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从水资源与居民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视角,借鉴能源强度概念内涵界定了水资源强度、水资源相对强度概念及其内涵,并提出相应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有关用水部门的面板数据对2003—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省际水资源强度收敛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省际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强度差异变化相对平稳,σ-收敛趋势不明显;工业用水强度经历了"发散—平稳—收敛"的演变趋势;生态用水强度的σ-收敛趋势波动较大,且整体收敛速度较快,省际差异迅速缩小;2)大陆80%以上的省区4个用水部门的水资源相对强度受到的正面影响是持续的,整体未受短期冲击效应影响,故不具备全局性的随机收敛特征;3)4用水部门水资源强度具备绝对β-收敛特征,收敛速度分别为3.17%(居民生活用水)、4.21%(农业用水)、1.82%(工业用水)和12.41%(生态用水);4)东部省区生态用水强度呈俱乐部收敛趋势,西部省区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具备俱乐部收敛特征,中部省区的4用水部门均呈俱乐部收敛趋势;5)4用水部门均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其中:显著驱动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强度收敛的因素分别是第三产业比重、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年降水量,而显著制约三者收敛的因素则分别为进出口总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工业废水达标率。  相似文献   

2.
鲍超  方创琳  柳文华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949-1959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短缺的水资源条件约束下,促进水资源农转非是适应西北干旱区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迫切需要。论文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针对张掖市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低、第二三产业用水比重低、用水经济效益低、社会经济用水总量受限等问题,设计了城乡用水联动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生态环境约束下干旱区城乡用水联动的5种主要模式,即:退耕稳粮给水模式、农业科技进步供水模式、农业产业化促水流转模式、城市中水农用模式、水资源农转非补偿模式。通过5种模式的联合运用,旨在为张掖市及西北干旱区创新水资源管理并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建设项目供暖、制冷规模下的地下储能中央空调系统取水方案,在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实现水资源-经济-社会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水资源主管部门、用水单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夹点技术用于石化行业水网络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夹点技术,对某石化企业进行用水网络优化研究。在流量恒定和流量改变两种条件下,对某石化企业13个用水操作原有用水网络进行初始设计和优化改进。结果表明,在流量恒定和流量改变条件下,通过用水网络初始设计节约新鲜水用量分别为17.17%和13.72%,对初始设计用水网络的优化设计可简化用水网络,回用管路数分别由14条和16条减少为11条和8条,优化后的用水网络分别节约新鲜水用量17.25%和14.81%。水夹点技术在工业用水节约和废水减量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淮南矿区矿井水利用率,满足矿区井下生产用水、饮用水、锅炉用水等高标准用水水质要求,采用反渗透工艺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分析操作压力、进水温度、进水电导率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表明:在进水流量875L/h,电导率2180μs/cm,水温17.8℃,浓水侧操作压力0.6MPa的条件下,RO对硬度几乎完全去除,对碱度、SO42-、Cl-及电导率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9.1%、97.0%和97.8%。  相似文献   

6.
规划用水循环利用 高度都市化结果,大楼用水越来越缺,台专家指出,未来台湾大都市建筑应规划循环用水系统,淋浴、洗车等生活用水,均可再利用作为厕所冲洗等用途,估计此一系统将可节省20%到50%用水。 台某大学一位教授指出,一般生活用水可分为口用水、皮肤接触用水及杂用水,其中皮肤接触用水的回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钢铁行业用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冷却水系统在高浓缩倍率下运行的节水措施和实施途径,分析了高浓缩倍率运行条件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水质指数的构成 1 参照条件为使利用者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本水质指数(WQI)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①其应建立在法定采用的水质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之上; ②其应包含一个以上与特定水质状况相适应的用水状况信息; ③在其构成里应包含有毒性方面的内容。因此,以下所举水质指数是专门参考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组织制订的特殊用水水质标准,并依照本埠法定应用的特殊用水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北京:大力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北京市通过健全机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等措施,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北京市加强对市域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生活用水器具的质量和用水效率的监督检查,并组织开展市城镇居民家庭用水器具使用情况及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规律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基于主体的社会学模拟原理,建立了城市居民家庭用水规律评估模型,可从技术、经济与社会层面对用水行为规律进行考察.基于北京的统计与调研数据,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手段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与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结构正在从以水龙头、洗衣机用水为主的结构向以淋浴、冲厕用水为主的结构转变;水龙头和淋浴器能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大幅度的用水效率改善;水价的提高对自来水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再生水的需求;人们在购买节水器具时采用非理性原则;在当前北京市水价条件下,仅有约40%的消费者愿意采用再生水.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区间数表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区间数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导致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建立模糊化的风险评价标准体系,将风险评价标准分为低、低-中、中、中-高、高和极高6个风险等级,并运用综合评判法得出健康风险评价的等级。选取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多种污染物为评价因子,将基于区间数和模糊理论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9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广州、乌鲁木齐等3个城市水源地的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较高;儿童和青少年的个人年风险明显高于成人的个人年风险。  相似文献   

12.
韩笑颜  周颖  吕喆  王晓琦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0):2235-2245
为探究典型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与大气边界层结构演变规律,基于PM2.5采样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及WRF-Chem模式,以北京市和石家庄市2016年12月27日—2017年1月10日一次重污染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气象要素、PM2.5化学组分、天气背景场、边界层结构演变特征,以及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对ρ(PM2.5)及其主要化学组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北京市和石家庄市ρ(PM2.5)分别为(165.63±110.89)(247.67±95.22)μg/m3,石家庄市污染程度高于北京市;高空纬向环流和地面弱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场,低于1.75 m/s的风速以及超过75%的相对湿度是造成北京市与石家庄市重污染的不利气象条件.②重污染时段北京市与石家庄市SNA(SO42-、NO3-、NH4+三者的统称)与碳质组分(OC、EC)占比之和超过76%,是PM2.5中的两大主要组分;重污染时段ρ(SNA)占比明显上升,北京市与石家庄市ρ(SNA)占比由非重污染时段的42.23%、45.93%分别升至重污染时段的58.87%、59.62%;北京市与石家庄市ρ(OC)/ρ(EC)分别为5.13、3.51,表明在重污染时段两城市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③WRF-Chem模式模拟结果表明,PM2.5污染严重时北京市与石家庄市在300~500 m处均出现明显的逆温,垂直风场主要表现为低层偏南风顺时针向上切变为偏西风,切变高度在400~1 000 m,逆温层结与明显垂直风切变的边界层特征共同抑制了污染物的湍流与扩散.④北京市与石家庄市重污染时段的PBLH(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Height,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均值与非重污染时段相比分别下降了202、128 m,PBLH每下降100 m,北京市与石家庄市ρ(PM2.5)分别上升18.81、29.85 μg/m3,PBLH下降是导致两城市ρ(PM2.5)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北京市与石家庄市的PBLH与PM2.5组分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北京市PBLH与ρ(SNA)的相关性高于与碳质组分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石家庄市PBLH与ρ(EC)相关性最高,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中北京市PM2.5污染特征以二次形成为主,而石家庄市以一次排放为主.研究显示,北京市与石家庄市此次重污染过程与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秦皇岛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计算出了目前常用的5大类、62个单项指标的权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指标的筛选,确定了指标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14.
庭院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北各类庭院生态系统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序列综合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首次对庭院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阐述了各项指标在庭院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中国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围绕鉴别程序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经验。固体废物判断需把握待鉴别物品生产的目的、社会属性及其相对性,若物品是有意生产,或其社会属性符合行业通行做法和市场需求,则该物品不属于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名录查询需把握废物的行业来源与生产工艺特征,其中生产工艺分析是确定废物行业来源的关键;开展分析测试需充分论证废物检测指标及其样本数,基础资料的收集和专家咨询是完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污水处理厂于 1999年 10月建成通水 ,是实现全自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之一 ,介绍了该厂自控系统组成 ,工艺操作模式及其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涂层自然环境试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防护涂层自然环境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首先确定对象集、因素集、评语集,再建立其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得到加权型模糊综合评定集,将被评价事物的模糊指标定量化。该方法采用了专家咨询法、模糊数学计算方法,能避免或减少人为判断的不一致性,使材料或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评价更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8.
用水评价是帮助用水户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工具。论文在对北京市35 所高校进行用水节水情况实地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节水法规,系统分析了用水评价的内容,明晰了用水效率、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节水潜力法、层次分析法、概率测算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北京市高校行业用水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3 项一级指标、12 项二级指标和26 项三级指标构成。最后,对北京市5 所高校的用水评价结果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各高校整体的用水水平,以及各部位的用水效率和各种节水措施的优劣,明确了其节水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塽  杨庆  刘秀红  崔斌  刘智斌 《环境工程》2020,38(7):25-31,99
综述了专家系统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结构和特点、针对的工艺以及应用现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专家系统中知识的获取和表示、规则的建立以及与故障树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情况,并对专家系统在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运行控制以及故障诊断3个阶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统计数据、国家行业标准及对镁行业专家进行咨询基础上,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淘汰水平四个等级的标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判断直接而有效的综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评价,判断出清洁生产水平等级和存在问题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