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有效遏制危化品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劳动保护》2004,(10):88-89
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化学品具有危害性,也对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世界各地接连不断发生化学品爆炸、火灾和泄漏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危化品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所以,探索和总结危化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有效的事故防范措施,对遏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危化品运输应急救援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昆瑜 《劳动保护》2009,(2):108-109
危化品运输事故具有易扩散、易污染、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等特点,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然而,由于危化品运输种类多、运量大、运输中的违章行为严重,加上运输安全管理受危化品运输企业本身规模小、安全基础薄弱等条件的限制,造成危化品运输事故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3.
孙永泰 《安全》2008,29(6):48-49
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由危险化学物品而引发的灾害事故越来越多,损失和伤亡越来越大。在危化品大家族中,除了象冰醋酸等少数品种怕冷不怕热之外,大多数危化品都惧怕高温高热。每到炎热季节,危化品事故就比较突出。因此,在炎热季节,必须认真做好危化品的防热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危险化学品具有种类繁多、应用广泛、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安全风险高,如何有效防范事故风险,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是世界各国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化工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储运量持续扩大,危化品安全风险、应急救援难度不断增大。中国为应对危化品事故救援,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成功举办两届全国性的危化品应急救援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现有事故致因理论在揭示安全规制、文化与观念等隐性因素方面的不足,以引入多维度基本风险因素(BRF)概念的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Tripod-DELTA)为研究对象,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天津"8·12"危化品爆炸事故致因进行证据分析与结构化建模。分析发现,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致因因素由直接层、中间层与间接层3个方面构成,政府监管不力是事故发生的最底部间接层因素。为此,改进了传统三脚架事故致因模型的风险节点以及控制环路。改进后的三脚架模型能描述BRF与危险源的内部构成,设计出管理型、实体型和组织型3种差异型安全栅,明确了安全栅的脆弱性是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减少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发生,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致因及因子间的传递路径,在统计分析2016—2020年发生的1 041起危化品槽罐车运输事故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从人、机、环、管4个维度,提炼出15个事故致因因子,联合使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子的关联关系及对事故影响的重要程度,构建事故致因因子多级递阶模型。结果表明:错误操作、罐体及安全附件故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关键致因,监督管理不到位、极端天气和教育培训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深层关键致因;事故的发生是多层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监督管理不到位和极端天气为底层因子,分别衍生出23条和16条事故传递路径,其中,监督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错误操作是最危险传递路径,在事故预防时应予以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危化品道路运输行车安全,基于STAMP模型构建危化品道路运输的分层安全控制结构,将安全问题看作是控制问题,并将系统工程思想融入事故预防中。在此基础上,引入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7.1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从物理层、基础层、运营层及监管层动态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控制缺失。结果表明:基于STAMP模型的安全分析方法不仅可考虑由组件失效引起的事故,还可发现组件之间的组织问题及决策背景,并对事故致因做出更为详细的解释,为类似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并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化品运输事故是交通事故中产生社会危害较大的事故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由交通事故或车辆及装运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原因引起,通常会导致危化品泄漏、起火、爆燃或爆炸,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我国是危化品生产、使用大国,危化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且运输业  相似文献   

9.
<正>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等待装卸的过程中,存在人员、车辆大量聚集情况,这是事故状态下造成损失扩大、事故升级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通过新建专用停车场并采取配套技术措施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危化品公路运输的油气装卸作业过程,必然伴随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等待。车辆在临近危化品装卸作业现场甚至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区域附近集中停靠等待装卸,势必造成人员、车辆大量聚集,一旦危化品装卸作业场所或者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解析文本形式的危化品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类型与大量事故致因间的因果关联,从化工行业入手,通过扎根理论对175起危化品事故案例进行因素提取,共确定5个子系统、19个因素、80个子因素,提出基于事故生命周期的事故致因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Gra Apriori算法,以解决经典的Apriori无法考虑属性类别关系的问题,最终获得14个以事故类型为决策属性的规则。结果表明:这些规则从不同事故阶段细致地剖析了危化品事故所遵循的规律,重现事故的演变过程,为危化品事故风险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预防策略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危化品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将危化品事故发生率引入模型,对比分析危化品企业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景推演模拟仿真,研究表明:危化品事故发生率,对危化品企业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当危化品事故发生概率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危化品企业和监管部门都会疏忽安全投入和监管;地方政府承受危化品事故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增大时,危化品安全监管系统演化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情景下,当上级政府惩罚力度高于危化品企业未投入安全生产受到的处罚和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成本时,其最终都选择安全投入和严格监管策略。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危化品安全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伤残损失统计,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包括因死亡和伤残而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为了计算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人员伤残损失,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是目前国际疾病负担应用较多的统计指标,其将因伤残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和死亡寿命损失综合计算。笔者首次应用DALY来计算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导致的伤残寿命损失,2005年因事故伤亡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至少有3 651 862人年,折合成静态经济损失约878亿元。通过DALY计算健康寿命损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在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除了直接损失外,还应该重视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储存企业须公开危化品种类分级:将危化品的危险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三类,按照不同安全级别施行依次增强的包装、运输、储存办法。运输:1994年美国成立运输事故应急委员会。委员会内包括企业、运输商、分销商、政府等,专门向危化品运输途中经过地区提供应急救援信息和技术援助。存储:当地政府、消防要与存储、使用危化品的企业保持密切沟通。企业必须清楚并公布自己公司内存储的危化品种类及属性。当地消防要知道哪些企业有危化品,并且要掌握存储危险品的关键位置和设备。  相似文献   

14.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中的安全问题 ,建立了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模式和系统危险性评价程序。应用所开发的ACES软件系统对汽车燃料汽油的替代品LPG的道路运输进行了最大事故后果分析评价 ,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危化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的控制和预防提供科学指导 ,还能为减少系统事故损失及事故时的应急疏散等提供参考数据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预测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及交通2类事故数量趋势,探究其内在联系,在单一的灰色GM(1,1)模型基础上与马尔科夫过程组合形成灰色GM(1,1)—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以2013—2017年2类事故数量的原始序列探讨了该组合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采取平均相对误差、均方差比值、小误差概率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合预测模型较优情况的研究中,2类事故数量历年来波动性相似,因危险化学品自身的性质、包装和装卸使得2类事故量变化频率存在偏差;2018—2019年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分别为485起和480起,交通事故分别为225 294起和234 454起。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物流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也愈来愈频繁。由于危化品运输车辆导致的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危化品运输车辆成为公路上的移动“雷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等。  相似文献   

17.
危险品的GPS运输监控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频发的危化品运输事故说明,危化品运输环节的技术化监管仍存在重大的漏洞和不足.从分析导致运输事故的原因出发,提出通过建立以GPS定位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全程监控危化品的运输系统,并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推广,才能降低事故率,营造出持久、稳定、安全的运输环境.  相似文献   

18.
钱新 《安全与健康》2008,(11):44-44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若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陶玉红 《安全》2010,31(4):21-23
1近年来我国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统一计情况 从国家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可知,2005年全国危化品企业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61人,伤23人;2006年死亡9人,伤155人,2007年死亡17人,伤3人;2008年死亡50人,伤9人。例如在2008年与2009年发生的两起危化品生产事故也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21中国责任关怀推进大会发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929起,导致1175人死亡。目前,在对危化品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预警与管控技术和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危化品企业未能及时有效地监测及控制,激增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