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层(0 cm~20 cm)硝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下层(20 cm~40 cm);土壤肥力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坡中处最高,坡底处最低;速效磷是影响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复杂污染源下采煤沉陷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学、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采煤沉陷区土壤中Cu、Zn、Cd、Cr、Ni、Pb、As和Hg等元素空间分布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Zn平均值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1倍,其他元素未超过筛选值.Cu富集在工业园区南部,Zn、As富集在两河交汇处、工业园区南部,Cd、Pb和Hg富集在沉陷区西部,Cr、Ni富集在沉陷区东部、西部;土壤剖面上Cu最大值出现在80 cm处,Ni最大值在40 cm处,其他元素最大值均在20 cm处.土壤中元素迁移程度为Cu最高,Zn、Cr、Hg和As最低;土壤中Cd活化率较高,达到27.1%,易被植物吸收富集.  相似文献   

3.
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土壤退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带来的地面塌陷是极为重要的新生环境地质问题。以淮南潘北矿塌陷湿地为研究区域,其总氮(TN)含量平均水平为1.04g/kg,总磷(TP)含量平均水平为425mg/kg,在空间分布上均有从非季节性积水区向季节性积水区递减的趋势。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总氮与有机质(SOM)含量呈极显著正向相关,与pH呈负向相关,与有效磷(AP)呈正向相关;总磷与有效磷表现为极显著相关;AP与有效钾(AK)、SOM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通过应用相关分析和模糊数学的原理,以TN、TP、AP、AK和SOM等5个土壤肥力指标为基础,对该区域季节性积水区和非积水区土壤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季节性积水区IFI为0.463,非积水区IFI为 0.601,表明塌陷湿地形成后会加剧水域周边土壤的退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按网格布点,在新疆广大领域采得在海拨-154~5000米地表0~20cm深的土壤样品731个,用S-85多道γ谱仪测定了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全疆土壤中铀-238、钍-232、镭-226和钾-40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8、38.47、31.64和612.60(Bq·Kg~(-1)),面积加权均值分别为33.77、38.96、31.41和597.63(Bq·Kg~(-1)),广大领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本底水平,也存在局部区域明显较高的问题,新疆土壤中钍-232及子体、镭-226及子体和钾-40所致距地面1米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32、1.23和2.41(×10~(-8)Gy·h~(-1)),其贡献分别占39%、21%和40%,合计为5.96×10~(-8)Gy·h~(-1),与外照射测量的按网络、人口加权和面积加权均值5.81、5.76和5.94(×10~(-8)Gy·h~(-1)),仅分别相差2.5%、3.4%和0.3%。新疆土壤中铀镭的放射性总量是平衡的,但铀镭放射性的不平衡是广泛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北疆部分区域土壤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疆4个区域土壤的pH、可溶性总盐及有机质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区的pH为7.20-10.58,多属于碱性至强碱性土壤;可溶性总盐量为0.012%。12.834%,多属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16%-21.09%,1-6级土壤均含有机质,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但山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部分农田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肥力低的问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风沙土等具有盐渍化轻、肥力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郊安宁渠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慧玲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17-119,122
对乌鲁木齐产莱区安宁渠区的表层土壤及地表下40cm土壤中重金屑Cd、Hg、As、Pb、Cr进行了分析和测定,并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安宁渠区土壤大部分为轻污染,但个别点已达重度污染,地表的污染较地表下40cm土壤为重。污染为外源性污染,与垃圾肥料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淮北中湖采煤沉陷区2005年、2014年和2018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地表景观解译,研究治理前后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治理前,该区耕地破碎化加剧、景观优势最大并持续减弱,沉陷积水区水体呈聚集化趋势;治理后,景观基质由耕地变为水体,林地、草地面积显著增加且景观优势上升,人工湖泊水体聚集程度高.区域景观...  相似文献   

8.
高压蒸汽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的有机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控式高压蒸汽消解器”作加热器,将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由敞口油浴法转变为密封高压蒸汽消解法,用实际土样全面优化了温度、硫酸浓度、时间等消解条件,建立了高压蒸汽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的方法,并用于不同地方、不同类型土壤和底质中有机质测定,同时用油浴法作对照,相对误差在-37~53%之间。该方法精密度好,无实验室二次污染,批处理样品数量多,可作为测定土壤、底质中有机质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养分、健康状况、农田管理等6个方面选取15~18个指标对淮南市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淮南市耕地总面积为349 170.18 hm2,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70等级,高产田(1~3等级)占比50.67%,中产田(4~6等级)占比44.79%,低产田(7~8等级)占比4.54%;耕地质量空间分布与土壤类型分布相关性明显;耕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值分别为24.5 g/kg、2768 mg/kg和140 mg/kg,均处于中等水平,质量等级较高的耕地,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耕地质量主要影响指标为灌溉能力、排水能力、地形部位及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用环境磁学方法对甘肃徽县铅锌矿区典型耕地污染土壤、自然土壤和修复土壤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的磁化率(χlf)与频率磁化率(χfd)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污染土壤磁性增强主要由铅锌矿厂在选矿冶炼过程中释放的含铁矿物所致;污染土壤χlf值在0 cm~30 cm深度范围内最高,污染严重;χlf值在30 cm~60 cm深度范围内明显降低,污染程度减弱;在60 cm~70 cm深度范围内与自然土壤的χlf值接近,污染基本消失。土壤污染程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污染深度范围为0 cm~60 cm;从污染土壤、修复土壤到自然土壤χlf值依次降低,且污染土壤χlf值与重金属元素Pb、Zn等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直接加热消解法测定土壤底质中的有机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XJⅠ型COD消解装置作加热器,测定土壤、底质的有机质。通过不同消解时间的实验设计,选取8min作为该法的消解时间;通过4种不同类型土壤、底质有机质的测定,并将其测定值与甘油浴法〔1〕作比较,得出该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在14%~27%之间,相对误差在-34%~15%之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投加悬浮填料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新疆干旱寒冷地区污水处理厂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及生物膜菌群.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水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悬浮填料对氨氮和NO3--N均有降解作用,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72%和81.42%;悬浮填料填充率在20% ~30%、曝气量在6.0 m3/h~6.5 m3/h时,总氮平均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总氮测定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导较多,已报导的有以下几种: 1. 库仑法: Sawatrai等报导了用高活性的镍—氧化铝作催化剂在700℃用热裂解技术,用库仑法测定了高碳量废水中的总氮的含量。测定含100mg/L氮的废水,相对标准偏差接近2%。 美国ASTM报导了用微库仑测定水中总氮的标准方法,其测定范围为0.5~100mg/L,此方法用于卤素含量低于20%、硫含量低于5%的水样。该方法定义为除了分子状态N_2 以外可测出样品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总量。测定过程中采用了氢气作载气,镍丝网作催化剂。氢氧化钠通过石棉网或氢氧化铝网后洗去碳酸气,裂解区温度为800℃(或700℃),用微库仑法测定总氮。  相似文献   

14.
天津城郊土壤中PAHs含量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天津市郊环城四区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环城四区95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16种PAH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西青、东丽、津南和北辰土壤中16种PAHs的总量范围分别为62.6~1 994.9、36.1~4 074.7、20.1~2 502.5、22.1~707.7μ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45.8、841.8、509.5、242.5μg/kg。四区中都以高环多环芳烃为主,西青、东丽、北辰和津南高环多环芳烃分别占多环芳烃总比例的45.4%、42.2%、38.8%和38.7%。空间分析的结果表明,靠近天津市市区样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要明显高于远离市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利用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比值法对天津市郊环城四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进行了解析,研究区土壤监测样点的PAHs主要来自燃烧源,少部分来自石油类来源或几种污染源的共同复合累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地区草原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与有机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测定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个草原表层土壤(0~20 cm)中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使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并对其总有机碳与有机质水平及两者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初步分析了造成各样品之间总有机碳水平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只以打草场作为利用方式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常年放牧场的总有机碳含量高。从草原类型和土壤类型上看,草甸草原总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典型草原,黑钙土总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栗钙土。综上,过度放牧会使草原土壤总有机碳大量释放。总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0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城市绿地和降雨系统模拟装置,研究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研究表明,模拟绿地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和污染物总量的控制有较好作用。降雨0.5h内污染物质主要被0cm-15cm层土壤所吸附,2h后各层对有机质、氮磷的吸附能力基本相同。绿地系统对径流污染物中COD、NH4^+ -N、NO3^- -N及TP去除率为37.6%~49.9%;降雨期间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靠土壤和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和吸收作用,因此对土壤NH4^+ -N、NO3^- -N及TP的吸附过程用Langmiur方程进行拟和,发现土壤对NH4^+ -N及TP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自发进行程度较强,对NO3^- -N的吸附反应在常温下较难进行。且降雨后微生物开始降解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和植物根系的污染物,降雨后第5d~8d,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雨后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主要发生在降雨后第2d-8d内,且t4d~17d土壤污染物含量基本降到降雨前水平,土壤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17.
于2013年—2014年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的方法,采集江苏省境内典型农田耕作层(0~20 cm)土壤及其对应点位的水稻/小麦籽粒,分析其中的ω(Cd)(全量、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和0.05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及Cd在土壤—谷物籽粒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糙米)中ω(Cd)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与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在0.01水平下显著,而糙米中ω(Cd)与土壤中Cd总量以及土壤中的ω(有机质)的相关性较弱;麦粉ω(Cd)与0.01 mol/L CaCl_2提取态含量、土壤中总ω(Cd)和土壤ω(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面粉中ω(Cd)与土壤p H值的相关性较弱,说明淹水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土壤盐分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蕾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4):227-229
为了掌握监测区土壤盐分的组成和分布特征,通过采集监测样点地表0~30cm土层,对土壤总盐、八大离子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土壤盐分含量高、盐分类型多样、盐分分布有一定的地带分布特性。同时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为活动)对土壤中盐分组成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补充耕地土壤肥力和健康状况,进行耕地质量等级与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全椒县、长丰县和五河县2020年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分别为5198、4.811和3.911;补充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总体上低于县域水平;补充耕地质量等级面积分布总体上比县域水平分布更分散;乡镇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与全镇耕地质量等级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乡镇补充耕地面积存在负相关关系;补充耕地土壤速效钾和pH平均值高于县域土壤平均值,有效磷平均值低于县域平均值,有机质平均值与县域平均值变化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千岛湖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析其污染分布特征,并评价污染水平。结果表明,千岛湖沉积物中OM、TN、TP平均值分别为1.44%、1.86mg/g、0.89mg/g。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城区库湾、新安江干流沿线污染相对较重;垂直分布,OM、TN、TP整体上均从湖底由下而上呈逐步上升变化过程。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湖沉积物中OM、TN、TP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氮、磷多以有机形式存在。C/N值表明,该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内源的水生生物分解。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1.1~4.2,该湖整体上处于重度污染水平,TP污染重于TN;有机指数范围为0.04~0.52,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