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有女职工5260万人,50%集中在工业部门,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中国注意了在保护妇女劳动权利的基础上保护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把保护妇女的母性机能作为妇女劳动保护的中心任务。中国有较完善的妇女劳动保护法规。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了把妇女劳动保护与妇女保健密切结合起来。为做好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工会和妇女联合会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也参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女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36.8%,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既是保护劳动力资源,也是保护下一代健康的大事。 对女职工实行劳动保护,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颁发和公布了一系列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规。许多省市还根据国家法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地方法规,许多企业也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这些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使得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法律保证。 在工作实践中,自1988年国务院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后,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形…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最近,劳动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就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联合发出通知。 通知指出,国务院1988年7月21日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是我国建国以来保护女职工在劳动方面的权益,减少和解决她们在劳动中因生理机能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安全与健康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专项法规,也为做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这个规定。为此,通知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贯彻执行本规定的自觉性。保护妇女在劳动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广东安全生产》2017,(3):59-59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为保护劳动妇女,我国出台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多部法规,我省于去年底还针对上述《特别规定》出台了实施办法很多女性读者来信咨询女职工“三期”及禁忌劳动范围的问题,下面我们予以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5.
谁来保护女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瑾 《劳动保护》2007,(3):28-31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侵害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发生在2006年4月6日的湖南冷水江煤矿事故,导致4名女工死亡,更成为侵害女职工权益的极端个案,为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6.
最近,河南省西峡县劳动人事局、卫生局、工会、妇联组成的检查组对全县63家乡镇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攸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乡镇企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亟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做了明确规定。但是,从检查的情况看,有13家乡镇企业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如直接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操作工作和低温、冷水作业,致使一些孕妇生出畸形胎儿。@安排怀孕女职工上夜班、延长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7.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时 《劳动保护》2012,(3):52-53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专项法规.《规定》自1988年颁布以来,对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调动、发挥女职工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女职工享有哪些特殊劳动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平 《劳动保护》2000,(2):17-17
据我国《劳动法》第58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是指国家根据女职工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其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安全健康及其子女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所采取的有别于男子的特殊保护。女职工享有的特殊劳动保护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就业和报酬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二、一般禁忌从事的劳动禁止用人单位安排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相似文献   

9.
《林业劳动安全》2000,13(1):44-44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 58条规定 :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 ,是指国家根据女职工生理特点和抚育子女的需要 ,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其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 ,保护其安全健康及其子女的正常发育和成长 ,所采取的有别于男子的特殊保护。  女职工享有的特殊劳动保护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就业和报酬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 ,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 ;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2 一般禁忌从事的劳动  禁止用人单位安排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Ⅳ…  相似文献   

10.
我市是一个以冶炼、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为主的工业城市,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7%。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后,我市结合劳动制度的改革,对加强女职工孕期、产期和哺育期的劳动保护进行了改革尝试。从1988年10月开始,试行了企业女职工生育息工制度。目前,实行这项制度的已有573个单位、21.9万职工,已为210个单位的3650名女职工办理了生育息工手续。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 长期以来,女职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在解决女职工孕期和哺育期劳动保护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后 ,其劳动标准问题与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问题一样 ,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带有国际化的色彩。究竟我国的劳动标准处于何种水平 ?是低 ,是高 ?这需要针对劳动标准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作为劳动标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比较 ,可以认为 :就水平而言 ,我国法定的女工保护标准或者与国际标准类似 ,或者高于国际标准 ;就结构而言 ,二者的框架也大体相同。但鉴于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我国女工保护标准也应考虑增加某些注重促进女工社会平等方面的内容 ,如家庭责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切实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与管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之一,而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一要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二要借鉴经验完善体制,三要加大相关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只有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保护,贯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确保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3.
从业人员安全卫生权利法律定位及保护问题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安全卫生权本质的解析和法理学分析,明确安全卫生权的法律定位,并指出民法上的物质性人身权与劳动法上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存在的区别。根据安全卫生权的法律定位,并结合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权利法律保护研究现状,对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法律制度的综合性调节功能欠缺,法律制度的内容不够系统、完善,侵权责任中的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等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经过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向着职业安全卫生法律一体化方向发展,方能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应采用"补充模式"解决侵权责任事故中的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的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预防控制职业病,是保障流动人口职业健康和公平劳动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对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内蒙等地的调研,我们对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现有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新的模式框架与实施条件,以提高流动人口的职业健康监护率,保障流动人口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的职业健康监护问题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预防控制职业病,是保障流动人口职业健康和公平劳动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对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内蒙等地的调研,对流动人口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目前我国职业卫生资源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家具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和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家具企业职业危害的严峻性也日益突显,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也越来越受重视。喷涂作为家具表面处理的重要工艺,其作业过程产生的漆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是直接威胁到职工的健康安全。基于对家具企业喷漆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体职业危害防护的角度,提出适用于家具企业喷漆过程的固定式长管呼吸装置防护技术,加强对家具企业职工喷漆作业的劳动保护,实现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保护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的重要领域 ,对劳动者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劳动保护产业市场化不足 ,整体产业缺乏战略发展规划 ,现有产业发展已跟不上现代社会需求变化的步伐。笔者通过对劳动保护产业宏观环境及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揭示了目前该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建议在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上 ,走市场化道路 ;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吸取SARS的教训、利用WTO及奥运会等事件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测分析户外高温环境下电网作业人员热安全风险,采用预测热应激(Predicted Heat Strain,PHS)模型,考虑人体基础代谢率个体差异性和人体移动与风速对服装热阻和湿阻的影响,应用改进后的预测热应激模型对多种户外高温作业环境工况和不同劳动强度下电网作业人员的核心体温、出汗量等生理参数和最大允许暴露时长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户外高温环境中,随着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新陈代谢率的升高,电网作业人员的核心体温也随之升高,湿热环境中风速的增加会加剧电网作业人员的热应激;当电网作业人员从事代谢率为240 W/m2高劳动强度工作时,可接受的最大工作时长相比代谢率为190 W/m2中度劳动强度工作时长减小5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公司夏季户外工作组织策略制定和作业人员热安全防护提供参考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某市部分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所进行的调查看,不同状况的人群对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态度、习惯有显著性差异。为此,提示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及企业的有关职能部门在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中,要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年轻、工龄较短的职工的教育,并采用形式多样化手段。另外,职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还要加强监督外资企业做好职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从职工对职业安全卫生的态度及行为结果看,提出在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时,要有针对性。不仅要给职工配备劳保用品,更重要的是监督职工经常和正确地使用劳保用品,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0.
During recent years the work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regarding working time, years of employment, work organization, type of employment contract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anges on occupational and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are examined. These include the disruption of human biological rhythms, the increase of workers fatigue due to changes in patterns of working hours and years of employment, job insecurity and occupational stress, which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workers’ health and may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occupational accidents. Unsafe work practices related to workload and time pressure, the impact of work changes on public safety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workers’ living conditions with respect to income, social-family life, health and insurance benefit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is context, difficulties that occur due to the changing work environment in conducting effective occupational risk assessments and implementing OSH measures are discussed (for example, frequent changes between tasks and workplaces, underreporting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nd diseases, lack of methodological tools, etc.). A fundamental criterion used while studying consequences on health and safety and the rela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is that health and safety must be approached as ‘the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at the highest degree of th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workers’ and not only as retention of their work ability. Limits in combining “flexibility” at work and overall protection of occupational and public safety and health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re put forward for discu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