应用。灰系预测主要是用灰色建模GM(1,1)模型进行。预测方法包括数列预测,突变预测,季节突变预测及拓朴预测。其中,常用的是数列预测。我们采用的是时间数据序列预测方法。城市废水排放总量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统计指标,包括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措施、人口数  相似文献   

6.
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价在空气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营口市2005年4个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聚类指标体系,确定了不同环境灰类的灰数,给出了不同灰类的白化函数,标定了灰色聚类权重,并计算出了灰色聚类系数及模糊综合评价级数。针对各监测点位进行了灰色聚类分析,又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确定了营口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系统灰色模型的识别、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根据实测水质资料可以识别出河流水质灰色模型中的最优灰参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河流水质系统进行灰色模拟。灰色模拟考虑了实际河流水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确知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本文概述了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研究意义、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灰参数识别、河流水质系统的灰色模拟及其在四川沱江水质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需要,参考了国际上对生态城市概念与建设内容的研究资料,提出了若干思路,供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城市的概念,人类需求与生态完整性,空间尺度,结构与功能匹配,城市绿地,物种流6个方面介绍了生态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基本思路。介绍了生态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并以三亚城市生态规划为例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生态城市是都市规划和建设和最佳模式,在总结系列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生态城市建设做了理论和实践总结,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早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敏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2):101-103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衡量指标进行阐述,介绍了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思想,涉及城市生命支持系统、人居环境、生态产业、环境教育等4方面。  相似文献   

11.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介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阐述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将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进行比较;简单追溯生态城市思想的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城市生态建设应按初级、过渡和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并把其主要内容归结为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本文还对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付艳 《陕西环境》2003,10(6):46-48
该文在分析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本质,总结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生态城市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理念的深入人心,在进行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也应该更加引用生态城市的理念,并且注重开展一些环境工程建设,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口之间的和谐相处。本文主要围绕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生态城市和环境工程的概念,然后分析加强生态城市和环境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接下来介绍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浅绿的南京、灰色的北京和杭州、暖灰的重庆,各地的城市居民对于自己城市的色彩印象总是最深。城市色彩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文脉,随着经济的发展,色彩规划正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荣  雷隆鸿 《环境与开发》2001,16(2):13-14,16
城市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本文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概念,并以广州市为例,注重从生态角度上分析了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指出城市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生态原则,并给出了广州市目前城市现代化建设应采取的一些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灰色聚类法对竹皮河水质的综合评价刘义荣,许登清湖北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宜昌师专化学系一、前言灰色聚类法是把环境系统做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聚类因子对不同聚类指标所拥有的白化数,按几个灰类进行归纳,以灰类白化数的生成为基础的一种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二...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本文探讨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并采用综合加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生态城市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结合南京生态城市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南京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生态城市的管理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系统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基础。本文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城市的生态安全问题,并着重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环境战略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焕英 《陕西环境》2002,9(3):31-32
论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有区域环境规划的价值观和自然观,阐述了生态城市的特征,提出了我国城市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刍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差异;提出了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途径,为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指出了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