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这里介绍两则石油污染生物治理的现场实例。一则是关于水处理厂的生物治理,强调了即使在环境因素不十分有利的条件下,采用微生物生态法的生物强化措施,就能经济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另一则展示地下水和土壤的生物治理,并详述了生物治理的原理、可行性、扩大试验法、监测项目的确定、试验前后总多环芳烃(PAH)及五氯苯酚(PCP)等的浓度变化等。两则微生物生态法的生物治理均表明:此法既省去了实验室研究,又不需事先查明所用的微生物属性,即可大大加快可行性研究速度,还明显地提高了防治效果。微生物生态法成功的运用进一步说明了:即使不用外加菌种,也能显著提高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速度,进而达到有效治理石油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法治理大庆油田地表油污土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年来采油作业中常发生各种漏油事件,导致油井周围土壤污染严重,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庆油田将微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等生物方法用于土壤原油污染的治理。微生物处理法利用存在能够降解污染物的有效微生物等条件,处理原油污染物。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将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吸收、转化,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大庆油田比较适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地表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油污土壤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法和微生物生态法作为生物治理方案的两大类型,已日益受到环保工作者的重视。这两种类型的治理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使用?主要取决于污染场所中污染形成的时间长短、污染程度、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中是否含有污水、是否需要快速治理等。应明确指出的是,采用生物治理法虽可在多种情况下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但从长远来看,还不能单纯依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而是应从低浓度污染物对人和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着眼,制定出一套治理标准,这样才能准确评价生物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4.
VOCs恶臭污染物质的污染状况和一般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苑宏英  郭静 《四川环境》2004,23(6):45-49
VOCs恶臭污染物质是一些既有异味且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气态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VOCs恶臭物质来源于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其中,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具有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今后治理VOCs恶臭污染物质的清洁型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对石油污染环境的治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三种类型。文章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几种微生物修复方法,分别介绍了利用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进行治理的修复技术。在我国,对于石油污染的治理应更多地采用低成本、无污染、高效率的生物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是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治理效果,浪费了财力物力,挫伤了治污的积极性,致使水污染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程投资高,企业接受难资金投入额度是污水治理工程的最实质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治污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积极性,同时又是衡量工程本身实用价值大小的重要指标。无论是70、80年代的生物处理祛,还是90年代的物理、化学处理法,都存在投资高的问题。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7.
油污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油等有机污染物的就地生物治理技术受土壤及环境的诸多条件影响,在使用该技术之前,首先要进行油污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弄清影响微生物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通过对胜利油田油污土壤微生物研究得知:胜利油田油污土壤的pH值、含水量等指标利于微生物降解原油。土壤优势菌种多为原油降解菌,并且与含油量呈正相关。油污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时,向其添加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和降解菌,能够提高微生物处理地面溢油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SBR活性污泥法,选用从海水、采油废水及长期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的耐盐有机物优势降解菌来处理高含氯采油废水。现场中试试验证明:在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 mg/L时,用该法可使处理后的高含氯采油废水达标排放。研究表明,解决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的前提是驯化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虹  曾光明 《青海环境》2003,13(4):177-180
文章介绍了重金属的存在,生物效应及其污染危害,系统归纳了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治理技术成果.阐明利用高等植物、天然水生态系统和微生物方面的相关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上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煤化工、油气田和石化行业均会产生大量高含盐废水。文章介绍了高含盐废水的生物法深度处 理工艺及方法,包括曝气生物滤池(BAF)、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BCO)、膜生物反应器(MBR)、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厌氧好氧工艺(An/O)及其变型工艺 等,阐述了驯化后的嗜盐菌和耐盐菌的使用效果,并对高含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微生物 处理高含盐废水具有成本低、几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能实现高含盐废水有机物组分的有效降解,提高“近零排 放”产品盐纯度,但还需在耐盐、嗜盐微生物的筛选和挖掘方面进行技术攻关,这将是生物法处理高含盐废水的 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陆地石油污染生物降解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治理石油环境污染具有处理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应用,并已在治理土壤、岩石及地下水石油污染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对就地或集中治理过程的近期发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强化治理过程的途径与展望以及在我国实验室和现场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保护饮用水的水质为出发点,控制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为目的,本文介绍了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着重从治理污染源和加强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等方面讨论了对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含油污泥生物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法处理含油污泥,已经成为国内外石油化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含油污泥的来源、生物稳定化原理,介绍了生物稳定的主要研究技术和应用进展,指出利用生物方法对含油污泥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可资源化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巢湖是中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为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水污染防治流域之一。行政区划调整为巢湖治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巢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将是回应区划调整、优化配置环境资源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国内工业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传统工业治污模式的弊端,对工业治污专业运营的新方式—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是工业治污切实可行的途径,积极推行之,必将有力促进政府、金融机构、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形成合力,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可进一步推进工业治污的技术创新,降低治污成本,使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为保护环境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1]。当前,各工业化国家的有害废物处理和处理设施正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污染集中控制是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污染集中控制在环境管理上具有战略意义,为污染防治战略和投资方向带来重大转变。实行污染集中控制,必须以规划为先导。本文从环境规划的角度出发,就大庆油田宏伟化工区在“九五”规划中有关的环境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介绍了目前化工区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阐述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在化工区规划中的应用及将取得的经济、环境效益,同时介绍了该制度在大庆油田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治理工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本文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概念、特征与成因,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产-流-汇"3个发生发展阶段,总结了现阶段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治理理论与技术,并根据各阶段治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我国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污染产生机制和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同时,通过少量的人工干预,努力提高单项治理技术的治理效率,将农业面源污染发生与发展的"产-流-汇"3个阶段的治理技术结合起来,突出流域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运用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海面浮油的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章就海面浮油的产生、危害、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在海面浮油处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生物技术具有高效、低费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是处理较薄油膜或化学药品使用受限时,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优点。同时还指出了生物技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染料废水脱色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料废水目前主要的脱色方法有吸附、混凝、氧化还原和生化法.活性炭吸附适用于低浓度的染料废水处理.聚硅硫酸铁混凝效果与Fe/SiO4摩尔比和pH值相关.氢氧化镁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直接红染料.有机絮凝剂往往需要和其它药剂复配.氧化法脱色率大,但成本高昂,且受染料废水的组成、氧化性及pH值影响.还原法药剂价格低廉,但还原降解产物具有毒性,必须经过二次处理.生物法成本较低,又受制于染料的生物降解性.因此发展多种手段联合应用已是当前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