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农田排灌水的稳定塘-植物床复合系统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稳定塘-植物床系统处理农田排灌水,植物床栽植茭草和芦苇.监测结果表明,雨季、旱季平均流量分别为417.1,206.8m3/d,无降雨期间渗漏、蒸发蒸腾损失的水量之和占进水的42.1%~60.5%.系统雨季进水COD、总氮(TN)、氨氮和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为97.9,8.09,3.38,0.69mg/L,旱季分别为112,7.76,3.78,0.98mg/L.各项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大于57%.芦苇和茭草的生长速度在5月最大.因植物收割去除的N和P量分别占进水的14.6%和27.1%.从2002年4月~2003年7月湿地截留SS量为297.5m3.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流化床工艺深度处理印刷电路板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某印制电路板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平均CODcr、NH3-N、Cu2+浓度分别为176.5、22.16、0.25mg/L条件下,当进水流量为420m3/h,气水比为4.5:1时,出水平均CODcr、NH3-N、Cu2+浓度分别为20.5、0.85、0.15mg/L,远低于当地排放要求,同时,ABFT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跌水曝气高度、流量与复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湿地床体内部缺氧是限制其去污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跌水曝气是改善人工湿地床体内溶解氧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跌水曝气复氧效果和跌水高度及跌水流量有关。通过增大跌水高度增加曝气时间,从而使复氧量增加。但复氧量的增加趋势随跌水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平缓,在2.5m左右能达到较好的跌水曝气效果。此外,设置更多更细的出水管道湿地出水变细流可以增加复氧面积,也有利于复氧。  相似文献   

4.
扩散渗析—电渗析法回收盐酸酸洗废水中的酸和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盐酸酸洗废水"零排放"的要求,采用扩散渗析—电渗析联合工艺技术,进行回收酸洗废水中的盐酸和铁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扩散渗析装置料液进水流量、蒸馏水与酸洗废水流量比、电渗析装置阴极室进水pH值、阴极室和阳极室进水流量和槽电压对酸洗废水中盐酸和铁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锈钢作阴极,自制改性Ti/SnO2-Sb2O3/PbO2电极作阳极,采用DF120型均相阴离子交换膜,当扩散渗析装置料液进水流量为0.35L/h,维持蒸馏水与酸洗废水流量比为1,电渗析装置阴极室进水pH值为2.50,阴极室和阳极室进水流量为0.06L/h,槽电压为10V时,回收盐酸浓度平均为0.2mol/L,盐酸回收率平均为66.7%;出水中Fe2+浓度平均为99.5mg/L,铁回收率均可达到88%。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好氧区溶解氧浓度对一体化膜泥法OCO反应器脱氮削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均值为300mg/L,进水流量为20L/h时,缺氧区与混合区的DO随好氧区的DO而变;在DO为2mg/L左右时,具有较理想的脱氮削碳效果,出水氨氮、总氮和COD分别为0.5mg/L、8mg/L和12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9%、80%和96%;结合化学除磷,TP的去除率可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导出了二沉池的一维通量模型.模型考虑了二沉池表面积的变化,低浓度污泥沉降和区域沉降采用了Takács速率公式,压缩沉降采用了压缩沉降速率公式.结果表明,单元层的污泥质量守恒,模型在进水污泥浓度、进水流量、回流比及其组合的脉冲扰动下仍有较强的稳定性;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与回流污泥浓度的模拟值分别为16.40mg/L与7.01g/L,和实测值范围15~19mg/L与646~8.32g/L较为吻合;污泥层高度的预测值为0.55m,与实测值0.45m较为一致同时,恰当地选取二沉池分层数和模拟迭代时间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模拟失真,将二沉池分为30层及其以上可得到理想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设计,选取进水初始浓度、进水流量及pH为工艺考察参数,对生物膜载体悬挂式自然供氧处理果糖有机废水的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浓度181.315 mg/L、pH6.996、进水流量1.978 mL/s。此条件下,出水COD浓度可达到18 mg/L,去除率为90.12%。  相似文献   

8.
以R22为工质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螺旋套管冷凝器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在进水温度17~34℃、水流量0.4~0.53 m3/h的范围内,测试冷凝器的总换热量、总换热系数随进水温度、进水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螺旋套管冷凝器的总换热量、总换热系数随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于0.53 m3/h的水流量,当水温由17℃上升到34℃,总换热量、总换热系数分别减小约22.5%、16%。总换热量、总换热系数随进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进水温度为17℃时,当进水流量由0.4 m3/h增加到0.53 m3/h,总换热量、总换热系数分别增加了约20%、25%。  相似文献   

9.
王卫刚  管锡珺 《环境工程》2007,25(5):100-102
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调整鼓风量改造原处理工艺,处理购物中心综合污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1083~1146mg/L、SS为315~436mg/L;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126~145mg/L、SS为65~83mg/L,CODCr、SS去除率分别为87%~93%、79%~81%,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裴廷权  刘欢  李旭宁  梅峰  徐进 《环境工程》2013,(Z1):212-215,250
通过投加缓释碳源PHB,比较了分别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的处理效果,填料高度0.6 m处的实验效果最好,出水COD、NH3-N、NO-3-N和TN浓度分别为17.9127 mg/L(均值53 mg/L)、0.02127 mg/L(均值53 mg/L)、0.021.62 mg/L(均值0.24 mg/L)、1.51.62 mg/L(均值0.24 mg/L)、1.57 mg/L(均值3.02 mg/L)和2.17 mg/L(均值3.02 mg/L)和2.114.3 mg/L(均值6.68 mg/L)。在填料高度0.6 m处,反应体系保持着对NH3-N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13.04%14.3 mg/L(均值6.68 mg/L)。在填料高度0.6 m处,反应体系保持着对NH3-N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13.04%94.56%(均值67.45%)。通过连续运行46 d后,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NO-3-N去除率并未明显不同,出水NO-3-N去除率随时间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出水NO-3-N去除率的变化范围很大,分别为0.92%94.56%(均值67.45%)。通过连续运行46 d后,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NO-3-N去除率并未明显不同,出水NO-3-N去除率随时间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出水NO-3-N去除率的变化范围很大,分别为0.92%81.16%(均值46.94%)、15.66%81.16%(均值46.94%)、15.66%75.23%(均值53.17%)和2.41%75.23%(均值53.17%)和2.41%77.06%(均值48.77%)。相比之下,在填料高度0.6 m处出水NO-3-N去除率最高。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TN去除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8.05%77.06%(均值48.77%)。相比之下,在填料高度0.6 m处出水NO-3-N去除率最高。在填料高度0.5,0.6,0.7 m处出水TN去除率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8.05%81%(均值49.4%)、17.09%81%(均值49.4%)、17.09%81.74%(均值54.95%)和0.3%81.74%(均值54.95%)和0.3%84.15%(均值54.4%)。  相似文献   

11.
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报道了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实验,研究了曝气时间、曝气量和生活污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作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效果较好。曝气2h后,即可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污水进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为300~800mg/L和170~400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0%~70%和90%~88%。进水COD浓度分别为312.6mg/L和530.6mg/L,曝气量0.6m3/h,处理2h后出水COD浓度分别为30.63mg/L和103.92mg/L,去除率>90%,出水达到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因此,以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低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单体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2.
选择多级跌水有机填料型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进出水各污染物浓度进行详细测试,分析比较了各工艺段污染物去除率的变化。研究发现,COD进水质量浓度维持在113~260 mg/L,去除率呈逐步升高趋势,最高可达73.3%;TN进出水质量浓度均偏高,去除率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特点,最高可达65.3%,最低仅为6.1%;NH+4-N进水质量浓度维持在35~70 mg/L,去除率前期较高,最高可达77.9%,后期去除率逐渐降低;TP进水质量浓度维持在4.5~12.7 mg/L,去除率为39.3%~61.8%。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整体可达到甚至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厌氧反应器UASB+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废水,设计处理能力为100m3/d,在进水CODs:和BODs分别为10 000 mg/L和5 000 mg/L时,经处理后,出水CODc:和BODs分别为60mg/L和20mg/L,其去除率分别为99.4%和99.6%,且出水稳定,达到了<北京市水...  相似文献   

14.
Ti/RuO2-TiO2-IrO2-SnO2电极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含氨氮(NH4 -N)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其中阳极为Ti/RuO2-TiO2-IrO2-SnO2网状电极,阴极为网状钛电极.考察了出水放置时间、进水流量和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对能耗、阳极效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浓度为400 mg/L,初始氨氮浓度为40 mg/L时,进水流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不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大.在进水流量为600 mL/min,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时间为90 min时,氨氮去除率为99.37%,去除1 kg氨氮的能耗和阳极效率为500 kW·h和2.68 h·m2·A,瞬时电流效率(ICE)为0.28.表明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选取陶瓷碎片废弃物作为基质,芦苇和菖蒲作为湿地植物,构建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纳污河道内的污染河水进行处理。水力负荷为15cm/d,考察了在较高浓度进水(CODCr和氨氮浓度分别为40~70mg/L和10~35mg/L)和较低浓度进水(CODCr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5~30mg/L和0.3~3mg/L)2种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进水情况下,系统对CODCr、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0%和42.4%;在较低浓度进水情况下,系统对CODCr、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8.5%和63.0%。陶瓷碎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湿地基质。  相似文献   

16.
彭枫  潘霞 《环境工程》2014,32(5):14-16
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具有良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在空气流量为75 L/h,臭氧浓度为100 mg/L,pH=10.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当深度处理进水水质ρ(COD)=156.5 mg/L、色度=110倍时,其去除率分别为69.65%和92.27%,出水COD和色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7.50 mg/L和8.50倍,均达焦化废水排放新标准。  相似文献   

17.
自然充氧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欣 《环境工程》2016,34(10):35-38
研发了一种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好氧单元采用"跌水+散水+拔风"自然充氧设计,从而减少了机械曝气,降低了运行成本。实验在北方的秋冬季节进行,考察了自然充氧效果和替代机械曝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自然充氧可将厌氧出水ρ(DO)从1 mg/L提高到3 mg/L以上。实验设置2种曝气方式,分别为单独机械曝气(0.2 m3/h)和50%机械曝气(0.1 m3/h)+自然充氧,结果表明装置处理性能基本无差异,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86%,NH3-N分别为57%和54%,TP分别为40%和49%。  相似文献   

18.
以某食品配料有限公司香精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隔油-混凝气浮-二级A/O工艺处理香精废水的工程应用,总结并分析了工程设计及运行经验;设计处理流量300m3/d,进水CODCr,BOD5,SS质量浓度分别为8500,4000,1300mg/L;进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达99.3%,99.5%,98.5%以上,出水满足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强化CMICAO(多点交替进水阶式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通过调整进水C/N〔ρ(CODCr)/ρ(TN)〕、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比对CMICAO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察其对氮、磷去除的影响. 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SND(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的去除效果也随之提高,C/N≥7时,前好氧池同步硝化反硝化率达到61%,出水ρ(TN)≤9.0 mg/L;在相同工况下,较低的C/N下反硝化除磷现象更明显. 综合考虑,C/N在5~7范围内,可取得较好的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优化工艺进水碳源分配可提高碳源利用效率,氮、磷的去除效果受进水流量比的影响较大,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比为2.0时,可强化缺氧池的反硝化除磷作用,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75%和92%,出水ρ(CODCr)、ρ(NH+4-N)、ρ(TN)和ρ(TP)分别为28.7、1.9、9.2和0.27 mg/L,通过优化实现了CMICAO工艺对氮、磷去除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淮南矿区矿井水利用率,满足矿区井下生产用水、饮用水、锅炉用水等高标准用水水质要求,采用反渗透工艺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分析操作压力、进水温度、进水电导率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表明:在进水流量875L/h,电导率2180μs/cm,水温17.8℃,浓水侧操作压力0.6MPa的条件下,RO对硬度几乎完全去除,对碱度、SO42-、Cl-及电导率的去除率分别为98.3%、99.1%、97.0%和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