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建树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能源结构不合理、运输结构有待调整、污染物浓度整体偏高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十五年大气环境防治战略路径,并梳理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调整以及污染物协同治理等。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防治已成为社会管理中刻不容缓的一个任务。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再应用颗粒污染物防治技术及气体污染物防治技术,同时,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加大对于违法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保障生态利益。  相似文献   

3.
燃气替代燃煤对改善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兰州市自然环境条件的介绍,分析了兰州市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燃煤造成的.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减少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通过燃气替代燃煤,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兰州市空气质量状况.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分析了"煤改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十堰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十堰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指数、空气质量指数(AQI)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评价方法,研究十堰市2013年-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治理思路.结果表明:2013年-2015年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逐年好转,除PM10和PM2.5外,其他因子均达标,污染物贡献比例中,PM10和PM2.5污染负荷占比超过50%,为主要污染物;十堰市城区空气质量整体呈夏季较好,冬季较差的趋势;全市中开发区铁二处空气质量较好,张湾区刘家沟空气质量较差;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分析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源排放和使用清洁能源等多项措施,并注意季节特征和加强预警预报工作,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改善通化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通化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力度,关停治理了一批超标准排放的工业污染源,加快淘汰高污染燃料改燃清洁能源步伐,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拆除工作,积极推行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控制烟尘污染,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及城市扬尘治理工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分析了通化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几十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基础上,展望提出新时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主要经历了消烟除尘构建大气环境容量理论(1972—1990年)、分区管控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1991—2000年)、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见顶下降(2001—2010年)、攻坚克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1—2020年)四个阶段。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在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更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大气污染减排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清洁高效,低碳少污,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弄清大气污染来源成因,为科学治污提供坚实基础;清洁生产,全程控制,显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属地责任,联防联控,改善局地质量,降低区域间相互影响;智慧监控,数据归真,强化污染源监管。  相似文献   

7.
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改善。然而,每年进入采暖季后,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气象因素的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低于其年平均水平。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环保部等十部委和相关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解决,以颗粒物、臭氧引发的区域性复合污染日益严重。结合当前环境管理需求,从城市空气质量达标、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等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长春市能源结构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长春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改善空气质量的综合防治方案与建议.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0.
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有助于防治大气污染。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定量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空气质量和气象数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指标——"参考浓度",即同等排放水平、参考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以SO_2为例,通过比较我国主要城市SO_2监测浓度、参考浓度与排放水平的相关性,验证了该排放水平指标的有效性;将该排放水平指标应用于我国不同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脆弱性分析,得到了不同地区PM2.5排放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气污染物参考浓度相比监测浓度可以更好地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该评估方法可以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创新路径。城市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传统治理方法的局限性引发了对创新的需求。总结了几个创新路径,包括清洁能源推广与应用、低碳交通的发展、新型排放控制技术的研发、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通过这些创新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为城市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文章指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管理的基础,污染源“底数不清”严重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亟需尽快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科学构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指导原则,以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支撑体系建设进展,提出应从重视技术指南的实践与应用、加强清单编制科学研究及能力建设三方面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景平 《环境保护》2013,41(5):32-33
山西省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针对山西大气污染特点,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控在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从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空气质量,迎来三晋的蓝天白云。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焦炭生产基地和全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山西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目标,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绿色生态工程、全省环境质量攻坚为抓手,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4.
近期大气环境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短期难以下降,而改善空气质量又需显著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因此,改善空气质量必须调整现有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民能源消费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能源供应朝着进一步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以及环境损害的定价机制转变,显著提高清洁能源比例、电煤比例和使用效率;能源消费朝着节能、低碳、绿色消费模式转变,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行节能建筑,显著降低人均能源消耗量。  相似文献   

15.
廊坊市大气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排放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廊坊市2014年12个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廊坊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包括空气质量水平、大气污染的季节与空间分布.结果发现,虽然与2013年相比2014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12个站点空气质量超标均十分严重.秋季、冬季与春季PM_(2.5)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夏季O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频繁超标,需要引起重视.为实现廊坊市空气质量模拟,制定最优空气质量改善政策,基于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数据,编制了廊坊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工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SO_2、NO_x和PM_(2.5)的重要来源.VOCs则主要来自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另外,廊坊全市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贡献了PM2.5的38.6%,但扬尘的管理十分薄弱.同时结果表明,廊坊市黄标车排放在交通源排放中比重较高.因此,需要对上述重点排放源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改善廊坊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排放格局优化方法及案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包括末端治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交通结构调整等,鲜见大气排放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团队基于自然环境、人体健康、污染物传输能力和气象扩散条件等多种因素,使用阈值、自然间断点分级和空间擦除等方法划定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并据此优化调整大气排放格局,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再以广东省为例,校验空气质量改善效益以及探讨大气环境分区对排放格局优化的引导应用.结果表明,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面积占全省9%;人口密集区占3%;国控站点敏感区占15%;污染物积聚区占22%;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占60%,主要分布在粤西.通过推动广东省非火电工业源移入大气环境布局适宜区,可以使全省PM2.5平均改善4%,城市最大改善10%.排放格局优化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法中的一种创新性辅助支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控制技术提升和跨区域联合防控,综合制定最可行的空气质量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Preface     
郝郑平 《环境科学》2011,32(12):3461-3461
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我国不仅面临传统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也面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排放的严峻挑战.VOCs可引发光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环境保护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首次正式地从国家的层面上提出了开展VOCs防治工作,并将VOCs列为防控的重点污染物之一.有关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减排和控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有关VOCs排放检测分析、控制技术、标准规范、环境政策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和深入.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市2001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对青岛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状况,且在不断改善;受工业扬尘和建筑扬尘的影响,青岛市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之落后的工艺设备等原因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以氮氧化物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日趋明显,因此,冬季采暖燃煤利用、机动车尾气控制及城市扬尘抑制仍是青岛市未来大气污染的治理重点,强化燃煤脱硫技术和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青岛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首尔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积极应对大气污染,通过实施以清洁能源推广使用、交通领域的低排放政策、控制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工厂企业排放管理等为核心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成效,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从2000年的46μg/m~3下降至2015年的23μg/m~3,这对于我国当前以PM_(2.5)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参考首尔市大气治理经验,我国城市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应科学分析污染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治理才能有效提升大气质量;应重视臭氧污染,加强臭氧污染控制研究;应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芒市坝区1—5月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原因进行分析,并类比其他相似坝区城市同一时段空气质量及气象资料。结果表明,2—4月芒市坝区易出现逆温,妨碍大气污染物扩散,是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的直接原因。同时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天然森林质量降低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提出了逆温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绿色交通系统建设、天然林生态恢复等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